<h3>四月的兰州,花团锦簇、啾鸟乱鸣。4月15日至4月19日,来自华亭市、崇信县的数十名语文教师本着“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虚心学习、注重沟通”的跟岗实践活动原则,走进了兰州二十二中学,参与了该校七八年级组的语文听、评课活动,并聆听了“名著导读课程化”的实施方案。</h3> <h3>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和郭致顺老师就《关雎》一文的同课异构!郭老师的课堂行云流水,若话家常,平淡中透着深刻,深刻中彰显着智慧!在智慧的背后,是他做为语文人的涵养与学识!王学兵老师教学的七年级下册《老王》一文让我耳目一新。杨绛先生的这篇文章,就文本解读,我也尝试了好多次,但总觉得上得不深刻,没有为学生充分地搭建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学生没有真正走进文本。听了王老师的课,他真正让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对话,进行了情感互换,学生的理解很到位,上出了语文该有的味道!在自叹弗如的同时,我也审视了自己的教学,感觉差距很大,于是,我有了以下思考:</h3> <h3>一.点拨得当,让课堂效果看得见。教师“教”了就要有效果,否则教等于没教,没效果的课堂只能是“少、慢、差”!怎么“教”就有效果了?一定要授之“渔”。比如在诗词朗读环节,郭老师分三步走: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划分节奏;再让学生注意重音,缓急(并做了示范,教以方法);最后让学生投入情感。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精彩!我始终认为优秀教学不能被降格为技术,因为它倾注了教师无数的心血与尝试!教师点拨得当的背后,一定有他“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考与提炼!</h3> <h3>二.深度研读,让文本解读有温度。语文教师若说有什么过人之处,我想不外乎两个:一是咬文嚼字的功力;二是舞文弄墨的习惯。“咬文嚼字”说起来简单,其实是老师在千百次在和文本对话中所碰撞出来的心灵的火花。如《老王》一文中,作者问,“你家住哪儿?”“住那很久了”这个问句,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仔细品读,却发现老王孤身一人,只算勉强活着,谈“家"太奢侈了,他只把那当成一个栖息之地!然而就这一个问句,作者有多少“不写之写”?“活着”与“活得有尊严”在卑如草芥的老王身上完美统一了,这种人性的光辉难道不令人钦佩吗?教师只有被文本打动了,才会上出有温度的语文课!</h3> <h3>三.创生资源,让课堂有高度。课程资源创生能力是指教师在课程开发或实施中,把自己储存的信息,或通过实践获得的信息及偶然间产生的灵感,经过一定的组织加工,使其成为与当前教学密切相关的新的课程资源的能力。创生资源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新亮点,并通过创生资源收获有思维高度、认知高度的课堂!例如上《紫藤萝瀑布》一文时,教师巧妙穿插了林清玄《感恩之心》一文的节选,并用“我常觉得,生命是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竟开出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从而指引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与可爱;用李亚鹏在美国陪李嫣做手术时,写下了这么一问话“上帝给了你伤痕,我要让这伤痕成为你的荣耀。”指引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不幸。这些资源的运用,无疑提升了学生的思维高度与认知高度。</h3> <h3>四.角色互换,产生“共情”。何谓“共情”?也称为神入、同情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教师在上课时,总喜欢以自己的认知程度来衡量学生的认知,殊不知,没有“共情"的课堂,永远是教师的“独角戏”!部编语文教材多篇课文以“文革"为背影来写,如《老王》、《紫藤萝瀑布》,可能对一些70、80后的教师来说还有一些概念吧,可对于00后的孩子们来说,“文革”一词背后的复杂与特殊,他们无从知晓,那么如何让学生与文本共情呢?这便需要教师巧妙加入注脚,如上《老王》一文时,教者便加入了《杨绛回忆文革岁月》一文的片断,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杨绛一家的不幸与屈辱,从而更深刻体会到了,“这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背后的力量!</h3> <h3>为期一周的跟岗活动结束了,然而我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意义:提升自我、温暖他人、传递善良……“路漫漫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语文教育教学的路上,我会且行且问且深思……</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