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一种痛彻心扉的遥望

孙成文

<h1><b>  1860,一种痛彻心扉的遥望</b></h1><p class="ql-block"><b> ——圆明园大劫难150周年祭</b></p><p class="ql-block"><b> 孙成文</b></p><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 </b></p><p class="ql-block"><b>&nbsp;&nbsp;&nbsp;&nbsp; 1984年,我看过次数最多的一部电影就是香港导演李翰祥的作品《火烧圆明园》。每次看过最深刻的感受只能用“痛彻心扉、万般遗憾”来概括了。</b></p><p class="ql-block"><b>&nbsp; 于是,在我1984年的的一本日记里就记录下《火烧圆明园》里这样一段解说词:“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 ”</b></p><p class="ql-block"><b>&nbsp; 我分别于1991年和2006年两次进入这所规模庞大的废园,依照导游地图辨认各处遗址和废墟,并在头脑中想象它们当年的辉煌。那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花园世界早已不复存在,我只能对着虚空和废墟遥想当年的一切。</b></p><p class="ql-block"><b>&nbsp; 来这里的游人很少。与颐和园反差强烈。我想可能人们不愿意面对那些破破烂烂的冰冷的石头,或许是怕园里萧条肃杀的气氛破坏了兴致勃勃的心情吧。这样的情景我在1995年写的《走进圆明园》一文中就曾经提到过。2006年时的情况也没有多大的改观。</b></p><p class="ql-block"><b>&nbsp; 但凡来这里的人,想必跟我一样——凭吊或者怀想</b></p><p class="ql-block"><b>&nbsp; 一九一三年,二十四岁的李大钊在东渡日本留学前游览了圆明园遗址,并赋诗一首:</b></p><p class="ql-block"><b> 圆明两度晃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玉阙琼楼接碧埃,兽蹄鸟迹走荒苔。残碑没尽宫人老,空向蒿莱拨劫灰。</b></p><p class="ql-block"><b>&nbsp; 李大钊在题记中写道:夕阳影里,笳鼓声中,同友人陟高岗,望圆明园故址,只余破壁颓垣,残崎荒烟蔓草间,欷欤凭吊,感慨系之。李大钊诗中所传达的意绪,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几代人在圆明园问题上的复杂情愫。</b></p><p class="ql-block"><b>&nbsp;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浦江清的《题圆明园远瀛观雕花石柱照象》这样写道:“青山影里旧宫墙,浩劫名园剧可伤。玉阙珠楼救不得,独留一柱峙斜阳。”</b></p><p class="ql-block"><b> 由此,我们看到,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圆明园从发生、发展到被一场大火彻底毁灭,完成了一个凄美的故事。每当人们回望她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扼腕叹息。</b></p><p class="ql-block"><b> 对多数中国人来说,圆明园的历史是一个梦魇。我们从圆明园里受到的震撼是巨大的。我们对圆明园的历史研究越深入,心中的遗憾也就越深重。圆明园是集一国财力、经过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时间精心建构起来的一个顶级皇家园林和博物馆,在她的身上究竟消耗掉了多少智慧、想象力和财富,没有人能够确切做出估算。</b></p><p class="ql-block"><b> </b></p> <h3><b>  那就让我们揭开圆明园曾经富丽堂皇的历史——</b><br></h3><h3><b>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外围周长约10公里。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的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到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洲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b></h3><h3><b> 在建筑艺术上,圆明园还形成了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长春园的北端,原建有一组园林化的欧洲式宫苑,其中有座“西洋楼”,由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等外国专家设计,创建于清乾隆12年至24年(1747—1759),建筑用料大量是精雕细刻的石材,主要景区装置了多种形式的水池和机关喷泉。园路铺饰、绿篱修剪,以及围墙、石雕、铜像等都具有西方特色,但楼顶却盖上了中国特有的琉璃瓦,墙壁上镶嵌着琉璃砖,同时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迭石技术和砖雕工艺。这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处兼有东西方风格的园林建筑群,因而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园内还收藏了极为丰富的文物珍宝、字画典籍,堪称是东方文化艺术宝库。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b></h3><h3><b> 1860年10月7日清晨,法军指挥官蒙托邦在圆明园稍作浏览,像所有人一样,蒙托邦对圆明园的奇观印象深刻。十月八日,他曾这样写信向朋友描述他对圆明园的第一印象:“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与这样的豪华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稀瑰宝使我眼花缭乱。”海军上尉帕律的感受更加具体,他在《1860年远征中国记实录》中写道:“看见夏宫(圆明园)后,联军中的所有人,虽然学历、年龄与思想各不相同,所得出的印象却是一样的:再也找不到可与之媲美的花园了。人们都震惊了,都说,法国所有的皇家城堡也抵不上一个圆明园。”</b></h3><h3><b> 十月七日中午,英国特使额尔金和指挥官格兰特也抵达圆明园,浏览之后,他们对圆明园的惊讶一点也不亚于法国人。额尔金评论说:“圆明园确实是一项精致的文物,像一个英国公园一样——数不尽具有漂亮的房间的建筑,充满了中国的古董珍品和精美的时钟、铜器等等。”(《圆明园史话》)英法联军中其他人的观感也都大略如此。</b></h3><h3></h3> <h3><b>  正是这座超级豪华的“万园之园”,吸引了侵略者们的贪婪的目光。于是,我们翻开了圆明园被掠夺的历史——</b><br></h3><h3><b>&nbsp; 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在以后各种形式出版的回忆录中详尽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倩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因为园内珍宝太多,他们一时不知该拿何物为好,有的搬走景泰兰瓷瓶,有的贪恋绣花长饱,有的挑选高级皮大衣,有的去拿镶嵌珠玉的挂钟。有的背负大口袋,装满了各色各样的珍宝。有的往外衣宽大的口袋里装进金条和金叶;有的半身缠着织锦绸缎;有的帽子里放满了红兰宝石、珍珠和水晶石;有的脖子上挂着翡翠项圈。有一处厢房里有堆积如山的高级绸缎,据说足够北京居民半数之用,都被士兵们用大车运走。-个英国军官从一座有500尊神像的庙里掠得一个金佛像,可值1,200英镑。一个法国军官抢劫了价值60万法郎的财物。法军总司令孟托邦的儿子掠得的财宝可值30万法郎,装满了好几辆马车。一个名叫赫利思的英军二等带兵官,一次即从园内窃得二座金佛塔(均为三层,一座高7英尺,一座高6.4英尺)及其他大量珍宝,找了7名壮夫替他搬运回军营。该人因在圆明园劫掠致富,享用终身,得了个"中国詹姆"的绰号。侵略者除了大肆抢掠之外,被他们糟踏了的东西更不计其数。有几间房子充满绸缎服装,衣服被从箱子拖出来扔了一地,人走进屋里,几乎可遮没膝盖。工兵们带着大斧,把家具统统砸碎,取下上边的宝石。一些人打碎大镜子,另一些人凶狠地向大烛台开枪射击,以此取乐。大部分法国士兵手抡木棍,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捣碎。当10月9日,法国军队暂时撤离圆明园时,这处秀丽园林,已被毁坏得满目狼疮。</b></h3><h3><b> 英军指挥官格兰特的翻译斯温霍在《1860年华北战役纪要》里描述了抢掠的场景:</b></h3><h3><b> 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以一种不体面的举止横冲直撞,每一个人都渴望抢到点值钱的东西。多数法国人都拿着巨大的棍棒为武器,遇到不能挪动的东西,就捣个粉碎。在一间屋子里,你可以看到好几个各种等级的军官和士兵钻到一个箱柜里,头碰头,手碰手,在搜寻和抢夺里面的物品;另一间屋子里,大群人正争先恐后地仔细检查一堆华美的龙袍。有的人在对着大镜子玩弄掷钱的游戏,另外的则对着枝型吊灯搞掷棒打靶来取乐。尊重身份的事情已经完全看不到,占优势的是彻头彻尾的混乱状态。</b></h3><h3><b> 对于侵略者们来讲,仅仅残暴的掠夺是不够的,彻底毁灭圆明园才是他们的终极目的。2005年,一个叫伯纳•布立赛的法国人用《1860:圆明园大劫难》第一次重现了这场世界文明史上的灾难:圆明园,时间是公元1860年10月18日——1860年10月21日,整整三天三夜的大火终于将这座历经康雍乾三代近150年时间建筑的皇家园林毁于一旦。而这一切的发生,仅仅是因为帝国拒绝了英法的使臣进驻北京,仅仅是因为帝国的军队在自己的内海攻击了英法的海军,仅仅是因为帝国的官员拒绝英法的军队驶入中国的内河,或者,仅仅是因为帝国的军队在自己的领土上抵抗了文明的侵略者!帝国的逻辑碰上强硬的殖民主义的逻辑,结果是如此的悲壮与沉痛。</b></h3><h3></h3><h3></h3><h3></h3> <h3><b>  那至今也让我们国人惨不忍睹、义愤填膺的历史影像展开了——</b><br></h3><h3><b> 英法侵略军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消赃灭迹,掩盖罪行,英国全权大臣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竟下令烧毁圆明园。十月十八日清早,英军中将米歇尔带领一师三千多名士兵奔赴圆明园执行纵火任务。米歇尔把正大光明殿当作他的临时指挥部,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纵火,他们指定的予以捣毁的建筑物,除了圆明园里所有的宫殿和花园以外,还包括万寿山清漪园的宫殿、花园,甚至更远处的玉泉山静明园以及香山静宜园里的建筑物。</b></h3><h3><b> 英国随军牧师姆吉在《我们怎样抵达北京:1860中国战役纪闻》一书里回忆道:有一两师军队散布在乡间,放火燃烧,四个皇家花园中的一切宫殿,从圆明园开始,其次转向西边的万寿山、静明园,最后轮到香山。</b></h3><h3><b>&nbsp; 军队暂停此处,约一小时左右,各师队伍接受米歇尔将军的号令,指示他们进入焚毁工作的地点。……命令发下之后,不久就看见重重烟雾,由树木中蜿蜒曲折升腾上来。……不久,这一缕一缕的烟聚成一团一团的烟,又集合成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遮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轮奂辉煌,举国仰为神圣庄严之物和其中历代收藏,富有皇家风味,精美华丽,足资纪念的物品,都一齐付之一炬,化为劫灰了。……从今以往,数千百年为人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能触到人类的眼帘了。这些建筑都足以表彰往日的技术和风格,惟一无二,世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它们比拟。你们曾经看过一次,就永远不能重睹,它们消灭无形,人类不能重新建造。</b></h3><h3><b> 英军步兵中校沃尔斯利在《1860年对华战争录》一书里描述了对圆明园的最后一瞥:10月19日晚,圆明园已经不复存在。其周围紧邻的区域也仿佛地覆天翻一般,只有黑黢黢的墙垣和一堆堆烧焦的屋架表明皇家宫殿过去所处的位置。环绕着圆明园的松林也已化为灰烬,只剩下一根根被烧成焦炭的树干。</b></h3><h3><b> 英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动持续了两天。十月十九日下午三点钟,作为“收工”之作,英军烧毁了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和大宫门。</b></h3><h3><b> 这是北京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日子。</b></h3><h3><b> 大火持续三昼夜不熄,浓烟蔽日,本来秋高气爽的北京,却被浓重的黑烟笼罩,整个城市充满了阴郁肃杀之气。</b></h3><h3><b> 大火过后,圆明园化成了一片焦土。历经百余年精心建构的十六、七万平方米的园林建筑,绝大多数被无情焚毁,全园仅存双鹤斋、蓬莱瑶台、海岳开襟三个景群以及二三十座殿阁亭廊、庙宇、值房和园门,而这些仅存建筑物的门窗也因连日高温烘烤严重变形,里面的物什也都被洗掠一空。与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里的大部分建筑,也都惨遭焚毁。</b></h3><h3><b> 恭亲王奕訢和几名官员在西山的一片高地上看到了这场可怖的大火。十月二十二日,奕訢在给咸丰皇帝的奏折写道:臣等登高瞭望,见火光至今未熄,痛心残目,所不忍言……目睹情形痛哭无以自容。咸丰皇帝在奏折上批道:“览奏何胜愤怒!”</b></h3><h3><b>&nbsp; 十月二十四日,僧格林沁奏称:“奴才望见烟气冲空,寸心如割,即马步官兵无不愤恨,即欲拼死一战。因该夷已据守安定门,一经决裂,转于抚局有碍。此皆奴才督率无方,恇怯无能,以至该夷如此猖獗。”</b></h3><h3><b>&nbsp; 《庚申夷氛纪略》一书记述这场事变时说:各名园“尽付劫灰,火光烛天,数日不灭。”</b></h3><h3><b>&nbsp; 1861年,“有一天,有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这是世界大文豪雨果证实的历史。</b></h3><h3><b>&nbsp; 2005年,法国前总统德斯坦承认:“焚掠圆明园,对中国至为残酷,而英法两国殖民军则极为可耻……”</b></h3><h3><b>&nbsp; 多少次,透过废弃的石缝,我们观察着圆明园,圆明园也在观察着我们。历史就是历史,谁都无法改变。圆明园的这场劫难,虽然发生在一百五十年前,但直到如今,我们依然能够强烈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存在。遥望1860年这个巨大的伤口,谁能让她愈合?谁能!</b></h3><h3><b> 2010年10月6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