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次的创作故事就先从赵利祥校长给我们分享《全国第二十届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的文件开始讲起。赵校长兴致勃勃地鼓励我们再次参赛,反复强调去年第十九届大赛时我们的《墨梅》获得的荣誉是中学组一等奖,今年一定要再接再厉,争取更好成绩!刘博同学倍受鼓舞,遂与我商议拍摄事宜,我说奖不奖倒是其次,作品能否催人奋进、能否弘扬正确三观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创作初心。经历了大约一周对于选材和剧本的商讨,最终各方达成共识:继承《墨梅》中学校、师生、社会三位一体的创作思路,结合真人真事开启这一次的创作之旅。</h3> <h3> 作品创作思想</h3><h3> 当今社会,一部分青(少)年认为努力学习、拼搏奋斗所带来的成功远不如一个优越的家庭所给予的种种,“阶级固化”也就成为了他们不努力的借口。因此,我们想通过此片来劝诫广大青(少)年,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应当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不因某些外部因素而消极悲观。正如片名的寓意——人生是一条逆流的河,但只要你想,只要你肯努力,哪怕乘一片芦苇叶子也能航行到远方。另外,片中的“老师”是社会中最广大平凡的人民教师的缩影,他们本着立德树人的教育初心,奋斗在教学一线,他们身上博爱关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学子。</h3> <h3>一直以来,面对迷茫、无助、不爱学习、不思进取的学生我都在不断的思考,得出了几个原因:</h3><h3>1.养尊处优,认为没必要。</h3><h3>2.阶级思想固化严重,认为再努力都赶不上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h3><h3>3.不懂不问,爱面子,见难就退,无毅力,不坚持。</h3><h3>4.社会不良风气、不良网络环境对在校生诱惑太大,学生价值观偏离、跟风严重、堕落成风。</h3> <h3>随着高考的步步临近,我们能多拯救一个迷途少年就多拯救一个,能多启发一个就多启发一个。这就是我们创作《生如逆旅,一苇以航》的初衷。</h3> <h3>很快我们的拍摄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由于高二学业任务很重,我们只能抓紧课余时间进行创作。</h3> <h3>我们的拍摄设备非常简陋,一台手机、一个支架、一支话筒、一群热忱的人。</h3> <h3>男主角张斌和女主角冯芸芸正在对台词。</h3> <h3>我们的主创刘博同学继续担任编剧兼导演。这个孩子非常有才,瞧,她正在给同学们讲戏。</h3> <h3>年少一词,应与平庸相斥。</h3><h3>我愿所有的孩子都活出自己的精彩。</h3> <h3>手机拍摄不能像摄像机那样拍出广角效果,画面幅度非常小,想要同时将好几个主演放进画面,必得严谨构图,这可难坏了我们的摄影师梁泽峰。</h3> <h3>博导席地隐藏在群演们的后面,为台词多的同学提词打call。有了之前拍摄《墨梅》和《峥嵘焕奕》的宝贵经验,我们对于微电影的创作技巧也在不断提高。我相信钢七连这几位小小“电影人”今后一定会在相关工作中独当一面、有所建树。</h3> <h3>这张剧照还挺有点唯美的感觉。</h3><h3>看来大家对于镜头运用的审美也在悄悄地提升。</h3> <h3>包括这一张的构图也非常独特。李鹏东给室外的演员喊action,博导给室内的演员“同声传译”。这两张剧照均出自本片的场务王彥淼同学之手,在此为她点一个赞!</h3> <h3>接下来换场景喽。</h3><h3>首先介绍一下这几个外表很“坏”但是内心很“乖”的“不良少年”扮演者。剧情需要他们故意扮酷装坏来衬托主题,叛逆不羁全是装出来的,这也非常考验演技,所以大家千万不要误会他们。虽然他们当中有些人确实犯过小错(都是德育处经我手处理过的,高一高二的都有,不然也不会找上他们 哈哈),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我们对他们的误解其实源于对他们的不了解。事实证明顽皮的孩子出身社会后对父母师长最亲也最仗义。只要耐心调教,走正道做正事,将来一定大有作为。</h3> <h3>这是一段很有争议的视频。不明就里的吃瓜群众可能认为这样一群“不务正业”的孩子企图哗众取宠,真相并非大家所想。这是我给刘博拍的奖励视频,算是送给她的纪念礼物,毕竟是三部微电影的主创,我很感谢她的付出,同时也是为了后续拍摄不良少年“作孽”找找感觉。</h3><h3><br></h3> <h3>以下是拍广场戏份时的剧照,也是“二郎”的首次亮相。</h3> <h3>孩子们永远这样无忧无虑多好。</h3> <h3>网吧戏布景开始。</h3> <h3>由于网吧灯光太暗,我们启用了人肉打光。当时大约有四名同学从不同角度打光,还得确保拍摄时自己不入镜,也是费了一番心思。</h3> <h3>拍摄间隙轻松一下,当时大家都非常疲惫。</h3> <h3>我的网吧戏台词非常激烈,怎么收音都不满意,况且我们每次一拍一收音就有外屋上网的人冲进来看热闹,让我们哭笑不得,气氛异常尴尬。但为了拍摄效果大家只能顶着巨大的压力一遍又一遍的拍,情绪和演技都得在线,网吧老板偏偏看得起劲驻足不走,导致我们和他的每一次对视都恨不得找地缝钻进去,简直尴尬得无地自容。拍完后我是在同学们的“掩护”下飞出网吧的,简直不想再呆一秒。</h3> <h3>晚课间我们重新录制了网吧戏的配音,大家献计献策,完美还原了拍摄现场一切可能出现的背景音。</h3> <h3>拍摄辛苦,老师只给大家吃过一顿简陋的工作餐。</h3> <h3>办公室戏取景。摄影师梁泽峰同学的“蛇形走位”演绎得淋漓尽致。不蛇形不行呀,我们的设备实在太简陋了,梁同学有次跟我说恨不得把墙砸开钻进去找机位。想想去年拍摄《墨梅》时同学们也是飞檐走壁,使尽绝技。</h3> <h3>接下来要放大招了!血腥场面即将呈现!</h3> <h3>哦不,好像画风有点不对。哈哈 </h3><h3><br></h3> <h3>这场老师摔倒戏是全片的灵魂,也是人物矛盾和情感爆发的高潮,必须拍好,为此我吃了最大的苦头。拍摄当天是清明节前夕,孩子们找到一个有斜坡的拍摄场地,骑电车摔倒的场景演练了很多遍才勉强成功。我头上抹着从血包里抠出来的鲜血(血包是孩子们提前准备好的),头枕着马路牙子,身上压着电车子,由于现场布置异常真实,好几次拍摄都因路人的好心援助而终止,于是拍摄时常陡然增加,甚至有一位热心市民非要开车送我去120,在彥淼的耐心解释下才肯作罢,至今成片的背景音里还有王彥淼的嘶吼“大家别过来!没事儿!我们在拍电影!谢谢您的关心!别过来!”</h3> <h3>每次一想到这一幕的拍摄现场就五味杂陈。至今也不敢和妈妈说起这事,更不敢让他们看到这一幕,因为我不想让他们担心、更不想挨骂。有时我在想,这样自毁形象这样忘我疯狂值得吗?大清明节、大半夜、大脑门上涂着血、硬挺挺躺在马路牙子上、那么长时间、承受着路人的指点、还得将这一切的一切都呈现在学生面前,值吗?</h3><h3>我内心的声音告诉我:值!</h3><h3><br></h3> <h3>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拍摄的所有情节都是真实事件,并且这样的事就曾真实地发生在我身上。一个为了学生敢于和恶势力做抗争的老师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和热诚才会如此义无反顾?我从来不后悔我所做过的每一件正确的事,我为我自己感动,我为我自己骄傲。激昂之致,言行无止。</h3> <h3>刘博心疼老师,小心翼翼地擦拭着血迹,我故作轻松,强颜欢笑,旁边的同学们异常安静,一改常态,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也许此刻他们心中真的升腾起了某种能量 。</h3> <h3>或许,在漫漫征旅中,你偶尔会踟躇不前;或许,在某个时段,你忽觉前路渺茫,但我希望你能一直在路上,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积极向上。有朝一日,你必将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乘长风破万里浪!</h3> <h3>下面请欣赏《生如逆旅,一苇以航》。</h3> <h3>试了好多次,后半部分怎么也传不上去,大家还是去百度、优酷、爱奇艺和腾讯上搜片名看吧。很遗憾。</h3> <h3>特别鸣谢张志军大主播为片尾做的配音朗诵!大师级别果然惊艳至极!</h3><h3>特别鸣谢刘海龙大哥为字幕剪辑做出的贡献!真诚和善意如金子般珍贵!</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