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平庄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青功赛,语文教学春意闹。
<div style="text-align: right;">——题记</div></h3> <h3> 为了交流和展示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研究成果,探索当前小学语文教师发展方向,发现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4月15日--19日,第十四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暨语文学科南片培训会,在元宝山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举行。本届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分“朗读、粉笔字、限时命题论文、课堂教学(阅读或表达)”四个单项进行。</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开幕式,热情洋溢</h3><h3> 4月15日上午,本次培训会在元宝山区附属实验小学举行开幕式。开幕式上,市教研中心姜国俊副主任做了重要讲话,并对语文教学提出希望,要求语文教师“面向课堂改革,静待鲜花盛开”,元宝山区培训中心李云峰主任对本次的培训目的也做了阐述。出席开幕式的有来自不同旗县的语文教研员组成的评委组,有来自不同旗县的参赛选手和听课教师,会场座无虚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宝山附小,英杰辈出</h3><h3> 宝山附小优美的校园环境、敬业的教师队伍给所有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课堂上精彩的语言表达能力,敏捷的思维反应能力都让上课的教师、听课的教师连连赞叹不已。</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示范先行,明晰重点</h3><h3> 鞠晓强老师的《海底世界》和张灿老师的《晏子使楚》两节示范课,都充分地凸显学段目标,以读为主,读中得言,读中得法;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进而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对中高段的教学做了引领,引发了全体教师的思考。</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h3><h3></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命题论文,初露头角</h3><h3> 《语文课程标准》是课堂教学的依据,是语文教学的导向,也是语文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保障,作为教师,只有明确方向,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作用,因此为提高参赛教师对课标、对统编教材的认识、把握,14日下午举行了“限时命题论文”,要求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结合论文的范围,自拟题目进行写作。</h3><h3> 只见参赛教师无一迟疑,都迅速投入到思考和写作中,两个小时的时间,参赛教师只凭借一支笔,十几张稿纸,就完成了“限时命题论文”的比赛,令评委老师欣喜不已。</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粉笔字,又显风采</h3><h3> 15日下午,举行了“粉笔字”单项比赛。粉笔字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功,也是这个职业的鲜明烙印。在比赛中,老师们手握粉笔满室忙,黑板新浴灿生光。转眼,一版版或劲键或婉转,或纤细或有力,或如春风拂面繁花一片,或如北风入关深沉冷峻的粉笔字就呈现在眼前,这行云流水般“写”的文字、符号,传递着教学信息,虽朴实无华却兼纳乾坤。</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彩朗读,更绽峥嵘</h3><h3> 16日下午举行了“朗读”单项比赛。22位参赛教师的朗读让所有人看到了作为语文教师“声音”的魅力:无论是清新柔美如小河流水般的儿童诗,还是悲壮感动激荡人心的感人故事,亦或是惟妙惟肖充满童趣的童话,都给大家呈现了一场听觉的“饕餮盛宴”。</h3><h3> 通过朗读,参赛教师们把静止的无声的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再加上恰当的音像媒体的辅助,将自己的情感透过文字,传递给听者,让人好似“目击其物”,犹如“闻声知意”,仿佛“触手可及”,宛若“身临其境”。在这个“读”占鳌头的语文世界里,让我们看到了朗读的魅力,看到了语文传情的魅力。</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课堂教学,最彰底蕴</h3><h3> 本次课堂教学22位参赛教师呈现了阅读教学、古诗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教学四种课型。</h3><h3> 在阅读教学课堂中,参赛教师能够透彻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中不同学段的要求,正确解读文本,将朗读指导、能力训练、语文学习策略的运用及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贯穿在课堂始终。</h3> <h3></h3><h3> 王艳老师的《生命生命》一课,引导学生从不同事物中感受到生命的顽强与可贵,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之所在。屈岩老师的《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想象,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在想象中尽情思考,达到入情入境朗读。于夕杰老师的《小毛虫》一课结合字理识字、联系上下文识字,引导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同时理解了句子意思,很好地诠释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谢博文老师《漏》一课,重点指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在课堂中教师关注关注言语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复述方法。李永新老师的《花钟》一课,教师评价及时,关注细节,小组合作扎实有效,结合年段的特点重点进行段的训练。</h3> <h3></h3><h3> 薛云云老师的《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节习作课,教师精心设计,在课堂上通过鸡蛋下沉的实验的操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话素材。陶晓利老师的《我变成了一棵树》一课,在词语听写环节,大胆采用同桌互评的方式,体现学生自主特点,体现老师的引导作用。刘伟老师在《桥》一课中把重点放在让孩子感受洪水的肆虐和老汉的形象上,在读中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孙旭东老师的《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教师关注表达,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从静静地看游到了心里,到静静地画游到了心里,语言文字理解到位。周晨琛老师执教的《大象的耳朵》一课,能够抓住文本题材,设计各种各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走进童话中。刘新艳老师的《威尼斯的小艇》一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练习写,读写结合,体现高年级特点,非常有效。</h3> <h3> 赵志飞老师在《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中,重点引导学生充分地读,理解人物精神,并迁移读法,做到一课一得。姜艳红老师的《小真的长头发》一课,在课前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有利于本课学习,对于指导读好长句子做的特别好,能做到重点突出。陈安琪老师在《蜘蛛开店》一课中,能够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结合表格和提示语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练习讲故事,语文要素落实到位。李新楠老师的《劝告》是一节表达课,教师情境创设灵活,贴近生活,感受到劝告的不同方式,学生边学边练。吴婧婧老师的《蜘蛛开店》一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蜘蛛开店前的无聊等词语,来读好蜘蛛的各种感受,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达到了语言的重组。苗艳丽老师在《我心中的他(她)》这节写作课中,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写作时间,让学生亲历自己创作的过程,多远评价激励写作热情。汪赫然老师执教的《小马过河》一课中,老师抓住小马接受任务和听到老牛话的惊讶等心情变化,读出小马不同的心情,最终达到理解文本的目的。<br></h3> <h3> 陈雪老师《火烧云》一课,环节分明,思路清晰,重视自主探究,关注读悟结合。王婷老师在《绝句》一课中,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李艳春老师《小真的长头发》一课,注重读的指导,看图读,想象画面读,读出了长头发的有趣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读中交流感受,在交流中再次感受神奇在读中想象。付海歌老师在《我是一只小虫子》一课中,关注年段特点,关注课后题,识字写字环节扎实,注意规律和字理,注重趣味性。</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精当总结,明晰方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本次竞赛结束,市教研中心的窦晓娟老师和付其文老师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提出了课堂中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精当的建议,让参赛教师和所有听课教师茅塞顿开,明确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h3> <h3> 通过本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暨语文学科南片培训会,所有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将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训练扎实有效地落实在语文课堂上,进一步明确立足学科本位,厘清语文“学”和“习”的关系,进一步明确课内和课外的紧密联系,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了新的认识。</h3> <h3> 追求不停止,百家且争鸣。成长需历练,山高人为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