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 “组团式” 援藏教育人才系列——林芝市巴宜区中学政治老师刘裕军

巴宜区中学工作组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不断充实,提升自我</b></h3><h3> 2018年6月,来自广东惠州的刘裕军老师离开家人,奔赴林芝,参加了广东省“组团式”教育援藏工作。开始他的教育援藏历程。</h3> <h3>  勇挑重任,适应新工作。开学了,学校安排刘老师担任七年级(7)班班主任、承担三个班《道德与法制》教学工作。刘老师为人低调。工作中,他积极学习新的工作要求为,努力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管理环境。</h3> <h3>  他认真分析了孩子的特点——班里学生都是各乡镇的农牧民子女,家长要照顾家庭,又要忙农活放牧;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多。当七年级的班主任,刘老师首先想到的是,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h3> <h3>  他坚持作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新生入学后,刘老师每天早晨总是早早赶到教室,督促学生做好班级和校园的常规清洁卫生;</h3> <h3>  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刘老师每天早上早读或晚自修时都会提前到班,组织学生们读读书、预习一下学习内容,让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这样,把班级安顿好后,迎接任课老师的来上课;</h3> <h3>  为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刘老师每周都有2—3个晚上走进学生宿舍,一是督促学生搞好个人卫生和宿舍卫生,一是与学生聊聊一天的学习和生活,经常等到孩子们上床睡觉了,才离开。刘老师来自四季如春的广东,最难忍受的是冬夜里的寒风,每当离开学生宿舍时,他都要把衣服裹得紧紧的……</h3> <h3>  责任在心,爱生如子。班里的孩子们都在学校住宿,只有周末才能回家。不少学生住在离学校比较远的乡镇或村子,要坐很久的车,走较远的路才能回到家。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回家、返校,刘老师认真做好学生离校返家登记工作,密切与家长联系,反复提醒学生路上安全。</h3> <h3>  遇到家长没有及时反馈学生到家信息时,刘老师总会主动与家长联系,一个一个家长落实学生到家情况;遇到下雨下雪天气,学生回家的道路交通管制时,刘老师会让孩子们到自己宿舍,跟他们聊天、辅导他们学习,直到道路畅通了,才把孩子送上回家的车上。</h3> <h3>  家校沟通,情谊深厚。为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学工作,刘老师经常请教本校的老师,并把任教本班的藏族老师作为家校联系的“桥梁”、“翻译”。</h3> <h3>  如刘老师与本班的任课老师建立了良好的互助关系。语文老师尼珍、藏文老师央金经常向刘老师介绍孩子们的特点、高原地区的生活习惯等,还帮他联系家长、翻译学校和班级的各项通知要求等。</h3> <h3>  学习提升,融入团队。进藏后,刘老师主动了解林芝市中考政策、学校招生情况、课程设置、教学常规、教研活动要求等,用最短时间来熟悉和融入工作。</h3> <h3>  在教学实践中,他还积极摸索适合本地的高效的教学模式。刘老师还积极向“组团式”援藏团队的老师学习,主动参与团队的建设。</h3> <h3>  教育援藏的生活,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教育援藏的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刘裕军老师用自己的选择和体验,书写教育援藏的无悔和充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