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老师(终南山樵)评图集(一)

自由呼吸摄影

<h3>评图: 终南山樵</h3><h3>摄影: 自由呼吸</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小时候过中秋,嫦娥的故事根本听不进去,心里老想着月饼。长大了过中秋,月饼根本吃不下去,心里老想着嫦娥。如今不再年轻了,月饼不吃了,嫦娥也不想了,开始琢磨吴刚了,他喝的到底是“二锅头”还是桂花酒?否则怎么还练起来轮滑了? 估计是西凤。</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一缕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月亮上的山峦叠嶂,亭台楼阁,仿佛将我们溶浸到历史长河里,人类偏爱月光,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如果没有了月光,诗歌,文学作品将失去半壁江山。祝福自由呼吸组合岁岁有月赏,年年似今朝。</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在自由呼吸的作品《烟霞》笼罩了观众的视野。在这里,自然的能量和原始的质感,往往和自然的即兴且未完成的万千气象交织在一起。这些形象是浮动的,且韵律不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在拍摄和后期,自由呼吸充分展现了人类行为本身的可变性。试图抓住拍摄感知的片刻,或者让概念中的无数片刻并存。让你如同观看一段记忆。让你的眼睛无意识地从烟霞的缝隙里穿过,滑向另一个感官形式。</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在设计领域有一条准则:Form follows the function,形式追随功能。即拒绝过度的装饰,设计的表现形式应追随功能本身。这话最初出自芝加哥学派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最后被设计界广泛熟知和认可。但是在摄影届恰好相反,形式至上,形式语言的字里行间,才会涌现出作者所要表现的内容。自由呼吸的《镜像语言》,以镜像的构图勾勒出自己(树)内心对话,自省,反思,折射现实社会人类的行为。富含哲理,可圈可点。</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照相机同时也是一直眼睛,可以从前面同时也可以从后面看从前面它拍摄下一张照片,从后面记录了一张剪影从摄影者的心灵深处:通过这只眼睛往后望,看本体。</h3><h3> ——维姆·文德斯</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艺术的心灵崇真而敏感,能于微尘琐屑之中睹见万千世界,见常人难见之幽微深渺。可正因感觉之敏锐,故情深而每每多伤。观察角度之独特,使得自由呼吸的黑白影像特立独行,高出一筹。</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从生物学的观点看起来,人生几乎就是一首诗。它有韵律和节拍,也有新生和腐朽的内在循环。它开始是天真朴实的童稚时期,嗣后便是粗拙的青春时期,努力生长,企图去适应成熟的社会,带着青年的热情和愚憨、理想和野心。后来达到一个活动较剧烈的成年时期,由经验上获得进步,又由社会及人类天性上获得更多的经验。树何尝不是如此呢。也许树木给我们的启迪更多。自由呼吸这幅铜版水印般的作品细腻地展现了生死轮回。其份量是可评可点的。量不仅仅是指物体重量,不同重量给人不同视觉感知不同。造型中,物体质感与量感的刻画,将使物象表现更真实,力透纸背,富含感染力。从整体上讲,这幅作品的明暗变化都无法简单诠释,色阶层次更为清晰。在静止的树林深处或许藏匿着无数艺术的精灵,有如神经元,牵动着摄影家的神经,一步步走向永恒。</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平静的水面 ,会营造松弛舒适的空间,身处其中,内心平静如水。水之静,犹如人之静,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流水,跌水,叠水,水动起来便有了生机。水总是那么吸引人,犹如生命的灵动,能与人的心灵沟通。自由呼吸的这幅剪纸般的黑白作品表现出了暗流涌动的瞬间,和变化无形。也彰显了摄影师拍摄手段的张力。</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通过对艺术本体语言进行深入研究,在多幅作品创作实践中追求版画的风格,和在摄影作品中的独创性版画效果的应用,从而把这门艺术推向更高层次。版画艺术作为一项完整的文化创造,包含着丰厚的精神财富和创造意蕴。通过自由呼吸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即便在摄影领域,版画效果也表现出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和独特的美感。</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写意墨色”似乎是一个持之以恒几年的主题系列。摄影家试图寻找丢失在黑暗中的欲望。也许他认为唯一有机会寻到的地方还是暗夜。所以,他执著地使用黑白,黑色提供的明显好处是一块适当的背景,可以肆意为之。情欲可以在暗夜里四处借火,点燃野草,尽情欢愉。有人说过诗人是性命的朗诵者,就像荷马,是远行与还乡的朗诵者,自由呼吸也是一个这样的行吟诗人,只不过,他不是走在布满古代城市废墟的路上,而是走在他内心的暗夜之中,用最深的情感在黑夜里走完黑暗的里程。对于自由呼吸,这也许是一种宿命,这就是他/她在等待已久的事。我们在他系列作品里总会有类似的画面:在最寂寞的时间,世界上最寂寞的一个地方,一个最寂寞的人拿着相机,伴着电脑,如同笔墨,目光炯炯,注视着眼前涂满墨汁的纸张,如同注视着深渊。尼采的声音从画外飘进:“凝视深渊的人,深渊也在凝视他。”</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摄影的无限魅力不仅限于画面带给人的感官体验,细嗅自由呼吸的每一张好照片时,可以切身感受到其中传递的细腻情感。</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摄影不仅是摄影师才华和视点的展现,更是一种视觉文化,从整个画面到每个细节、刻意扑捉的明暗调子,无不传递着摄影师注入的信息,摄影师的文化储备、情怀、修养、趣味、格调、人格力量、世界观、对生命的态度等所有的个 人信息都会自然地体现在其中,因而摄影师的情怀大小,感知的迟钝与敏锐,在作品中都会一目了然。这种大场面很多人都会触碰,但是自由呼吸这五大调子的功底一目了然。</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在自由呼吸的摄影实践中所创建使用色调和色彩的戏剧性配合创作出强烈明亮对比和暗部弥漫的光线使作品显得异常大气。他不经意间经常捕捉到的高原景致促成了他在题材选择上强烈明快的艺术风格和作品一定会受到更多主流评论家的赞赏。</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摄影是一种与瞬间识别事物有关的一种反应。看到景象的瞬间,你激动起来,所有得视神经活跃起来,按下快门,然后归于寂静,看着它消失。你在镜头这边看到的瞬间充满一切,激情澎湃,浮想连篇,接下来的瞬间它消失了,激情不再,但留下来的影像却可以让读者浮想联翩,激情澎湃,与自由呼吸来说这就是成功,这就是喜悦。总之,摄影是非常哲学的,孤独的自恋。</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南戈.丁说过:很多人看起来认为艺术或者摄影是关于事物的外观方式,或者事物的表面。……他们不明白这些与风格、外观或者陈设无关。这是有关于情感的迷恋和共情。这蜿蜒的河流,这荡气回肠的云彩就是自由呼吸迷恋的所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云展云舒,</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朝朝暮暮,</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听四海潮汐,</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月月日日,</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镜头内外同心,</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快门秒动传奇。</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传统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那种自然劳作的景色,劳作中的人与田的光影韵律,节奏都压缩到一个画面中了。劳作与田园对自由呼吸来说,意味着闹市中一个安放自己精神的角落,一处精神家园。所以虽然当代摄影艺术都讲究观念出新,可我他/她还是喜欢用传统的手法表现美。</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对于自由呼吸而言,拍什么不重要,而是怎么拍才是重点。物体不是拍摄的对象,光色才是,窄巷逆光所塑造的几何图形才是吸引他眼球的核心。自由呼吸的作品认定色彩是介质对光线的反射,一切物象都不过是传达光和色的媒介。是不同光照和色彩的瞬间定格。而影像本身所反映的意义是次要的。光和色是景物形、意、美的艺术起点。这种观念始终支配着自由呼吸的创作。将自然法则与艺术观点结合,用光色的组合效果取代物体的实在反映在他/她一系列作品中都可以窥见。</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读自由呼吸的作品是这样的一种心情:如果做其它的事情要有所节制的话,看她/他的作品却不用克制涌动的情感,尽可一任沉醉。而在酣畅淋漓的抒情之后,她/他的作品自有一种温馨与安宁,让人最终沉静下来。</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如果认为所有最好的摄影作品都来自于理智,那种就错了。像其他艺术一样,摄影基本上是一个直观过程的结果,在拍摄的瞬间摄影师动用了艺术家的一切,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想的,更不用说仅仅是理论化产物。而是穷其一生所积累的对客观世界的态度,对被拍摄客体最温暖的人文关怀。</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建筑摄影是以建筑为拍摄对象、用摄影语言来表现建筑的专题摄影,在拍摄选题、器材选用、构图用光、捕捉瞬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专业要求。写实类建筑摄影要求忠实表现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建筑功能,客观真实地再现建筑的正立面、侧立面、透视和室内装饰等情况。自由呼吸的这幅作品属于写意类建摄影,是属于艺术摄影范畴,更多地是表现了摄影师对建筑的主观感受。摄影师通过对建筑的观察和表现,来反映自己的摄影思想。这种拍摄方式完全摆脱了客观的限制,根据摄影人的理解和感悟,运用各种各样的摄影技术来表现建筑的韵律美、色彩美和构图美。</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这幅作品没有颜色,是典型的中国山水画的调子。在一个灰色系统中铺陈,色相有差别,但黑白很相近,大抵是在相近的灰色系统中建构秩序,黑白之间差异很小,色相的区别对于画面就有了特别的意义,这对墨分五色的中国山水画修养是一个考验。自由呼吸显然是一个驾驭调子的高手,他的用色灰而冶艳,整体画面的每个色块都很耐看,基础性语言是点,由点成形,成线,由点集色,由点溢情,由点生韵。点的大小、疏密、横斜、枯润、抑扬,成就其一幅洋溢着生命律动的水墨设色摄影作品。貌似平凡的事物,其对淡泊清净的祈求是一致的,而做到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不再拘泥客观风景的局限,开始用倾注了感情的画笔对主观风景随意创作。他把中国画的意境构图和焦墨点彩相结合,赋予了写意摄影一种中国画传统的“高深幽远”的意境。留白当然是富寓中国文人谦卑的做人哲理。</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黄山写实摄影的创作方式相对于后期制作图像泛滥的时代,更突显了摄影的意义。摄影并不是简单的描摹自然,而是抒发内心。自由呼吸更是通过大量写实摄影创作的方式,探索关于山水,云海的造型、色彩调、空间等元素的摄影本体问题。用中国画语言定格山川格调与人的关系,重建摄影艺术表达世界,追求摄影人的精神与灵魂价值。他的作品造型概括,色调高级,不同层次的灰色在画面上交相辉映;用笔自由流畅,配上松紧得当的近景细节刻画,凝聚在作品之中,形成了个人镜头语言探索的当代表达,更具社会现实意义。</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诗歌本身没有起源,像一阵雾。它没有颜色,因为它比颜色更深。它是语言的失重,那儿影子的楼梯,并不通向笔直的拱顶。它是静悄悄的时钟,并不记录生与死的区别,它永远站在对立或统一的另一边,它不喜欢在逻辑的家园里散步。形似底片的制作再次彰显了自由呼吸诗意的创作,没有颜色的语言任想象力驰聘,在夜樱下的亭台楼阁,游戏其间的林林总总。</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苍辉图》构图境界幽深壮阔。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似浓淡墨色渲染,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拟刀斧天工,纵横蓬勃,气势之大让人叹服。</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线性透视:当观众远离视线时,尺寸相似的物体看上去变得较小。当线条和平面向地平线延伸时,平行线间、平行平面产生相聚的错觉。这幅作品的构图比例也颇有讲究,三分之一的景致与三分之二的留白很有诗意。</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是一位长于用写实手法创造诗意境界的摄影人。他创作过一系列富于田园气息的作品,往往远离都市喧嚣,投入大自然怀抱,捕捉和表现生活中的恬静与淡然,作品涌动着朴素而真诚的内心情感和人文关怀。虽然这幅《对话》摄影作品是现实景境的真实呈现,却使人想起苏东坡所说的"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与他的作品中显露出的那种不事雕琢、平淡天真的审美品格分不开的。</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作品时常变换题材,凝固的瞬间却贯穿于他/她艺术探索的所有。自由呼吸希冀在瞬间中把握事物的永恒性,瞬间是永恒中的片段。自由呼吸的作品如果成册,肯定和电影镜头下剪辑故事一样,使摄影家与观者一样,作为旁观者隐匿于画面之外,窥视运动中的人与动物。</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尝试不同的拍摄:不同的设定、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光线、不同的暗影、不同的颜色,不设限是需要勇气的。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做出改变。在拍摄出来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会创作出怎样的作品。</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作品布置静动结合巧妙、苍浑茂密的岸边,静止的小船与飞翔的水禽。图片皆极精巧,让读观者能更真实地感受到山水写意的丰润秀逸、奇僻幽深。石溪工山水,奥境奇辟,缅邈幽深,引人入胜。在后期上遵循高古,精温,诚古人之胜概也。此种笔手法不见于世久矣!</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在古埃及第二王朝,以一只母猫的形象出现的埃及猫神贝斯特,是公认的美猫一只,象征着月亮的温暖和女性魅力。此后,猫的夜间习性、繁殖能力、保护/诱惑本能和狩猎技巧后都有体现在埃及、希腊、罗马女神身上。猫是孤独的神灵,侧面的光影似乎在诉说着它的过往与经历,前面的光有如神灵的召唤,让它的好奇无限膨胀。富含哲理的一张照片。</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可以说摄影师从未像现今这般自由,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判断寻找任务、确定方向。那么现今的摄影师们面临什么问题要解决呢?这或许很难回答,但是他们一定会表述属于 “今天这个时代” 的问题。他们所关注的拍摄对象,和他们所希望诠释给观者的影像。</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笔墨取决于天赋、才情、修养,综合体现摄影家的个性品质。有什么个性,就有什么笔墨表现。当然,细心读中国水墨,找准几位先辈,痛下功夫研究,转化为自己的风格,总之要来自古人,超越古人,不然,作品走不了很远。</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对你们而言,拍照一定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也许你从未想过拍一张要产生什么样影响或效果的照片,或应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只是不停地拍,修图,希望通过拍照这一行为能改变你们的生活品质,当然它绝非来自物质,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你们的生活。不知不觉中,拍照便成为了你们的生活方式。</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作品的潜在生命力,是理性与感性相融合的文化气质。理性,是摄影师对文化中的理性精神的研究和对镜头语言的传承。具体到画面,则是对色彩、线条、构图和造型等元素的思考与表达。进一步说,自由呼吸受到中西方视觉艺术革命对形式探索与结构重建的影响,透过客观表象,超越透视空间和生理结构,寻求主观情感的律动,建立起了一个独具风格的新艺术形态。</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黑白摄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没有什么特定的约束。由于色彩的匮乏,会激发出你的无限想象力鼓励你打破规则,这也是为什么黑白摄影中有那么多大胆的肖像作品的原因。当你在为你的黑白肖像作品找创意的时候,有4个方面需要你去思考:形态、质感、图案和形状。自由呼吸的这幅表情各异的人物组图很抽象,其表达的形态故事性也很强。</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当今社会,人们总在探讨价值,自身存在的价值,以及我们之于他人的价值……但倘若某天没价值了呢?一头牛超负荷工作了一辈子,养活了家里大大小小,而等它“没有价值”时,大家却想着卖掉它,换取它最后的价值。那当一个人老了呢……</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醉心于写实,在手段多样化的今天,反而成为一种创造态度,至少在几十年的流行风尚过后,作为新一代的创作者,开始懂得拒绝虚妄,并远离那些莫名的负担。摄影的乐趣,本来就十分单纯,并且所有那些描绘事物的绝活,也正是在拍摄,后期,调色的过程中才得以呈现。</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摄影作品更接近于内心的独白,他喜欢描绘人与动物的,人与自然的自然,而不是刻意关注故事的细节。他以独特的视角窥见了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忽视的东西,并以个性化艺术语言穿越了摄影固有的边界,传达出让观者内心得以净化的声音。他将自己视为一切潮流的旁观者,从而通过镜头语言完成了对精神维度的沉思性体验。</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一个能够很好地与自我相处的人,才能让人久处不厌。不要总逼着自己去合群,喜欢不来的事也别硬要去尝试了。孤独,更让人清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会因为腐鼠就放弃自己对“练实醴泉”的追求。孤独是自己走向了自己。当我们不用被迫与他人对话,我们才有时间与自己对话。孤独,让人灵魂高贵。其实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即便我们不停顿地用手机和他人做虚假的模拟社交,依然是孤独的,婚姻就像挂在墙上的照片,已经失去了本来的鲜活本质,变成了象征的具象。自由呼吸对市景的现实刻画具有很强的反讽意味。</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摄影师的任务不是记录自然现象本身,而是为作品的平面找到简洁的、“格言式的” ,也可以是“象征性的”解决方案,去创造自己的、只属于自己的某种现的“定理”。归根结底,我们表现的不是事物或现象本身,而是对这些事物或现象的认识。摄影师的职业水平越高,他的想象力越奔放大胆,他创造宇宙“模式”的愿望就越强烈。为此,去画一个婴儿的头部就足够了;如果摄影师能为自己提出“最高使命”,大总能寓于小之中。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思维和感受,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而是“永恒的片断” ,它们以不可思议的方式与时间、空间、虚无缥缈等联系在一起。摄影和艺术生命正是以上所述的显著例证。</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也许有些人觉得自由呼吸的色彩有些忧郁,也许他们没有专门冲着忧郁去表达,反观他们一系列的作品,确实是灰色调比较多,估计他们始终表达的就是人与自然在社会中,在真实语境中的一种状态,而这个状态基本上是一个迷茫困顿的状态,所以最后呈现出来的可能就觉得会比较忧郁,高冷。</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估计很多看过自由呼吸摄影作品的观众也会用视觉的诗歌来形容他们的作品,而作为中国历史变迁史诗的目击者和亲历者,他们的作品虽然不是一行行诗句,但富含诗的因素,富含文学性,这里所指的不是小说一样的文学,是某种不可言说的东西在里面,一定是这些东西让观者着迷。</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从本质上说,拍摄的题材是内容表达形式一种方式。自由呼吸拍摄的题材比较广谱,他/她生活在都市里,为什么能被孤独的高山,或落日那种场景深深打动?我觉得实际上这是出于人精神深层的东西。他/她希望的作品传达不仅仅场景的东西,仅仅表现山本身。他/她希望借此传达一种人类共同的情感,比如说悲伤感苍茫感、孤独感。借助这个题材来表达这种情感。世界上,可以借助城市的题材表达这种苍茫感、孤独感。但是感觉是不同的。我们都希望找到一个很原始的地方,没水没电,生活方式传统,人们的着装服饰还没有受到现代生活的影响,但是这个很难,除非你在那里沉下来,深入生活,待一段时间。才有可能找到那种忘不掉的场景,才会感到了人的渺小和大自然的神奇。作品里希望找的那种苍茫感、恢弘感——在正常的光线是看不到那种场景的,山体的恢弘,落日的惨烈,影子下遮盖的细节,太阳在山顶最后的璀璨,你就感觉像梦境一样。</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艺术源于生活,我们必须具备用各种技法记录自然界中生动形象的能力。写生摄影就是创作的基础,通过写生摄影才能了解各种气象条件下云的成因规律、组织结构、形象特征,瞬间光影变化。自由呼吸的系列作品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通过写生摄影还能锻炼作者的观察思考、分析记忆能力,为后期再创作积累真实的形象和可靠的素材。</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这幅《夜荷图》笔简意浓,笔简韵长,是中国文人作画的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宋朝的文人画家们,对简约的追求更是具有强烈的主动性。“多求简易而取清逸”,正是文人画的核心。《宣和画谱》评论关仝:“盖仝之所画,其脱略毫楮,笔愈简而气愈壮,景愈少而意愈长也。”我觉得,笔简,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简单地说,要先做加法,再做减法;先做乘法,再做除法,能够认识、掌握繁复的东西,只不过把能省略的尽量省略,留下的寥寥数笔,足以抵得过满纸笔墨,甚至比满纸笔墨的容量更大,因为有许多含义尽在不言中、尽在画外。与摄影创作同理,这幅《夜荷图》大胆的舍去旁枝别叶,和背景的细节,所追求的就是这种“简约”之美。</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这幅新《荷图》力透纸背地描述了虚幻之境,如果是纯粹对客观世界进行描绘,那么,这种“描绘”的功能,书画远远不及摄影、摄像便捷而逼真,书画的优越性仅仅在于能够表达人对客观世界的幽微感受。而摄影表现手段之宽泛,技术之先进只能让画师们折服。</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作品是一个总称,泛指各类创意,如一篇文章、一张画、一张自己组装的家具、一间自己装潢的房间。在自由呼吸的眼里,作品更胜言语形容她/他自己。一篇文章的文笔、措辞、字语,句句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一张画的笔触、色彩、构图,每每展现画家的心情起伏;一个花园的一草一木、房间里的陈设布置,无不揭露出主人的性格气质。摄影师就是一个亦文亦武,集感性和细腻于一身的性格。不少摄影师表达自己,譬如,自由呼吸,在表达个人情绪和“日常”时所借助的题材就是日常,就是角落里不起眼的蔬菜,临街晒着的脱鞋边闲适的一只猫,小区边上篮球架下投球的人们,或每日劳作的底层人民。他们深深地爱着这些人民,关切他们的日常。</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斜阳透过山脊闪烁着最后的辉煌,空空的船舱载着昨天的回忆。每一张照片都指向一瞬间;一瞬间指向一段连续性的时间;这段时间又指向未知的事物,这未知的最终会指向观看者,指向观看之道,最终指向某类永恒之物。所有不要轻易解构自由呼吸的作品,因为我们所迎来看到的不是虚无,而是那一连串的云团,每一次观赏这些照片,都会让你陷入沉思。</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赏读自由呼吸的作品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理解一张照片或者一幅画,都始于一种有所不同的观看方法。了解一张摄影作品会改变我们观看世界的方法,从最初的摄影到今日的自拍,形式上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本雅明、桑塔格、约翰·伯格和法国人于贝尔·达弥施关于摄影的系列论述中,有一个基本前提,拍摄一旦完成,洗印出来的图片都是固定的,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观看者都难以在上面动手脚。自拍改变了这一点,它取消了传统底片的约束性,借助工具对成像进行改造,比如修图。最终的成像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原始图像,二是对图像的改动。现代摄影不仅改变了故事的讲述方式,还改变了故事本身。形式的变化是否会影响摄影的意义?约翰·伯格在1968年就有一个观点:一张照片真正的内容是不可见的,它可用戏剧来推演,在这里意义要用时间来解释,而非形式。在伯格看来,只有摄影被看作对绘画的模仿时,才意味着有谈论摄影构图的必要性,否则就错失了理解一张照片的钥匙。摄影是对绘画的模仿么?当然不是,因此谈论照片的构图便成了缘木求鱼,无助于真的理解一张照片。问题随之而来,究竟是什么给照片以摄影的意义?伯格的答案是时间,通过时间来解释。他有一个基本观点,照片捕捉流动的时间,被拍下来的事件成为曾经的存在,照片是一个被固定住的瞬间,当一个摄影师拍下一张图,那被记录的一瞬间,以及这一瞬间没能呈现的,都应该成为我们观看一张照片所谨记的。无论我们借助一张画进入历史,还是借助一张私人照片进入生命故事,我们将面对面的是连续性时间的一部分。</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水已经褪去,干枯的堤岸上停泊着小船,象征意义大于现实。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水。这里的天地已不再是自然的必然,构图中的船留下的是记忆,岸堤上的树似乎是佐证。也可以是得心中万卷波澜,写胸中万山丘壑。整合素材是修养的升华,自然的丘壑,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传神。现实的沙丘即所谓胸中的山水,自由呼吸掌握得得心应手,从借鉴学习国画古意入手,变化随心所欲,这种摹古,加以自由想象的发挥,在中国摄影届发展如此成熟的前提下,是独有的必然,也是摄影向绘画本体的拓展实践。</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作品是游离于印象派、立体派、抽象表现主义等一切流派的牧歌式作品。自由呼吸的这些作品是依靠内在诗意力量而非简单的摄影画面逻辑规则,把来自个人经验的意象与形式上的象征和美学因素结合到了一起。</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花季,人间的五月天,</h3><h3>桃红、嫩绿,健枝舞动,</h3><h3>柳丝绵绵,谁家飞燕入梦?</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今天的时代,评价一个摄影家要看其活力,活力就是一种创造,是一种状态。摄影家非常清楚拥有创作的状态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我们都无法摆脱身体衰老的局限,可是我们受不了心智匮乏的平庸。其实我们也受不了几十年如一日地说同样的话,重复雷同的作品。当然,我们还要有足够的勇气接受和认清楚自己某些时候的局限,不然你看不到自己的进步。自由呼吸就是不断变化,不断出新作品,不断尝试新技术与角度来挑战自我的局限,这种尝试与挑战实在是难能可贵。</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纪实照片的功能不止于传达信息,记录光阴,还在于引导观者洞悉真相、认知社会的更深层面。它可以客观、真实、但不是随手拍,透过自由呼吸拍摄的影像,隔年隔月或承载起厚重的时代记忆,或拥有见微知著的启迪,让观者感受到那个曾经的时代、那个熟悉的场景,甚至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尘世的烦恼源源不断,生活中的失望让我们时刻忍受忧愁的折磨,感到自身如此脆弱而渺小。而这些愉悦而优美艺术照片,可以藉由呈现理想的美好世界,让我们保持乐观的天性和对未来的希望。</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不仅是一个强有力的影像制造者,同时还是一个善于编织错综复杂情节的叙事者。现场扑捉到的人物与人物背后的故事驾轻就熟地浓缩到单一的画面中。这幅悲苦表情的维族老人的作品似乎具有一种催眠术,通过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瞬间表情抓拍、诠释了老人难以承受的悲情与隐忍、日渐压缩的生存空间与环境,最终构建于图片之上的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悲情诉说,而是控诉,是无声的控诉。</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街头摄影,这是一个包含了本能、直觉、准备、运气与技术的时刻。但其中最重要的准备,要时刻准备好相机,那些出现在眼前的瞬间可能下一秒就没了,一定要擅于发现并拍摄下来。街头摄影就是在说故事,也是摄影师自由呼吸表达自己的方式。当你在欣赏街头摄影作品的时候,也就是在欣赏摄影师的灵魂。你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但一定要去尝试。去尝试拥有个人独立风格的照片,才会让人记住,拍摄出属于自己的作品。</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一直在尝试做和传统影像创作的尝试和改造,在中西方影像语言间和客观反映现实世界之间进行研究性的探索。希望突破界限,打破禁锢的束缚。研究利用中国传统元素的表象,超越传统意味的影像表达。用中国水墨和壁画等民间因素对画面语言的改造,融入中国书画的书写性,空白和透气。类似水墨画的通透与灵动作品朴素的华美透着神性和智慧的光芒。</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中国人的精神文化传统,往往就是依靠代代相传的一年一度的节日继承下来。在岁月这条长河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如一朵泛起的浪花。春耕,夏收,秋播,冬藏,每一节气都伴随着劳作,传承,付出与收获。写实摄影和写实绘画一样,耕耘不戳,重在坚守。</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无论是艰辛的、欢乐的,还是那平平常常的赶场,或是那夕阳余辉下的牧归,每一幅作品,都是作者与边陲少数民族的心灵交融的诗篇。在那艰难的人生历程中,他们顽强地抗争着自然,力图使自己生活更好一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些看似平平淡淡的生活情节,在自由呼吸的镜头语汇中,每一个画面都给观者留下了极深印象,让你在心灵上受到感染。我们姑且称之为“心灵表现派”吧。</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见过很多剧照,也见过把头发,服饰舞动起韵律的剧照,更见过把手中的法器拉成线的炫技照片。自然呼吸的这张首先是人物组合的造型抓得恰到好处,虚实关系处理拿捏的也是火候,不再是一张简单的剧照,一切都是重新开始,有叶浅予舞蹈速写的味道,在于型,在于写意,在于情绪,而不拘泥于脸部的写真。在传统和创造的天平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平衡的基点,再次回到了对于造型的最基本元素的本真,对于戏剧本身的张弛,韵律和鼓点都有可喜的研究。回望造型艺术历史,我们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每当一种作为潮流的艺术风格沿袭到无路可走之时,艺术家就会开始重新自省,关注自然与生命,回归本真,素材力求简朴,突出故事本身的冲突,艺术就会再次蓬勃兴起,重新引领人的精神情感走向纯粹。作为摄影艺术家更是如此,一旦对于所谓的风格样式观念的追求破产的时候,就会重新关注自己的内心,回到最朴素的起点,面对自然和自然交流。从自然当中升华出全新的语言。</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油画般的感觉,地平线分割更是经典</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六合印象》非常神似的木板水印作品,在画面中灰色调的控制上极为精确和果断,而在这方面自由呼吸在作品中体现出了极强的画面整体控制力。光影淋漓,水色交融,但黑白灰的基本色调极为和谐并充满张力。杭州实地拍摄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瞬息万变的自然光线的把握,以及在不同光线下,建筑、风景所呈现出的微妙的调子变化,对于光线与色彩的控制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户外自然光照下由于不同时间、不同季节所造成的色温变化,在自由呼吸轻松活泼的制图中一一准确地呈现出来,整体作品看起来,既生动又不张扬,既富于激情但又含蓄克制。能够将分寸拿捏得如此恰到好处,也正体现出摄影师高超的技巧和极高的审美境界。</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写意性摄影”,“写意”是观念,“摄影”是形式,技法是完成形式的手段。观念随时代,时代改变观念,观念也改变技法语言。“写意性摄影”继承了传统,其意义在于冲破了世袭的一成不变的老套技法,而衍生出了新技法,使摄影的技法语言多元、多样、丰富、自由。写意性摄影技法没有套路,没有固定模式。</h3><h3>写“意”的观念和西方现代绘画的理念也是相通的,因此,写意性摄影打开了大门,可以吸纳、融合西方更多的有机因素。传统摄影的特定的形式特点不失,民族的审美艺术精神不失,立足传统的基本点不变。借鉴、融合西方艺术,拓展写意性摄影的艺术语言,发展前景将是无限的。</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夏日一天天逼近,阳光仿佛永远没有尽头,草场的新绿让历尽了寒冬的伴侣闲适安逸。时间逆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不断飞奔,日落时间一天天延后,黯淡了没多久又亮起来的天光,绚烂而又迷离,新的生命即将诞生,也让摄影师的感受力变得异常敏锐,沿着草场的纵隔,扑捉新绿在光线下的细微变化,其耐心与毅力可见一斑。</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潜意识、无意识、意识流,等等情结,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谁能比得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三分才气七分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大手笔,一味自然,任何平凡都可以表现曲折,出人意外,但又都是自然的。这才是艺术表现手法的高超与深刻。因为事物的表象从来没有那样简单。政治才是简单的,艺术家要复杂很多!政治家非黑即白,艺术家即非黑又非白,我以为:“艺术家另有上帝。”(或作“艺术另有摩西。”)这话送给自由呼吸,正合适。托尔斯泰是不会接受的,他认为艺术家只有上帝。</h3><h3>影像画面是一种活的艺术,只有对这里的生活熟悉的人,才能体会到作品中所传达的感情。</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黄公望说:“诗要孤,画要静。”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关于山静日长,历史上曾有热烈的讨论,它始于宋代唐庚(字子西)的一首《醉眠》诗。诗这样写道: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世味门常掩,时光簟已便。梦中频得句,拈笔又忘筌。唐子西并不是一位太出名的诗人,但他这首诗却非常著名,它描绘的是艺术家期望超越的境界。自由呼吸的这幅《山静日长》或《水阔日长》所表现的这份恬静,诗孤,画静让人耳目一新。</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中规中矩,讲究对称,讲究营造范式,将就借景,窗棂,瓦阶都有讲究。美图,无可挑剔。[偷笑]</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每当有所见所闻,心即有所动。看到、听到稀罕的事物、奇怪的事物、有趣的事物、可怕的事物、悲痛的事物、可哀的事物,不只是心有所动,还想与同道交流或共享,以图会友,都是同样的道理。对所见所闻,感慨之,悲叹之,就是心有所动。而心有所动,相机启动,自由呼吸除了知物哀,写时节外,别无他求。</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的作品有一种亲切、温和、清新的特征。生活阅历的单纯加上自己的追求,所以作品很纯净。总是以平衡的心态去礼赞那些美好的事物,远离幽暗,向往光明。人类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乃是追求幸福,智慧,永恒的生命价值。</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从1839年达盖尔的盖尔相机问世,到1888年柯达公司的柔性胶卷问世,我们的摄影世界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柯达胶卷可以说是最大的一个进步,随后带来的便捷性让世人享受了摄影的乐趣。然而1975年柯达数码照相机的发明,让摄影彻底进入全新时代。摄影发展从黑白到彩色,从纯光学机械架构到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从传统银盐胶片到数字存储器为记录媒介,又让摄影变成了全民的体验。发展到现在的3D影像技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未来100年一定还会诞生颠覆性的技术和设备,变革的浪潮也会更积极地带动摄影人,在表现手段和对拍摄体的关系审定和思维上进入宇宙时代。自由呼吸的这幅早春的草原牧歌图的留白,和那不经意的一抹绿色更是点睛之作。</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自由呼吸这张图有非常浓郁的印象派色彩,不再关注具体塑形的虚实,而是调子。色域非常宽泛, 有传统色彩影子,更具个人对色彩的运用搭配,有当代的设计美感,配以极为古典色调诠释画面的情感。摄影中的留白,是构图的最高境界。留白一词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让观者有充分的想像空间。</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所谓“色”不是“色彩”,而是“色调”,准确地说是素描中的“色阶”。也就是所谓的“五大调子”,听起来十分陈旧,所以常被轻视。实际这个东西极重要,恰恰就是它在连接契合和理顺画面上所有的关系。这幅作品之所以好,除了创意、构图等诸要素之外,“五大调子”在后期处理把握的游刃有余。至于主题自然还是老人,朴实的老人,那满脸的沟豁真实地再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里不再展开累述。</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世界在年轻人手机的连线两端,那里闪动着憧憬与好奇,衡量万物的尺度的信号似乎永不疲惫;漫游者想念远方的爱人,将对重逢的幻想塞进一封封短信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无法吻合得黑白分明。茫茫人海中的每一次相遇,足以让生命的形态凝结成记忆片段。出走的青年慢慢与现实和解,在霓虹广厦间颠倒梦想;归来的老者神情平静,在搭建好属于自己的角落俯视过客。四月多半会因离别而残忍,是等待和不得的焦虑,也是分手的无可奈何。所有人都正在路上,所有故事都正在发生。而摄影家却在帮你定格着瞬间的永恒,希望留住这短信间的不朽。</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对社会的深层思考,体现了摄影师的一种责任与担当。用艺术手段来批评、表现,呼吁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表象下面的复杂情感。家和祖屋对老一辈来说不仅仅是传承,更多的是记忆,和链接这些记忆的人与事。这是人类代际之间共同面临的主题。以一种艺术的角度去呈现,传播也是摄影师的责任。画面本身非常具有艺术美感,老屋的虚与人物的实,构图的角度更表现了这种张弛。</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最好的学区房其实就是自己家里的书房。早点教会孩子读书之法应该重于上补习班。</h3><h3>鸟瞰:粗略了解,明确重点。 解剖:仔细研读,重点剖析。 会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囫囵吞枣,不必事事求解,长大自然融会贯通。多读杂书,闲书,不要太功利。</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骨骼太重,身体里水分太多,心脏不够强大,肌肉没有,体型不符合空气动力学=这娃飞不起来[偷笑]</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透过窗景看到的似乎是昔日花黄,满满的记忆都可以变成新绿挂在枝头。这幅作品最为可贵的是握有适度的松弛,轻描淡写而恰到好处,从容不迫而不卑不亢,而这是一种心理上的自觉,更是修养上的积累使然。纯黑白则不以强烈刺激感官的图式、张扬的笔触和夺目的色彩等形式因素去惹人耳目,远不是当今为参赛参展所流行的亢奋嚣张,飞扬跋扈。在适度的松弛中,近景圆窗起到的挽回,又可以把观者瞬间拉回现实。植物和建筑的一软一硬属于典型的西方造型手段,更为自然妥帖。在作者的心理图画中有很深的中国传统绘画烙印。</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古人画画是画意,有“得意忘形者知之甚鲜”之说。“得意忘形”就是写意,写意画大笔一挥写出意来,摄影作品也可以“得意”。关键在乎摄影家的修养,达到炉火纯青时,会把全身心的感悟都投入他的作品中。为了表达自已的感悟,就冲破具象写实造型的束缚,营造出来的就是全新的艺术形式。</h3><h3>艺术这东西首要的是有感情,其次才是技法,其次才是器材。有感情就可以创作出真情的东西,如果无病呻吟一味追求表现形式,没有感受,只为讨俗众喜欢,创作出的东西早晚会被淘汰。我们在数量上不缺作品,缺的是有质量,有份量,有感情的作品。</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充满禅意的张力,霸气地挤压着第三边,雪此刻只是烘托气氛的背景了。</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唐时韩昌黎倡古文运动,元季赵子昂推复古之风。古有何益,舍今而求之者众?盖达者返古,体察其精微,而非障翳于芜杂;师古之心印,而非抚古之痕迹。学古而能化者,方是高手—揽古之学与文,然后化而用之,虽取仓廪之资,而可至千金之富。至若寻章摘句,皓首穷经,虽有淹博之功,实为雕虫之术。自由呼吸之黑水鱼图,虚而生实,然后能无碍无滞,其禅意十足,且暗涌灵动。善造境:激浪漩涡之中,险境逢生焉;等待机遇之时,奇趣见焉;鱼入其境中,如在风口浪尖上行。明人之性灵,清人之雅洁,兼而得者,此其化古之功也。自由呼吸之黑水鱼图,悉心体悟古贤之博大精微,冷眼观乎当今俊彦之佳构,勤于造型之法则,然后以另类审美于画面,其作品古意存焉;以为文之心生,鱼图之格韵,其规格不得不高也。(山樵拙文,博一笑也)</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老树与新枝的对话,“我屹立在这里不是白活的,沧桑的躯体满满的故事啊”。“我的出现是你生命的延续,更说明世界是我们滴”。</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印象大唐穿越记》之一。石板街奇遇记的来世今生</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建筑也是音乐,它的结构线条是有韵律的,建筑的材质也分软硬,装饰、图案,都带有很强的秩序感,兼顾照明和通道的窗,门更会是设计师点睛之作。雅典门楣,柱头,到罗马的拱形和混凝土应用,再到哥特式的尖顶,扶墙,花窗,拜占庭时期的东西合壁,巴洛克和洛可可的繁复和炫耀,文艺复兴时的古典再生,在欧洲大陆的普及,和北美的量级复制。到全球掀起的摩天楼竞赛,阿拉伯人在沙漠上建起的一座座海市蜃楼,无不透出一个重要信息,建筑已经脱离了其原本单纯的内涵与目的,更多的是财富的竞技和权威的宣示。照片顶部的绿色恰好和美金的颜色吻合,更暗寓了现世建筑的试验性质。</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印象大唐穿越记》之一。石板街奇遇记的来世今生</h3> <h3>终南山樵(水老师)评图</h3><h3><br></h3><h3>“表现”类比于德国在一次大战前后出现的“表现主义”的艺术流派。从内容的社会批判到形式语言的情感宣泄,面貌是很明确的,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上已经有定论。形式上具有表现意味的艺术家古今中外不胜枚举……</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又到了繁花似锦的季节,</h3><h3>那蚀刻的故事里有多少风花雪夜,</h3><h3>留下的有多少怨恨情仇。又是一个春天,</h3><h3>朝朝暮暮,</h3><h3>多岁枯荣。</h3> <h3>终南山樵(水老师)评图</h3><h3><br></h3><h3>当一个人的肉体受到痛苦的折磨时,思想往往反而更加敏锐。后印象派风格的花束隐喻着不确定性的梦幻。</h3><h3>拍摄的过程就是去了解这些花的符号、纹样的社会属性,修图的过程就像在画布上慢慢的搭建一个花境空间。你们做到了。</h3> <h3>终南山樵点评</h3><h3><br></h3><h3>漫散的线条从芥子园画谱的写实模板中脱颖出来,打破了程式化的印象,幻化出全新的感官享受,让写实的影像以三维的线条重生。</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王安石“有诗云:‘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以悲壮求琴,殊未浣筝笛耳,而以荒寒索画,不可谓非善鉴也。”</h3><h3><br></h3><h3>画面在象征大富大贵的牡丹后虚幻,貌似杂乱的构图,依稀的山林、萧瑟的背景。以冷色调代替明亮背景的表现方式,更加重了这种气氛,绚烂的世界被凝固成如冰的冷色,雍容富丽的色彩被汰尽,剩下的就是高寒之水墨笔法所表现出的荒寒趣味。这种高冷的趣味也一直是中国文人所追求的孤芳自赏的品味与骨气。</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弥勒罩衫上的梅花可谓写意,</h3><h3>衬托着主人飘逸的发散思维。</h3> <h3>终南山樵点评</h3><h3><br></h3><h3>芒刺后面的太阳像达利的一幅画,前景的花朵没有应有的温度,但给从冬季苏醒过来的蝼蚁留下了希望的种子。</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原来岁月太长</h3><h3>可以丰富</h3><h3>可以荒凉</h3><h3>能忘掉结果</h3><h3>未能忘记遇上</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画面总是充满了人文的温情、祥和、宁静与小确幸。那朵小花的象征作用压过了沥青路面的暗黑。</h3> <h3>终南山樵评图</h3><h3><br></h3><h3>作者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者,对细节和色彩的把握深有研究。他的画描绘的冬季风光,安静美好,能让人如临其境地感受构图的自然景色,忘却城市中的喧嚣。</h3> <h3>水老师评图</h3><h3><br></h3><h3>读自由呼吸《古杉图》,我枯坐在北堂书屋,尽量仰起脖子,设身处地地想象这些黑泽明镜像语言里的古树。背景深不可测的迷雾里苦苦地思索着西方人的“悲剧精神”与东方人的“悲观主义”。悲剧精神是看到悲剧,接受,然后狂欢,悲观主义是看到悲剧,怀疑,然后颓废。叔本华是彻底的悲观,我仰视着这些古杉树,忽然顿悟“悲观,是一种远见”,抵达了悲观的最深层,反而会升腾起另一层面的抗争,这种抗争不一定就是刚硬的,但可以是强韧的、平和的,是压不倒、折不断的,“得不到快乐,很快乐”,这就是勇敢的悲观主义者的态度。佛陀“四圣谛”所谓人生不圆满,以寂灭求解脱,与此有相通。另外,耶稣说,所罗门最繁华时候的穿戴,还不如一朵百合花,因为它不劳作,也不纺线。“今日有今日的忧虑,明天的忧虑明天当”,这种对命运的坦诚与适然,确确如他自己所说,“尽是一片爱,一片感叹”。一幅作品让人有这么多感叹,领悟,我以为作为作者他/她应该是满足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