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皖行之二

玉哥

<h3>我的外孙女,我们分手好几天了,姥爷姥姥都想你</h3> <h3>14号中午,我们把庐山的客房退掉,向庐山仙人洞景区出发。在庐山的山顶上,遥看山下星罗棋布、随山间如彩带般飘浮着的云朵而时隐时现的别墅群</h3> <h3>这庐山我是第三次来了。第一次是在1993年,我和在分局的穆师傅出差择路而来。第二次是赵老弟安排我和陈哥等好友蹬庐山。故地重游,携夫人游庐山、赏春色、淋细雨,俯瞰群山:蒋公、毛爷爷那时那刻作何感想,……</h3> <h3>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毛爷爷当年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就是在这里有感而发的。照片中的小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先人的一处居所。</h3> <h3>这是离仙人洞不远处的一处景观,它少说也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在1946年蒋先生和美国特使马歇尔就曾多次在不远处长谈中国之命运……可惜,人算不如天算……</h3> <h3>仙人洞旁边的迎客松。无论是蒋先生,毛爷爷还是我的陈大哥、赵老弟,或是夫人随我而来,它,都义无反顾的屹立在那里。正所谓,来的都是客,再如何敬你也无非是匆匆过客……我还是我,你也还是你,……</h3> <h3>我们驱车200多公里,到达赣北浮梁县瑶里景区,她距离婺源县不远,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文淳朴的好地方。我们住的是民宿,每间房一晚不到200元,不含早餐。除了房间小些,别无不适。凭栏眺望,映在眼帘的就是小河那潺潺流水。</h3> <h3>我们入住的瑶里古镇宾馆侧门。</h3> <h3>瑶里的人们悠闲而惬意。这使我想起了几年前和同学、同事一起去婺源时的情景,也是在一个景区,在一户人家门口我们遇到了一位50多岁的先生,他一边吃着饭碗里的食物,一边不无自豪的对我们一行人说,“这里非常好!我以前在合肥工作,现在不上班了就回到老家生活,吃的是绿色食品,吸的是新鲜空气……”是啊,什么是幸福?除了能活着,就是感恩这个时代:她让你和我做想做的事,说该说的话。不要说社会如何不好,先说清楚你对社会贡献了多少?……</h3> <h3>4月15日晚上我们住在瑶里。这是第二天早上,我迎着戚戚沥沥的小雨寻觅着古镇的春色</h3> <h3>开国元勋陈毅元帅1936年在赣北梅岭地区坚持斗争。此院陈先生曾两次在此居住。</h3> <h3>古镇瑶里的地标</h3> <h3>古镇一隅</h3> <h3>瑶里景色</h3> <h3>人人都知道江西出瓷器。其实,瓷器出在江西省的景德镇,而距瑶里不远的绕南地区就更是自古以来的产磁之地。</h3> <h3>这堆石头就是原石,它经过加工就成了瓷砖。</h3> <h3>这些都是古代人们制作瓷器活动的再现</h3> <h3>拉坯</h3> <h3>浮梁县古城旧址</h3> <h3>古城县衙</h3> <h3>红塔,在县衙广场的附近</h3> <h3>这是哪里?不要以为这是什么古迹。这是那个说相声的侯xx等人在景德镇市新建的场子,里边可以一边喝茶聊天,一边欣赏相声、小曲……</h3> <h3>我们在景德镇住的酒店:巷外艺术酒店。干净、温馨,也不乏周到之情。</h3> <h3>早餐可以送到房间享用。绝对够吃,也算丰盛。</h3> <h3>景德镇市古磁窑遗址</h3> <h3>这些展示的古代瓷器都是工作人员和考古学家在无数的碎瓷片堆里一点点拼出来的,这工程,既要有智慧,也要有天大的耐心。</h3> <h3>这是仿制品</h3> <h3>景德镇,你让我感受到了你作为瓷都而代代相传的无穷绝技;也让我深深感到我和我的家人,能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因为,我的国正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速度和精神创造着越来越多的像我们祖先发明制造瓷器一样奇迹!</h3> <h3>2019年4月19日在南昌开往上海的动车上。此时,义乌到了……暂此而息。祝亲们周末愉快!谢谢秀芝,陈嫂和陈哥等众亲们的点赞🙏</h3> <h3>动车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