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sir的美篇

姚sir

<h3> 骨干教师培训终于在这个特别幸运的日子2019年4月18日8时开始了。带着激动与些微忐忑,我步入了这个宁静而有又神圣的地方——华东师范大学。艳阳高照,林间鸟语,婉婉笑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和令人期待,让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h3> <h3>美丽的华东师范大学校园。</h3> <h3>  首先是热烈的开班仪式。时隔十年,从三尺讲台再一次走下来,从老师的身份有回到了学生的时代,角色间的轮回转换,不得不让人不胜唏嘘。原来学生和老师之间从来没有魏晋分明的划线,对立角色的转换从来只是说明:我们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以及不论将来我们走得多远,对一名老师来说,学习永远摆在教的前面。换言之,汲汲学习就是为了更好的去教授,去反思,去推陈出新。</h3><h3> </h3> <h3>  开班典礼主要由班主任韦频老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郁泓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办学理念以及本次活动的具体安排,强调了要重视教育实践。教育局领导熊杰同志在开班仪式上对我们提出了两点要求:1、牢记使命,力争学有所得2、强化纪律,高度重视安全。两位领导的讲话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获益匪浅,让我明白此次培训的来之不易和县教育局对我们的期望。</h3> <h3>  如果说几位领导的讲话是在为我们心灵夯实了土壤,那么上午金教授的《高效课堂教学的五三策略》一课便是教会我们浇灌教育这颗大树。金教授介绍了教学中的激励策略、自学策略、互帮策略、辅导策略和诊断策略。让我明白一堂好课就是要让学生屡屡碰壁,乐此不疲,如何达到这一目标,金教授引入了庖丁解牛的例子,教师需要有一把锋利的‘刀’即充足的知识储备,另外对牛的骨骼经络的了解即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要了如指掌,才能做饭因材施教,对待教学游刃有余。</h3> <h3>  在下午,我们听取了谢中新教授关于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让我们明白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在信息化社会的形势下,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的需求,教师在传递知识的方面所处的作用越来越小,学生的能力的培养,个性化的成长越来越重要,让我深感压力沉重,教育之路任重而道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