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

forty five

<h3 style="text-align: left;">  谁逗留在时光的走廊,研究蝶之美学?谁躲藏在时光的罅隙,参悟美的真谛?</h3> <h3>  四月芳菲,在最美人间四月天,美术老师们开展了“半月半日”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我们围绕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集体备课,三年级下册第七课——《变幻无穷的形象》</h3> <h3>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受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对与美术充满了兴趣,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正因为学生有这样的阶段特性,所以我们更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特色课程。</h3> <h3>  通过激烈的探讨和反复的研究,《变幻无穷的形象》这是一节通过创设情境训练学生思维和想象能力的美术课。在实际的教学中,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h3><h3>第一,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很好的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h3><h3>第二,体现了美术学科的创新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时刻把握住美术学科的三维目标,并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保护学生的独特的个性,给予学生发挥个性的自由空间。</h3><h3>第三,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艺术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模仿大师作品进行再创作,注意培养了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的发散思维,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h3> <h3>  每个孩子都有绘画的潜质,拥有创造和表现的欲望,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早期绘画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绘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h3> <h3>  三毛说过:“说起一生对于美术的爱,其实仍然萌芽在小学。”希望我们的学生长大后也会有此感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