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古老而富有传奇的美丽山村(下篇)文/张法桂

西窗

<h3><font color="#010101"> <b>纯朴的民风与民俗 </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民风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着重体现在一个地方的社会道德风尚等诸多方面。东前村的民风,我们就从宫前庙的“赦茶”说起。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赦茶”原本是古时候一些家道不幸的人家祈求来世好报的一项善举,或在家门口,或在凉亭里,设几只大缸,置几只带柄的竹罐,任路人自斟自饮。而宫前庙里的“赦茶”却完全是东前人一项无私的仁爱之举,且几乎是长年不断的。因为这里是大源山里的交通要道,是畈里人进山和山里人去富阳、大源赶集做生意的必经之路。南来北往的行人,尤其是那些挑着米担、柴担和盐担的脚夫们,他们来到宫前庙,大多买不起庙里的小吃,总是一边喝着“赦茶”一边吃着自带的饭包,吃完后又继续赶路。所以,来宫前庙里吃“赦茶”的人,绝大多数是生活在社会底层挣扎于苦难中的人们,吃的人很多,行善面很广,积德非常深厚,显示出东前人乐善好施的纯朴民风。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宫前庙的“赦茶”所体现出来的这种纯朴的民风里,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最核心的品质内涵,就是东前人的仁爱之心。从下面几则动人的故事中,尤其是“好心哥”杨宇军“生命攸关,每个人都应该伸出援手”质朴而又厚重的话里,我们还同时感受到这样的仁爱之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早已蔚然成风,无处不在,且一直延续至今。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富阳日报》曾经报道过东前村一位74岁的老奶奶叶观珍,在路边捡到价值约5000元的一脚箩香烟,其老伴蒋爷爷就去路边守着,终于等到焦急万分急着办喜事的失主徐晓华。深受感动的失主办完喜事后,带着喜糖特意赶到叶奶奶家登门致谢。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再来看看如下一幕情景: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一天傍晚,富阳某街道发生车祸,一位男子呼吸心跳骤停,正当围观群众不知所措时,一位瘦小长发女生从一旁挺身而出,一边呼叫围观群众拨打120急救电话,一边娴熟地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患者被送上救护车,长发女生才悄然离开,消失在暮色里。她就是东前村的蒋铝灵,是富阳一院肝胆外科的一名护士。</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如此见义勇为的还有东前村的杨林峰、谢连胜和被称为“好心哥”的杨宇军,他们见义勇为的事迹都被《富阳日报》、《浙江财经报》等新闻媒体陆续报道过,其中杨林峰被富阳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的荣誉称号。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在东前人纯朴的民风里,还有一种更深层的品质内涵,那就是仁孝之德。我们从孝子张红军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张红军的父亲张炳贵在45岁那年突然中风倒地,在2个多月的住院期间,张红军每天24小时不离左右精心照料。后来病情逐年恶化,直至去世前三年彻底瘫痪在床后,张红军每天亲自给父亲喂饭,这一喂又是一千多个日子。为了不让父亲感到寂寞,也为了晚上照顾方便,他还把自己的床与父亲铺在一起。他家完全有能力请保姆照料或送养老院护理,但张红军却一直坚持自己亲自侍奉,直到父亲去世。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富阳电视台《富春大地》栏目对孝子张红军的动人事迹作了专题报道,在当地引起了巨大反响。我们从全体村民们尤其是邻里之间的交口称赞中,深切地感受到,这种仁孝之德也早已深深地扎根于这片古老的土地,根植于一代代东前人的心中,成为这种纯朴民风里的另一特质。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东前村不仅具有纯朴善良的的民风,其民间文化也是相当的精彩而又丰富。在这片仅有3平方公里的狭小土地上,居然流传着石门、冤枉溪坑和十八个金菩萨等十多个动人的传说,为东前村的民间文化平添了几分厚重与神秘。</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民间文化又称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也称风尚、习俗。东前村的民俗风尚,不仅具有大源这个秦汉古镇延续千百年来的古风遗韵,更有自己的民俗特色与亮点。 </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从前,宫前庙是大源山里最最热闹的一个地方。逢年过节,宫前庙里总是锣鼓喧天好戏连台。在整个大源山里,宫前庙的戏文是做得最多的,除了农忙季节,这里几乎每隔十天就要做一场戏文,而且还有自己的越剧团,其经典看家剧目有“回龙阁”、“花木兰从军“和“双枪陆文龙”。有时也会去上海等地邀请著名剧团或名角来村里做戏文。筱丹桂、尹桂芳和周宝奎等众多越剧名家也都在张家祠堂的戏台上亲自登台演过戏。至今,宫前老龄会的二楼上还存放着当年剧团的四只行头箱子,箱子上“民乐乡政府宫前剧团”的字样依然清晰可辨。</font> </h3><h3><font color="#010101"> 据传,很早的时候溪东也曾经有一个京剧戏班子,在当时颇有一些名气。不幸的是有一次去湖州一带演出遭遇太湖强盗,尽管戏班子的人个个习武且身手不凡,但终因落入圈套而又寡不敌众最后仅一人生还,其余的人生死未卜再也没有回来,京剧戏班子也从此失传。它充满悲情的毁灭,像一颗划过天际的流星跌落在无尽的黑暗里,成为一曲悲歌里遥远的绝响。</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溪</font>东村还有一个经典的传统习俗,那就是正月里跳竹马。这个习俗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大源山里久负盛名。每年的正月里,这支喜气洋洋千姿百态的竹马队伍在自己本村挨家挨户跳完一个轮回后,便走向山里或山外一个个发帖受邀的村庄。嘹亮欢快的锣鼓声,给千家万户送去了新年的喜庆与祝福,敲亮了每一个乡下人苦日子里的甘甜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h3><h3> 古时候,宫前村还有大年三十齐街桥头挂天灯的习俗。这种天灯不是那种飘游在夜空里的孔明灯,而是在齐街桥头将一根木杆竖起,入夜后把预先制作好的花灯点亮,然后通过滑轮将其徐徐升向顶端。明亮的花灯高悬在天空彻夜长明,犹如天上的星星在闪烁。每当老一辈人说起这样的情景,不由得使人想起一首诗来:</h3><h3> 远远的街灯明了,</h3><h3>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h3><div>  天上的明星现了,</div><div>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div><div>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div><div>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div><div> 这就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里的诗句。</div><h3> 时光的河流把东前村古老的民俗随着流淌的日子一天天流逝,淡去,消亡。清亮的唢呐、悠扬的琴声和喧天的锣鼓如今都已远去,但岁月的风霜,却早已把祖祖辈辈的东前人向善向美的不懈追求,镂刻成一份亘古的永恒。</h3><h3><b><br></b></h3><h3><b> 多元交融的姓氏文化</b></h3><h3><br></h3><h3> 东前人从哪里来?</h3><h3> 每当我们欲去探寻某一个部落的风情异趣,或去领略一个千年古镇的过往兴衰,也许都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有时甚至还会联想到“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诸如此类的哲学拷问。不过“东前人从哪里来?”这个问题并不复杂,我们只需追溯其姓氏的来历便可知其本源。</h3><h3> 姓氏是一个人及其家族的一种符号,也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以及社会活动诸多领域中,都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每一个姓氏的背后,都有年久月深的历史与丰富的宗族典故。东前村的姓氏文化也是如此。 </h3><h3> 东前村目前有1800多人口,有俞 、杨 、程 、叶 、张、蒋 、谢 、金、唐 、孙 、潘 、周 、骆 、华 、王 、马 、洪 、李 、章 、陈 、董 、葛、伍、朱、占、邵、林、黄、姜、何、高、庄、洪等30多个姓氏。据传,东前村原来还有姜、林、范、徐四个姓氏,有关这四个姓氏消失的具体原因如今已无从考证,但村中留下的不少地名却无声地记录着他们曾经的存在,如姜家园、范家井、徐家弄和林家园等。</h3><h3> 东前村的姓氏文化比较多元化,与富阳的龙门古镇有着很大的不同,龙门是孙权后裔的集居地,所以姓氏比较单一,整整一个乡镇几乎清一色的都是姓孙,而不足2000人口的东前村却有30多个不同的姓氏,这在江浙一带的广大农村中也是比较少见的。由于姓氏的多元化,所以,在这里同村甚至是邻里之间通婚的现象极其普遍。有时,面对面的两家结亲,为了烘托喜庆热闹的的场面,吹吹打打的迎亲队伍特意在村庄里绕上一圈后,才将新娘的花轿慢慢地抬入夫家,类似于这样的情景,在这里是屡见不鲜的。如果同村的一桌人坐在一起喝喜酒拉起家常,结果是攀来攀去不是沾亲就是带故。 </h3><h3> 东前村的姓氏文化不仅多元化,而且多元姓氏和谐相融。村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濒临坍塌的老台门,这里因曾经居住过七个姓氏的十几户人家,故名七姓台门,它把东前村姓氏文化的多元性和交融性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是丰富多彩的中华姓氏文化在东前村的一个缩影,不仅直接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而且也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交流融合、生成生长的民族特征。 </h3><h3> 到目前为止,东前村30多个姓氏中,有家谱且比较完整记录其详细出处的主要有叶氏、张氏、金氏、杨氏和程氏等几个大姓。 </h3><h3> 东前叶氏,由富阳环山叶氏分居而来。环山叶氏李公(1242—1292)字太白,为富春叶氏之迁祖,自开基立业距今已有740余年,后裔延昌,世兴望族。东前叶氏为环山六世孙延安公于乾隆34年分居至此,即环山第九世延安公为东前叶氏第一世。至民国23年,东前叶氏已有21世,落居东前村已有248年。现有叶氏人数300余人。 </h3><h3> 东前张氏始迁之祖为尊三公,世居浦江,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因避战乱携家迁居富邑(即富阳)溪东,历至大清乾隆三年已有四百余年,有奇产,家殷富,子孙繁衍,知书达礼。历时算来,东前张氏落族至今已有698年,目前张氏人数约250余人。张氏宗祠(始建时间不详)位于溪东村口的看将岭下,祠堂共有三厅,是大源山里规模最大的祠堂之一,只是如今早已坍塌,但遗址尚存。</h3><h3> 东前杨氏与东汉太尉杨震一脉相承,富春杨氏宫前始祖杨富立(雍四太公),是由诸暨杨居敬(千十公)分支而来,落族至今已有600余年,已传23世。宫前杨氏家族有一座明代风格的宗祠,不知始建于哪个朝代,据杨氏家谱记载,清朝嘉庆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祠堂进行过一次重修,祠堂内挂由先祖杨震首创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四知堂”匾额。</h3><h3> 东前金氏,由富春始迁之祖万五公七世孙森公,于明正德年间迁居溪东,传至今已有37世,距今约500余年。 </h3><h3> 东前程氏,为富春程氏始祖东晋新安太守元谭公之嫡传。元潭公五十六世孙仪公,于明朝天启年间到浙江赴任由安徽迁居杭州,其有一子居于富春双溪,东前程氏则由双溪分支而来,距今已有千百余年,目前东前程氏人口约有200余人。 </h3><h3> 东前村的其余各姓,林林总总,纷乱繁杂,有些家族的出处与来历已难溯其详,也有极少数的几个姓氏因人口稀少和年代的久远早已和宗亲失联,再也无从考证。 </h3><h3> 翻开东前村任何一个宗族的家谱寻根溯源,我们发现每一个家族的祖先都不会是世世代代固定在一个地方,总是一辈接一辈地迁徙、漂泊,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于是,我们终于明白,其实,所谓的故乡原本都是他乡,只不过是我们的祖先在漫长而又艰辛的漂泊旅程中,把亭山脚下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落脚成最后一站,并在此薪火传承,生生不息,用勤劳和智慧坚实地走过了千百年。在人生的履历表上,无论是谁,都把祖辈生长了父辈的那片土地写在自己的“籍贯” 栏中,那个“籍贯”就是自己命定的故乡,无论走到哪里也弄不丢的精神家园。 </h3><h3> 于是,亭山脚下这片古老的土地,便成了我们永远的故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