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研修简讯:你的+我的=我们的(记安广一小合作研修活动)

浅尘

卷首语 <h1>有一种时刻我很喜欢,那就是能静静地坐下来,记录一下老师们的研修足迹。每每这种时刻,心中会莫名地有种感动。回想起“触摸研修”阶段的茫然与困惑;“走进研修”阶段的学习和思考;到现在“践行研修”阶段的探索研究,这一步步走来,每一次研讨、每一次听评、每一次反思、每一次改进、每一次的继续......仿似历历在目。有时也会感慨,我们老师单单是讲好一节课吗?这节课要传达的到底是什么?在研修探索活动中,我们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交流,在这纷杂忙碌的生活节奏下,我们的老师依然保持着这一份难得的踏实,是多么难能可贵!</h1> 英语组的合作研修 <h3>4月11日和15日,安广一小学英语研修组开展了一次合作研修活动,内容是:针对穆春红、刘海彦老师的参加校级“我的主题我的课”课堂竞赛的教案进行集体研讨,共同研究最佳方案参赛。</h3><h3> 合作研修具体流程:主备人首先阐述自己的主题,并说明结合自己的主题和教材以及学情做了哪些方面的预设。并且随机点出自己在备课中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h3><h3> 参与合作人员结合主备人的预设和问题包括课件的运用给出自己的意见和改进措施。主备人整理大家的意见,再谈自己的收获。大集汇总方法,小结活动。主备人最后修改完善教案,准备参赛。</h3> <h3> 4月12日,穆春红老师参加了安广一小“我的主题我的课”校级选拔赛,她的研修主题是关于运用小游戏来记忆英语词汇方面的探究,所以在课堂上,她充分利用各种形式的活动,把孩子带入到快乐学习英语的氛围中,课堂灵动而且扎实。</h3><h1><font color="#ed2308">寄语:</font></h1><h3><font color="#ed2308">课堂上采取的策略与方法,适合孩子的就是最好的。</font></h3> <h3>  4月17日,刘海彦老师参加赛课,结合大家的帮扶意见,完成了一节踏实有效的课堂。</h3><h3> 刘海彦老师的合作研修交流上,大家提出了共性的问题: 主题是运用语音规律和拼读规则记单词的策略研究,但是,在真正的预设中,出现了所学单词的复数形式的训练,而且又结合知识点,出现了基数与序数的渗透训练,结果又想达到主题,又想兼顾各方面知识,出现课件多而杂,教学内容多,总之一句话这一节课,预设的目标含量太大。</h3><h3> 大家的建议是:结合主题,结合孩子的学情,大胆取舍,我们既然向一节课要质量,就不能面面俱到,都想要,最后可能都没拿到。每一节课,一定要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把主题随机融入课堂环节中,繁冗的课件展示虽然生动鲜活,但是有时也是负担与累赘,过多占用时间而失去实效,也就是为课堂添点花边而已,如果造成画蛇添足的反作用,就没意义了。我们的课堂,不是老师的,是学生的。</h3><h3> </h3><h1><font color="#ed2308"> 随记:</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拿来你的思想,融入我的思想,那就是我们的思想!这就是合作研修。</font></h1> 数学研修组合作研修 <h3>4月15日,在安广一小学二楼会议室,数学研修组进行了关于马春玲老师参赛前的合作研修活动。马老师的课例是《三角形的分类》。</h3> <h1>马春玲老师是一位认真的数学教师,她的主题着眼点落在学习数学方法上,当初对于她的主题,大家都感觉有点过大,我们的主题,是来自课堂实践,是应该可操作的,如果过大,则没有落脚点,只是空喊口号而已,当初他把主题分为了三个小的探索主题,其中一个就是利用小组学习,有效合作配合,我们则认为,小组合作,感觉上都已经是一个大主题了,所以外延大,里面的内涵随之而大,在真正研究时,会出现落空,会出现泛泛而过,没有落实。</h1><h1> 后来他的主题确定在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策略研究上,小组合作学习,可谓是我们课堂上经常提到的学习方法了,但我们细想,这么多年我们谈合作,谈分组,你真的接收到合作的实效了吗?是本身这个理念不对,还是我们的研修方向没有把握准呢?为什么合作,怎么有效合作?难道仅仅是几节课就能形成的数学能力与方法吗?那是不可能。我们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见到分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其实真正缺乏的是我们坚持的决心,还有研究目标不明确,目前我们研修也同样需要这样的坚持。</h1><h1> 研修不是一时的热情,它应该是一项贯穿始终的教学行为,多年以后,你再回头你研修的足迹,那又会是怎样的感觉?</h1> 语文研修组合作研修 科学研修组 品社法治组 综合组 音体美研修组 篇尾赠言 <h1><font color="#ed2308">没有完美的人,只有完美的团队。</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