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一座石头写就历史文化的城

泉州时光鲤舍客栈·大师兄

<h3>泉州,</h3><h3>一座石头写就历史文化的城。</h3><h3>读懂这里的石头,</h3><h3>你就读懂了泉州。</h3><h3>高耸的石塔,</h3><h3>雄迈的石桥,</h3><h3>精美的石雕,</h3><h3>错落有致的石墙,</h3><h3>隽永的摩崖石刻。。。</h3><h3>所有的历史都镌刻在石头里。</h3> <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一座塔,代表的是高度,</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文明。</h3> <h3> 泉州自古就是一座港口贸易城市,起于唐,兴于宋,鼎于元,衰于明,立至今。尤其在两宋时代,泉州的文明可以说是中国那段历史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br></h3><h3> 泉州是一座石头写就历史文化的城市。</h3><h3> 泉州人有一句响当当的话“站着要像东西塔,躺着要像洛阳桥”。</h3><h3> 从唐朝的木塔到宋朝的砖塔再到易砖为石保留至今的中国最高的孪生石塔,东西塔见证了泉州千年的沧桑。</h3><h3> 宋崇宁二年(1103年)李诫在两浙工匠喻皓《木经》的基础上编成《营造法式》。之后的一百多年,1227年开始到1250年共二十三年的时间,泉州的先人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运用成熟的建造经验,巧夺天工地建造了东西两座石塔。</h3><h3> 开元寺东西塔主要的特点就是借鉴木构建筑榫卯巧妙拼接的特点和中国古代造塔的经验建造的仿木楼阁式石塔。可以说代表了中国当时建造的最高水平。除了保留唐宋时期的肥壮风格,亦在很多建筑细节上突出了泉州的建筑特点。泉州地处东南,是台风和地震多发地带,故而建筑上要多方考虑这个地域特性。使用减震的”墩接柱“三段叠接形式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特色。东西塔能在明万历三十二年那场八级大地震基本完好无损,说明东西塔的建造技术是非常成熟和科学的。</h3><h3> 东西塔上一百六十幅的佛像雕刻和须弥座的佛本生故事雕刻及托塔昆仑奴等其他精美雕刻,无一不反映泉州工匠高超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佛教文化在泉州的深刻影响。在继承前代雕刻技术的基础上,融入宋代绘画成熟的技法,运用写实和写意手法,把神像生活化。可以说是宋之后中国石雕工艺的代表。</h3> <h3> 六胜塔最早建于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坐落于 石狮市湖海滨的金钗山上,已废存。 我们今天看的塔,则是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年锦江人凌恢甫重建的。塔系浑体石砌,为仿木结构的楼阁式建筑,八角五层,底围约46米,高约31米。其外形与结构,跟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略同。它也是由外壁、回廊及塔心三部分组成的;每层 也设四门、四龛,且位置逐层互换;石龛内有石佛,龛外两旁有浮雕“金刚”、“力士”等造像;也有塔檐、平座等等。从卷形入内,则是回廊和塔心;塔心呈八角形 ,但中空似井,可以直下,这是与东西塔不同之处。在各层转角处的巨大石柱上, 它不作东西塔的方形“卢斗”,而用圆形仰莲盆式。同时,“雀替”的手法也较东 西塔繁复,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h3><h3>  六胜塔下的蚶江、 石湖在古代为泉州重要外港,屹立海滨,是泉州海外交通繁荣的历史见证。根据传说,当年这里有18个渡口,停泊着 亚非各国番舶近百艘,海路交通盛极一时。清初,这里又成为大陆与台湾对渡的中心码头。六胜塔 饱经风霜800多年,犹如一枝擎天 红烛,放射着光芒,照亮海上“丝绸之路”。</h3> <h3> 姑嫂塔在石狮市宝盖山,又称“万寿塔”,“关锁塔”。它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姑嫂塔背靠泉州湾,面临台湾海峡,有关锁水口、镇守东南的气势,所以又叫做“关锁塔”。</h3><h3> 南宋时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口之一,对外贸易十分繁荣,与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生意往来。当时姑嫂塔成为了海上行船的航标。</h3> <h3>应庚塔<br></h3><h3> 崇福寺石塔,建于北宋·乾德初,世传是塔关城废兴。传说此塔有“应利欹斜”之灵,斜向何方,该方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故名“应庚”。虽略有倾斜,但历久不坍。历宋、元、明变迁之时,辄欹侧若堕,平治则正。</h3><h3> 塔高四丈,广二丈,八角七层,花岗岩石质实心楼阁式,每面雕刻佛像,是泉州最早的石塔, 比开元寺东西塔还早。 其七级细长外形比例,除与近期开元寺出土的小石塔相似外,同闽南遗存的其他宋代石塔风格迥异,属于福州、闽东一带做法。</h3><h3> 历千年沧桑,越来越斜,2001 年拆卸扶正重修。</h3><h3><br></h3> <h3>  南安诗山山二村境内的婆罗门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9.5米高的阿育王式古塔,建于南宋宝佑四年(1256年)。婆罗门教发源于印度,是佛教形成的基础,很早传入中国。</h3><h3> 诗山婆罗门塔是研究宋代建筑历史与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也是中印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印证。诗山对外开放由来已久,婆罗门塔是历史见证,“塔尖生金”世代传为佳话。</h3> <h3>  圭峰塔为四角重檐楼阁式的三层石砌塔。总高六米,底座实心,高2米,宽3.7米。上二层逐层收分。座上第一层高1.8米,边宽3.2米,面向东,设塔龛门。塔室内正中石壁上浮雕一菩萨坐像。右壁勒“重建圭峰塔记,门边镌一对联,写“作东南巨镇,起海国文明”。座上第二层高1.6米,边宽2.8米,门楣上阴刻楷书“圭峰塔”三字为额。塔顶上置葫芦塔刹高0.58米。</h3><h3><br></h3><h3>根据《重建圭峰塔记》载:“塔之名圭峰者,何也?父老盖尝言曰:前有石曰圭峰石。于元卢子读书处,时常倒影。越崇祯三年,未审何故,以塔顶石字无意哉!原志缘首陈元良、林子登、黄雅质等同倡建,迄今百有余年。奈风雨飘摇,辄然倾覆。爰集合铺耆老绅衿庶士,重为兴建,亦以见其举之何可废也,具为记。”嘉庆三年蒲月吉旦,里人同重建勒石。云云。</h3> <h3>  溜石塔也称江上塔,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至四十六年,现存为清代重修模样。花岗岩石构,塔实心,无塔门,塔尖高擎,高约20米,共13层。据清·道光《晋江县志》载:“明万历间,郡守蔡善继建塔江上,以锁内堂水口。”</h3> <h3>【五塔岩】</h3><h3> 在泉州南安官桥镇竹口村龙水山灵水寺前,有一并排五座球型宋堵婆式石构塔。每座塔相距两米,塔高六米左右。每座塔塔身三层,底层六角形,刻有文字;二层成六瓣鼓形;三层浮雕佛像。塔刹各有一石葫芦。塔上刻有捐资人“埔境”名称。</h3><h3> 五塔岩始建于北宋,因南宋时,里人捐资在寺前兴建五座石塔,遂灵水岩也称五塔岩。</h3> <h3>镇风塔</h3><h3>据《泉州府志》载,万历三十五年秋,地大震,洛阳桥破坏严重,郡守姜志礼锐意重建之后,于桥两翼各建一镇风塔,以为镇风护桥之用。</h3><h3>年代久远,已毁圮。</h3><h3>解放后里人乐捐重筑。</h3> <h3>安海的佛塔石敢当</h3> <h3>洛阳桥塔上的六字诤言</h3> <h3>清源山上,有一座花岗岩仿木结构的舍利墓塔,肃穆地耸立在千手岩的后上方。塔的正门顶上用青草石镂刻着“弘一法师之塔”。横批“无相可得”,门的两边刻有“自净其心有若光风霁月,他山之石厥惟益友明师。”的对联,是弘一大师的亲笔手迹。舍利塔内壁正中镶嵌着一块青草石刻成的弘一法师画像,舍利塔中安放着弘一法师的舍利子。</h3> <h3>[灵山圣墓]</h3><h3>我国现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兰教圣迹,在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灵山景区内。据明代何乔远《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618-626),穆罕默德遣四贤徒来华,一贤传教广州;二贤传教扬州;三贤沙仕谒、四贤我高仕传教泉州,卒葬灵山。葬后是山夜光显发,人异其灵圣,故名曰圣墓,山曰灵山。</h3> <h3>  塔从最初简单的高僧舍利存放功能到成为承载各种文化功能的载体。不局限于建筑学层面,还包括历史、宗教、美学、哲学等诸多文化元素。了解泉州的各种石塔文化,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泉州各个时代文明的发展特征。</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闽中桥梁甲天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泉州桥梁甲闽中”,</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泉州古代桥梁建造技艺之高,</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实为当时世界之最。</h3> <h3>  吟啸桥位于陈埭加沙村潘湖南畔,唐欧阳詹尝吟啸于此,故名。<br></h3><h3> 桥由日辉禅师始建于唐,初为木桥。北宋咸平年间(998—1003年)由王养及僧行珍改建为石桥。自古以来,吟啸桥是泉州通达南北的必经官路,直到泉安公路通车才被逐渐冷落。</h3><h3> 吟啸桥现长59.8米,桥宽2.6米,保留桥墩11座,翼有护栏,其中尚有12对粗雕栏杆为旧物。吟啸桥中高而首尾低的“弓”形拱式建筑造型和营边桥一样,是洛阳桥之前泉州造桥建造的特色。</h3> <h3>池店•营边桥</h3><h3> 据道光《晋江县志》载:营边桥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983年),创建人不详,代有重修。桥有方形石墩十三座,釃水十二道,每间架巨石板五六条,两侧有望柱,皆卧大石板作护栏。</h3><h3> 现存石桥为37米,桥面宽4.8米,桥墩仅余7座。</h3><h3> 营边桥和吟啸桥、御赐桥为古时福州通往厦漳乃至潮汕的必经之桥,虽历千年风雨,粗犷雄壮气势犹存。亦是研究泉州宋代造桥技术发展及泉州古代海外贸易重要的史迹。</h3> <h3>御赐桥</h3><h3> 《泉州府志》载:“元至正间(1341——1370年),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明洪武间,桥南沿江一带陷于江,二十九年,参议李庸、知府金孟浩命道士林正宗、里人黄胜生募资徙入田中,行人赖之。”</h3><h3> 旧时御赐桥被称为“桥头”,而顺济桥一般俗称“桥尾”。从古城通往安海乃至漳州,这座御赐桥是必经之路。</h3><h3> 据说,宋末宋幼帝南逃至泉州,因蒲寿庚等拒绝宋主入城,只能沿官道继续南行,大军行至御辇村时,被溪水阻挡。官员四处找船时,皇帝下辇散步,口谕当地官员,于此地当建一座桥,方便通行。后来,当地人就集各方力量建了一座木桥,取名御赐桥。</h3> <h3>中国四大古桥~洛阳桥</h3> <h3>洛阳桥建造的几个特色:</h3><h3>【筏式筑法】</h3><h3> 万安桥石墩筑法,乃以石条密排,横顺交叠。此筑砌法,石轻易举,便于堆叠,压力相加,不易崩圮。</h3><h3> 这种建造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造桥科学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h3><h3>【植蛎固基法】</h3><h3> 为了巩固桥基,在桥下养殖了大量的牡蛎,巧妙地利用牡额外壳附着力强,繁生速度快的特点,把桥基和桥墩牢固地胶结成一个整体,这是世界造桥史上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先例。</h3><h3> 牡蛎喜浅海滩涂,善附着于江石,天然。蔡襄下令于石桥上下两侧滩涂上植石以附蛎,一缓水流,二固桥基,此为善用。历代沿用此法,并严取蛎之禁,此为管理。<br></h3><h3>【浮运架梁法】</h3><h3> 当时没有现代的起重设备,先人就采用"浮运架梁法",利用海朝涨落的高低位置,架设桥面大石板,显示了我们先民建桥的非凡才智。</h3><h3>【船型桥墩】</h3><h3> 船形桥墩也颇具特色,它有利于分水减压。</h3><h3> 泉州成功地建成了我国第一座海港大石桥,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称赞说:"洛阳桥是福建桥梁的状元"。<br></h3> <h3>  安海建镇于1130年。公元1138年,富商黄护倡建安平桥,1151年郡守赵令衿成之。时北宋刚灭,南宋初建。而东南泉州百年间接连造洛阳安平等大桥,经济繁荣发达,社会安定,不愧东方第一大港。至今睹桥,犹可见涨海声中万国商。</h3> <h3> 顺济桥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长500米,宽4.6米, 顺济桥俗称“新桥”,在泉州市鲤城南门晋江下游。因桥北靠近南门顺济宫(天妃宫),故称“顺济桥”。</h3><h3> 顺济桥原有桥墩31座,上有扶栏,历代均有重修。民国21年于桥墩上建钢筋水泥桥面,原石桥板全部拆毁,古桥面貌全非。</h3><h3> 2000年,旧顺济桥15号桥墩毁坏,失去支撑能力,遂封闭交通。2001年因年久失修北侧第8、第9两个桥墩、南侧第5个到第8个桥墩几乎同时坍塌。2006年7月23日,受台风“碧利斯”袭击,旧顺济桥坍塌了3个桥墩。同年8月10日晚,旧顺济桥再次发生坍塌。</h3><h3><br></h3><h3>2010年9月受“凡亚比”台风影响,顺济桥在这次台风中再次倒塌。2010年11月,经泉州第83次市长办公会议研究,具有800年历史的旧顺济桥拟改建为人行桥,以供市民登桥赏江景。</h3> <h3>顺济桥残墩</h3> <h3>  笋江桥又名“通济桥”,俗称“浮桥”,位于泉州市鲤城区新门外“石笋”附近的笋江上。</h3><h3> 宋皇祐初(1049年)“造舟为梁”,名“履坦”,俗呼“浮桥”;<br></h3><h3> 元丰七年(1084年)改名“通济”;<br></h3><h3> 南宋绍兴三十年(1160年)僧人文会倡建石桥,因在古迹石笋附近的笋江上,故称“笋江桥”。<br></h3><h3> 桥长235米,桥面宽5.7米,桥板长14米,宽1米,厚1米。有船形桥墩15座,桥板上有扶栏,桥南北墩上各立石塔4座,桥头石将军尚存,历代均有重修。现存清嘉庆、光绪的《重修大浮桥碑》2方。1962年在原桥上架高3米多,以钢筋水泥铺设桥面,原石桥桥墩基本保留原状。<br></h3> <h3>  泉州桥梁建造发展过程,就是一部泉州文化发展的历史。</h3><h3> 随着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泉州海上贸易蓬勃发展,成为“梯航万国”的东南巨镇,大量技艺娴熟的工匠涌入泉州,加上泉州又盛产花岗岩,建造石桥以适应日益发展的贸易需求成为当时的热潮。洛阳桥的建成,代表泉州建桥技术已经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之后的一百多年里,泉州又陆陆续续修建了近两百座的石桥。特别是到1138年建造的五里桥,想象五里长桥上下的繁忙景象,正如诗人所写的“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即是当年泉州商贸发达的写照。</h3> <h3>精美的石雕</h3> <h3>  清源山老君岩。</h3><h3> 《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略施雕琢。可知石像刻于宋之前。一说老子,一说彭祖,都是神采奕奕的智者就是。石头是死的,好事者才是活神仙。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是中国现存最大、雕刻技艺最绝,年代最久远的道教石像。</h3> <h3>草庵~元·摩尼像</h3><h3> 草庵正厅内依崖而凿一圆形佛龛,直径1.9米,佛身高1.52米,宽0.83米,头部比较特别,呈现辉绿岩(青斗石)颜色,背有毫光射纹饰,呈现花岗岩石质,散发披肩,端坐莲坛,面容圆润,眉毛隆起,颚下二条长须,嘴唇薄,嘴角线深显,形成下额圆突,显得安详自如;身穿宽袖僧衣,胸襟打结带,无扣,结带用圆饰套束蝴蝶形,而向两侧下垂于脚部,双手相叠平放,手心向上置于膝上,神态庄严慈善,衣褶简朴流畅,用对称的纹饰表现时代风格,脸、身、手三部分巧妙地利用岩石不同的自然色调构设,风格迥异,背雕毫光四射纹饰,世称“摩尼光佛”。</h3><h3> 这是世界仅存的一尊摩尼教石雕佛像。</h3> <h3>清源山碧霄岩藏传喇嘛教三世佛像</h3><h3> 三世佛并排结咖跌坐于仰覆莲花座上,主像通高约2.5米,左右二像稍低。佛像保存完好,皆为土蕃式样:佛发螺鬓,上置宝严。面相上宽下窄,双耳垂肩,肩宽腰细,均着袒右肩袈,并以袈裟一角搭于左肩上。衣纹用凸雕线条表示,虽历经沧桑而线条依然明显。石像均有圆形头光及身光。中尊现代佛,主管现代的世界,其造像作触地印之魔相,一手向下抚地,一手向上。左尊过去佛,主管过去的世界。他也是一手向下,一手向上,只是左掌托钵。右尊未来佛,作施定印之禅定相,即双手交叠置于腹部。</h3><h3> 三世佛是13世纪以来藏传密教佛堂中所供奉的主要佛像。《元代画塑记》上记载,元大都的藏式寺院中,三世佛皆供于"正殿",是当时元朝信奉的主神。这三世佛石刻经专家考证后认定为:中国发现的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位于最东南的梵式三世佛造像。南侧20米处有一方石刻即记载三世佛刻于1292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h3><h3> 元代泉州路达鲁花赤阿沙登临清源山,感岩之雄奇,选崖而雕,并筑殿崇奉。至20世纪60年代由于年久失修,殿堂塌毁于暴风雨中,石雕造像暴露于崖壁。1988年 12月,市政府拨出专款进行保护,在原址兴建。</h3><h3><br></h3> <h3>石佛岩</h3><h3> 在九日山西峰顶。系北宋乾德三年(965),漳泉观察使陈洪进倡镌的一尊阿弥陀佛像,为闽南较早石雕佛之一。</h3> <h3>开化洞阿弥陀佛造像</h3><h3> 位于南安市柳城街道榕桥村。据民四《南安县志》载,开化洞最先由宋代道士陈大受挖凿,已历800多年。石佛依岩而刻,高约5米,立于莲花座上。佛像脸形丰满,双耳垂肩,两目闭拢,身上衣褶转疏,神态安详飘逸。佛像下有一洞,名开化洞,今已被建成一座小寺庙。</h3> <h3>  池店湿婆雕刻。</h3><h3> 石刻中间是趺坐印度教破坏神四臂湿婆神。头戴扇形冠,左上手握达莫如鼓,右上手执拂尘,左下手持长矛,右下手拿铃铎,右脚踩压住横卧在地的努力用手撑开长矛死命挣扎的恶魔,并欲舞蹈。左右伫立湿婆的妻子婆婆娣和象征男神力量的女性化身的七母神。象征制服恶魔重建宇宙秩序,正义必将战胜邪恶。是印度教在泉州传播的重要实物。</h3><h3> </h3> <h3>当地村民作为观世音菩萨了祀拜。</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唐大学士韩偓墓前的石翁仲,</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典型的唐朝石雕风格。</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洛阳桥上月光菩萨雕像</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楚地记录了洛阳桥的建造时间</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安海龙山寺的龙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道光年间立</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角形透雕,辉绿岩盘龙柱,</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巨爪分别捧着一罄一鼓,</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用细铁条轻敲,罄显罄音,鼓传鼓声。</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是闽南石雕艺术精品。</h3></font></h3> <h3>石笋</h3><h3> 位于泉州西侧临漳门外三千坛接官亭附近龟山西南麓。石笋乃用五段圆柱体花岗岩雕琢垒叠而成,下段较粗,上段较细,末端略作尖锥状,其状如巨笋耸立,故俗称石笋。其南为晋江下游,滔滔江水从石笋旁边迂回而过,奔泻入海,因这段石笋之故,这段江水也别名笋江。石笋西南侧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1049)的浮桥,也因此别称“石笋桥”。</h3><h3> 据《泉州府志》载:北宋大中祥符四年(l0ll年)泉州太守高惠连曾经“以私愤击断石笋”。由此可推知,北宋之时,此物早已有之。石笋自被高惠连击断之后,直至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才补接复原。</h3><h3> 据学者专家考证分析,此奇特之石笋,很可能是古越人图腾崇拜的遗物,或是婆罗门教的生殖器崇拜。</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元代基督教四翼天使石墓碑</h3></font></h3> <h3>刺桐十字架墓碑石</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永春岵山福兴堂罗马柱上的天使雕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晋江池店李昭璜民居上的打乒乓球者雕刻</h3></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泉港东岳庙的龙柱</h3></font></h3> <h3>  泉州的石雕艺术源远流长,地貌特点是泉州石雕发达的硬件条件,而历史上的文化交流则是使泉州石雕艺术形式精美,复杂多样的软件条件。作为古代东方大港,泉州与世界各国交通贸易,不但经济方面交流频仍,文化上亦显出多姿多彩。随着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婆罗门教、摩尼教等宗教的相继传入,在泉州的雕刻艺术中亦留下深刻的印迹。</h3><h3> 泉州传统石雕艺术绚丽多彩,博大精深,具有很浓郁的民间文化韵味,展现了闽南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珍贵石雕文物折射出了泉州的多元文化。<br></h3> <h3>错落有致的石墙</h3> <h3>清净寺</h3><h3> 伊斯兰是阿拉伯语音译,原意是“顺从”、“和平”,又称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无二的最高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和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穆斯林”。伊斯兰教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由穆罕默德于七世纪初创立。</h3><h3> 八世纪中期,泉州海外交通已经出现“市井十洲人”的繁荣景象,阿拉伯商人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来到泉州经商贸易。特别是唐朝末年的黄巢起义对广州的严重破坏,大量番商逃离广州,很多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客商重聚到泉州经商,为泉州宋代发展成东方大海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h3><h3> 宋代泉州和广州成为“天子南库”。随着泉州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宋王朝于1087年在泉州设置市舶司,又设立来远驿,设置蕃坊和蕃学,允许建立清真寺和墓葬区。大量穆斯林商人积极融入汉人社会,协助政府打击海盗,参与当地政治,和当地人通婚。据史学家考证,鼎盛时期,在泉州古城建有最少六座的清真寺。</h3><h3> 泉州涂门街清净寺,是全国唯一保留至今的宋代伊斯兰教寺,据该寺元代重修阿拉伯文碑刻记载:“这是此地人们的第一个清净寺。这个吉祥之寺悠久古老、受人崇仰、既大又全,取名圣友寺。那是在回历400年。三百年后。。。阿哈迈德,为求至高无上的安拉之欣悦,修缮、翻新此寺。出资建造了高大的拱顶、堂皇的门廊、吉祥的门、崭新的窗,于回历710年竣工。祈求安拉赦免他和为了穆罕默德及其家属而给予帮助的人。”</h3> <h3>德济门遗址</h3><h3> 德济门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南门天后宫正对面。700年前,德济门是进出泉州的要道。泉州天后宫前德济门外的聚宝街、万寿路、富美码头是泉州宋元时期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 </h3><h3> 遗址内各时期建筑遗存叠压清晰、内容丰富,完整保存了11世纪以来古刺桐城和泉南地区拓建、发展、演变的历史印迹, </h3> <h3>南安金淘朵桥土楼</h3><h3> 朵桥土楼又称聚奎楼,坐落在南安市金淘镇朵桥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朵桥土楼占地1016平方米,不仅规模宏大,建筑技艺也十分精湛,民间有俗语“有朵桥富无朵桥厝,有朵桥厝无朵桥富”。</h3><h3> 朵桥土楼是一座方形土楼,建于清康熙中晚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h3> <h3>南安蓬华超选楼</h3><h3> 超选楼,半圆的护廊连接长方形的主体建筑,从远处看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大船。这是菲律宾风格的建筑,由爱国侨领洪万收建于上世纪20年代。</h3> <h3>南安康美福铁村的石壁土楼</h3><h3> 福水的石壁土楼建于清朝年间,至今200多年,因年久失修,现仅留有外墙。</h3> <h3>泉港樟脚民居</h3><h3> 樟脚幢幢首尾相连的“石头屋”,尚存大小70多座(其中两层楼30多座,平屋40多座),大体分三层排列。古民居砌墙用的石头全是就地取材,是从山上寻觅来的风化石或卵石块,有铁红、褐色、藏青的色泽,不经任何加工,只经能工巧匠的精心砌造,粗犷、朴实,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风吹雨打仍巍然屹立。是早期泉州一种常见的村落民居建筑。</h3> <h3>丰州傅氏民居出砖入石的墙</h3> <h3>泉港峰尾东岳庙旁有各种花样造型的民居墙。</h3> <h3>清源山上一处由墓石建筑而成的民居</h3> <h3>其他各种垒石而建的墙</h3> <h3> 泉州以石头为主要材料垒建的各种墙,自成风景,是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不同元素的组合,不同材质的搭配,不同色彩的运用,错落成了泉州的一道道普通的风景,散落在我们的生活中。</h3><h3> 当我们不再匆匆而过,或者给予半刻的关注,我们会发现沉淀其中的时间的美。</h3> <h3>隽永的石刻</h3> <h3>草庵岩石上的摩尼教咒语</h3> <h3>著名的号称三绝的《万安桥碑》石刻,短短的一百五十三个字,完整记录了洛阳桥的建造过程。</h3> <h3>石亭寺后摩崖的“莲花荼襟,太元丙子”石刻。</h3><h3>“莲花”指莲花峰,“荼”即茶,</h3><h3>“太元丙子”即东晋·孝武帝·司马曜太元元年(376年),“襟”指衣的交领;</h3><h3>“莲花荼襟”可解为莲花峰茶园繁茂、如襟如带。</h3><h3>此摩崖石刻是福建最早的有关茶的石刻,</h3><h3> 解放初仍存。1956年修建华侨中学炸石时被毁,仅留拓本。现代补镌“莲花茶襟”四字摩崖石刻在莲花石北面。</h3><h3> 这方石刻比陆羽撰的《茶经》还早了404年,</h3> <h3> 在九日山高处的石壁上,有三个楷书大字,单字径高0.86米,为山上最大的字,是清朝乾隆年间福建提督马负书所题的。马负书为清朝武状元,善书大字,文武全才,在泉州任期内,颇有建树。</h3><h3> 据说,早在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曾两次游览过九日山,并题下“九日山”三字,因年代久远而消失。乾隆三十二年,马负书游历九日山,深感惋惜,萌发了重书“九日山”的念头。他说到做到,书毕,让人刻于西峰东坡的峭壁上。<br></h3> <h3>九日山祈风石刻</h3> <h3>  一眺石 </h3><h3> 拘那罗陀在九日山上翻 译金刚经的地方。《南安县志》载,九日山上有“翻经石”。《九日山志》记载:“据传系南北朝梁代时,天竺(印度)高僧拘那罗陀泛海来中国,从泉州上岸,挂锡九日山延福寺,在此石将梵文佛经进行翻译,予以传播。”</h3><h3> 据宋代曾会《重修延福寺碑铭》记载,印度高僧拘那罗陀先传教于马来半岛,后受梁武帝之请,来华传教,经泉州上岸,后到九日山翻译《金刚经》,当时是公元561年。562年9月,他又自泉州到广州传教。他是有资料记载的、最早到泉州刺桐港的印度僧人,他的来华乃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件大事。<br></h3> <h3>圣墓前方有一天然巨石,风吹欲动,手推能晃,故称“风动石”,是福建省三个风动石之一。明代泉州知府周道光题刻“碧玉毬”三个大字,后人又勒上“天然机妙”四个字,成了泉州一景“玉球风动”。</h3> <h3>赐恩岩李贽题写的对联</h3> <h3>寮仔街天后宫界墙上的示禁碑</h3> <h3>聚宝街苏姓民居上的一块民约石刻</h3> <h3>某修理店门口的一块官船系系的石刻</h3> <h3>  泉州是海滨邹鲁,历代贤能辈出,民风儒雅;泉州曾是东方第一大港,万商云集,文化多元;泉州地少人多,四方拼搏,海纳百川; 大量的石刻不仅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更承载了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内涵。</h3> <h3>门匾文化和石敢当文化也是泉州石文化里面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座城有千头万面,</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只取石头一点。</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点带面有些错综复杂,</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静心细究,韵味十足。</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因它们都写着泉州的好。</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