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主题由来:</h3><h3> 妈妈是幼儿生活中最熟悉、最亲近的人,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自己的妈妈总是最好的。前不久,孩子们发现我们刘老师的肚子变大了,觉得很吃惊。原来是刘老师肚子里有小宝宝了。另外,班上还有个别小朋友在同伴面前介绍自己的妈妈也有小宝宝了,孩子们对这些事情特别好奇,也相当感兴趣。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拿着班级体育器械跳袋,一边套还一边对同伴说:“我是袋鼠妈妈啦!谁来袋子里当我的袋鼠宝宝吖?”。渐渐的“宝宝、妈妈”变成为了咱们班最热门的话题。</h3><h3> 《纲要》中提到“幼儿与成人、同伴之间的共同生活、交往、探索、游戏等,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小班幼儿爱模仿,我们主题活动主要通过学妈妈、模仿妈妈,来激发孩子们爱妈妈的情感。让孩子们用纯真的眼睛去发现、用稚嫩的心去感受,用移情的方式去表现,使宝宝们能够真切地去体会感受母爱,并从“被爱”到学会关爱妈妈及周围的人。</h3><h3> </h3><h3><br></h3> <h3>主题网络图:</h3> <h3> 主题总目标:</h3><h3>(1)会用较连贯的语言描述妈妈的模样及特点。</h3><h3>(2)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了解妈妈的喜好和为自己付出的辛劳。</h3><h3>(3)学会了在成人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搜集相关资料。</h3><h3>(4)提高认真倾听、主动交流分享的能力。</h3><h3>(5)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的形式,来制作小礼物。</h3><h3>(6)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h3><h3>(7)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增强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h3> <h3> 音乐活动目标:</h3><h3> 1、初步感受、欣赏环境、生活和音乐作品的美。</h3><h3> 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h3><h3> 3、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发展艺术表现能力。</h3> <h3> 语言活动目标:</h3><h3> 1.清楚地介绍自己妈妈的职业、爱好和特长。</h3><h3> 2.回忆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时刻。</h3><h3> 3.对妈妈说一句话,增进母子(女)之间的感情。</h3> <h3>美工区活动目标:</h3><h3>1.能产生与作品主题相一致的感觉和情绪,并表达这种感觉。</h3><h3>2.能使用线条、形状表现力度感、空间感、节奏感和和谐感。</h3><h3>3.能使用主观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幻想。</h3><h3>4.能根据自然社会中事物的发展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生命的象征意味。</h3><h3>5.能掌握一定的秩序和变化规律,发展构思、构图的能力。</h3><h3>6.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增强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h3> <h3>数学区活动目标:</h3><h3>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察,发现其明显特征。</h3><h3>2.能感知和区分物体的大小、多少、高矮长短等量方面的特点。</h3><h3>3.能注意物体明显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h3> <h3>绘本推荐:</h3> <h3>绘本阅读:看看我们看的多认真!</h3> <h3>家园合作</h3> <h3>活动反思:</h3><h3> 小三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别人,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了。</h3><h3>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新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还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在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设计了以“妈妈我爱你”为主题的活动,通过母亲节绘本欣赏、分享帮妈妈做事的快乐、制作贺卡、游戏互动等环节,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