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杂谈之六 好戏是怎样打磨出来的 作者:郭志杰

Laotata

<h3>戏曲杂谈之六</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好戏是怎样打磨出来的</b></h1><h3><b></b></h3><h3><br></h3><h3> 好戏是剧团、剧种的生命线,谁都想打造出几部好戏来。但是,没有一帮人齐心协力,兢兢业业,精雕细琢,长期打磨,是生产不出好戏来的。现有被公认为经典好戏的剧目,都是举一个剧团、一个剧种之力,甚至几代人培育才创造出来的,不是一件容易事。过去打磨一出戏,是戏班的师傅徒弟们自己去做;现在要出一部好戏,除了剧团外,还需戏剧协会、文化主管部门,甚至政府和政府的有关部门支持才能成功。继承、移植、改编传统剧目还好办些,新编、创新和改革更难。</h3><h3><br></h3><h3> 要出好戏,关键靠两条。一是要有好剧本,剧本是基础,是根本。剧本不好,演员再卖力也吸引不住观众。传统剧目都是艺人们在演唱俚曲、民歌、小调时不断增加人物、故事,由清唱到表演,再到化妆登台,逐步丰富完善,而成为一出戏的。演员没有文化,剧目没有文字剧本,全靠师傅带徒弟、口头传授继承流传下来。因此,大多数传统戏唱词、道白粗糙,文学品味差;剧情也有一些迷信、低俗、不健康的内容,不整理改编跟不上时代。整理传统剧目,单靠演员或剧团本身难以胜任,必须请文学修养高的文化人如作家、编剧来加工,才能提炼出好剧本来。</h3><h3><br></h3><h3> 文化人当编剧整理传统戏的榜样,当属河南的樊粹庭。樊粹庭一九二九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初始任教于河南民众师范学院,后调入河南省教育厅社会教育推广处工作。他喜欢戏曲,一九三四年创办豫声剧院,亲自任院长、编剧、导演,开始专心致力于豫剧事业。樊粹庭一生最大的贡献是整理、改编和新编剧本五十八部,其中有四大悲剧、四大喜剧、四大历史剧和四大神话剧,成为豫剧剧目的范本。樊粹庭被公认为“现代豫剧之父”。</h3> <h3>新编剧本更不用说,有时甚至要调集本行业或本地区的文化精英,组成专门班子攻关才能拿出好本子来,文革期间的革命样板戏就是例子。江青抓样板戏,从全国调集最优秀的编剧组成创作班子,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直到认为无可改处才定稿。这样的剧本当然是全国最高水平,无可挑剔,无懈可击,称之为样板一点都不过分。现在拿出样板戏的剧本来,仍然无法改动;不只唱词,连道白也改不动,换个字词总觉得不如原来的恰当。“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改改试试?“朔风吹林涛吼峡谷震荡,望飞雪漫天舞,巍巍丛山披银装,好一派北国风光。”改一改?改不动。有了这样的剧本才培育出一代经典好戏,使京剧达到一个新的高峰。</h3><h3><br></h3><h3> 二是要有好演员。剧本是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演唱呈现给观众的,再好的剧本,没有好演员好剧团也成不了一出好戏。一个剧团没几个名角台柱子,一个剧种没有一批高水平的演员支撑,肯定出不了好戏,更不用说发展壮大了。豫剧之所以能成为地方戏中的佼佼者,与它的演员阵容强大、名角辈出分不开。旦角有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崔兰田、闫立品、张宝英、王惠、虎美玲、王红丽、杨春霞等,生角有唐喜成、贾廷聚、刘忠河、李树建、贾文龙等,丑角有牛得草、金不换等,实力雄厚。近些年,河南通过《梨园春》戏迷擂台赛吸引、选拔、培养了一批人才。而且河南各地都有豫剧学校,从娃娃抓起,后继有人,这是豫剧生命力的基础。</h3><h3><br></h3><h3> 2018--1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