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行 遇见精彩(三)

SUNLI

<h3>  我们来到松江,徜徉在这历史文化之地,进入二实小,领略这所蓬勃向上育人之地的风采。如果说前两天的学习参观是美味佳肴,那今天的几堂课和几个讲座,算得上是我们的饕餮盛宴了。</h3><h3> </h3><h3><br></h3><h3> </h3> <h3>  《父亲的谜语》是王翠娥老师展示给我们的第一堂课。她扎实的语言功底让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们如沐春风。教学过程中紧抓“谜语”这个题眼,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运用剧本表演等方式,不仅从字面上引导学生体会父爱的慈祥,还从感官上刺激学生,给学生有心理上对父爱的认同。同时也将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复述,在课堂中完美呈现。</h3> <h3>  课间的语文教研活动,旁听二实小的老师们对一堂课的探讨交流,着实让我们感受到了二实小语文老师高水平的专业素养。</h3> <h3>  李老师教学的《东南西北》以猜谜的形式开篇,大幅度的提升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在整堂课中,教师围绕寻找不同角色的人物来表达方位及位置,在借助理解“东、南、西、北”作业单的记录,不但递进式的形成了正确方位认识,更高效的掌握了运用。</h3> <h3>  依托松江区教育局和二实小对新教师的培养,加上自身的高素质与努力,只有两三年教龄的高丹丹老师和赵敏老师,分别给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数学课和一堂生动活泼的语文课。<br></h3><h3> 《轻与重》是一堂以生活为背景和日常经验为辅垫的数学课。高老师一直围绕“猜测一佐证一验证一运用”为主线,高效的把生活取材与数学渗透完美结合,真正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h3> <h3>  赵敏老师的识字教学《动物儿歌》,整堂课紧凑有序,识字的同时不忘习惯的培养,朗读的同时紧抓语言训练。最有趣的是学习编儿歌,赵老师提供图片素材,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写儿歌,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举手回答。赵老师还不忘将儿歌的特点——押韵,穿插其中,引导学生也将编出的儿歌押韵,让他们体会中国文字的韵律美。<br></h3> <h3>  一个特别班的班主任陆冬梅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场专题讲座——牵着蜗牛去散步。面对几位特别的学生,面对他们三番五次做出的异于常人举动,面对被搅得乱七八糟的教室,陆老师却仅用“热闹”这两个字眼来形容。她告诉我们,他们只是在行为约束力上是蜗牛,教师要学会等待,给他们成长的时间和空间,静待花开。</h3> <h3>  恩格斯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是一种教育的力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和完成的。</h3><h3> 陈爱君老师给我们进行了温馨教室创建的专题讲座,分享了她的一些创建心得。让黑板“动”起来,让墙壁会说话,让角落“亮”起来,这些都是我们也可以操作实现的具体方法。</h3><h3> 温馨教室创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和家长的真心、耐心和细心。</h3> <h3>  数学创新思维课程是二实小一门新开发的课程。杨热梅老师通过图片给我们介绍了这门课程的开设情况。她也把相关学具带来让我们动手实操,看似简单的学具,却包含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信息。</h3><h3><br></h3> <h3>  点燃阅读习作的灯火,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我们还有幸参加了二实小“阅读红色经典 传承华夏文明”书香家庭评选活动颁奖仪式。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每日读书,每读共思,读后共联,为孩子们超强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优秀的习作能力奠定良好基础。</h3> <h3> 人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仰望,也要学会自省。上海之行,遇见精彩,未完待续……</h3>

老师

二实

儿歌

我们

学生

一堂

教学

数学

教室

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