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每当"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优美的旋律响起,这首由时任沈阳市长李长春填词的市歌,都使我这个祖籍河北的沈阳人心中激情回荡,並勾起对沈阳的眷恋和向往……。</h3><h3> 离沈居京八年,时常魂牵梦萦生于斯长于斯的沈水岸旁。六十八年前,我出生在沈水流经市内五里,一个由足球声名鹊起,名叫五里河的地方。虽然我在沈阳曾居住过和平、沈河、大东、皇姑多个地方,最后还是回到了风光绮丽的沈水环绕的长白岛上。</h3><h3> 图为进入长白岛的三好桥夜景。</h3> <h3> 沈阳历史悠久,文明璀璨。沈阳新乐遗址呈现出七千二百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家园。中华各民族儿女在这片神奇土地上辛勤劳动,腾飞的太阳鸟就是母系氏族部落的精神图腾。</h3> <h3> 沈阳因其在沈水之北,故称之为沈阳。其历史渊源可上溯到春秋时期,为燕国重镇,燕大将军秦开筑城,秦统一后,隶属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古为襄平)。西汉为候城,唐代改称沈阳。</h3><h3> 沈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游牧文明、狩猎文明、农耕文明相互交融。辽契丹耶律氏强盛,北方多辽塔即是明证,这才有杨家将血战金沙滩。宋联金灭辽,金仍沿用沈阳名称。完颜氏崛起进逼中原,掳走徽钦二帝和奸相秦桧,岳飞精忠报国美名世代传扬。</h3> <h3> 沈阳是军事重镇,又是关内外的交通要冲。元1296年,沈阳称沈阳路,明1386年为沈阳中卫。后金老罕王在明1625年,力排众议丢下刚建成的都城辽阳,迁都到凤凰飞落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改后金为大清,大清的发祥之地赫图阿拉城和沈阳,因为是兴盛之地,老城即为兴京,沈阳则为盛京。1644年,二十万八旗铁骑入主北京,沈阳则"奉天承运",如同当年北京为顺天府、南京为应天府一样,成为奉天府。北方一个弱小的狩猎民族溶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h3><h3>正所谓:</h3><h3>努尔哈赤皇顺康,</h3><h3>雍乾嘉道咸同光。</h3><h3>宣统民国在辛亥,</h3><h3>十二帝享十三朝。</h3> <h3> 沈阳中心庙在故宫与中街之间,位于老城中心,是四象八卦的太极眼。明朝沈阳城为十字街,清改为井字街。四门改为八门,又多了明时的北门,民间才有"八门九关“之说。故宫前为沈阳路,东为大东门(抚近门),西为大西门(怀远门)。前行一条街则为盛京路,东三省总督府坐落于此,顺通天街南行直达大南门和小南门里的大帅府。沈阳内城方正,外城圆形,如此“外圆内方",对应八门就有了大东边门、小西边门等八个边门。</h3> <h3> 日、俄两个强盗在一九O五年,为抢夺其东北的利益,从大连旅顺口一直打到沈阳,老毛子(俄)败退北满,小鼻子(日)占据了中长铁路。奉天16平方千米的老城西边,多出了一个同样大小的南满附属地,从而形成现今大东区、沈河区、和平区、铁西区、皇姑区的市内五区格局,当然解放初期还有南市区、北市区。</h3><h3> 老城区与附属地之间有一条南北走向、经纬分明的国际大马路(现和平大街)相隔。在这条大街的周边,英、法、美、德、日、苏等多国总领事馆鹤立鸡群,奉系军阀的私人公馆充斥其间,汇丰、东方汇理、花旗等英法美多国银行建筑别致坚固,道路中央则是宽阔的绿化带和银杏树,並逐步形成了张大帅时期,除城里中街之外,著名的繁华之地一南市场、北市场。</h3><h3> 图为奉天省城市街全图</h3> <h3> 当年国际大马路东边三经路上的日本总领事馆,日本投降后曾做为苏联总领事馆。现为沈阳迎宾馆。</h3> <h3> 在南满铁路附属地上,日本按东京站的规模重修了奉天驿(今沈阳站),拓宽了浪速通(今中山路)、千代田(今中华路)等大街,修建了大广场(今中山广场)及周边建筑,並向沈阳移民近十万人。 </h3><h3> 照片中的坦克纪念碑是苏军1945年出兵东北在沈阳站建立的,现已迁入苏军烈士陵园。</h3> <h3> 大广场(今中山广场)初显沈阳放射性道路格局,周边有大和旅馆(今辽宁宾馆)、关东军司令部(今市总工会)、警察暑(今市公安局)、正金银行(今工商银行)、南满医科大学(今中国医科大学)等多项建筑。</h3><h3> 今天的中山广场矗立着毛主席巨大塑像,如同旭日东升,光耀四方。</h3> <h3> 当年的大和旅馆里曾策划了"九一八事变",1945年光复沈阳后成了苏军司令部。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这里曾做为沈阳军管会,后为东北人民政府交际处,现为辽宁宾馆,它见证了沈阳近百年的屈辱与辉煌。</h3> <h3> 日本殖民主义者“雀占鸠巢",真把沈阳当成了自己永久的家。满铁既军事占领,又经济侵略,更文化渗透。修公园、建住宅、办学校、开商场、祭神社……。奉天驿西边(今铁西区)开办了冶铁、化学、棉蔴等五花八门各类工业株式会社。东边(今和平区)则是商贸、文化、居民居住区。</h3><h3> 我六十年代就读的沈阳二十中学,就是日本人1921年开办的浪速女子高等学校。</h3> <h3> 在老北市场的北面,有一座铁路老建筑。这就是北京前门直达沈阳京奉铁路的辽宁总站(原沈阳北站)。在距北站不足2公里的三洞桥,即京奉铁路与南满铁路上下相交处,就是张大帅被炸身亡之地。</h3> <h3> 在沈阳东部(大东区)还有一座老车站,即沈阳东站,这是当年沈吉铁路重要客货运枢纽站。在奉系军阀张大帅时期,由官府和民间各半出资入股,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修建的沈阳至吉林的铁路。</h3> <h3> 1922年张作霖在沈阳昭陵东南侧,筹建了东北大学(现为辽宁省政府、省军区驻地)。图上建筑现为省政府办公厅,西侧的汉卿楼(现为省长办公楼),其北面为东北大学图书馆(现省档案馆),曾举办过华北体育盛会的汉卿体育场,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h3><h3> 东北大学开办不足十年、有着章士钊、梁漱溟、梁思成、林徽菌等名师,有全国一流的校园,更有精英荟萃的莘莘学子。1931年"九一八"的炮火,使东大师生唱着《松花江上》关内流浪,其名声虽不及西南联大,但在促成西安事变,推动全民抗战,培养一大批我党干部等方面,均做出了应有贡献。</h3> <h3>1929年东北易帜,奉天改为沈阳。可好景不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伪满州国时期,沈阳又变回了奉天,成了日本小鬼子的天堂。</h3> <h3> 图为隐藏在老北市场胡同民宅中的满州省委旧址,当年少奇同志任满州省委书记,在沈阳从事工人运动。满州省委领导东北人民不做亡国奴,英勇抗日在白山黑水之间。抗日英雄赵一曼从四川到沈阳,在英美烟草公司做工从事抗日救亡。威震伪满杨靖宇从沈阳监狱奔向林海雪原,领导抗联令日寇胆寒。</h3> <h3> 1948年11月2日,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沈阳迎来解放。百万雄师大举进关,解放北平天津,铁流长驱中南。</h3><h3> 东北人用木船攻克了海南岛,沈阳大后方为全国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坚实保障。</h3> <h3> 陈云在沈阳任军管会主任的小屋还记得,党中央、毛主席把东北、沈阳喻为共和国长子,第一炉钢花飞溅,映红了共和国国微的齿轮、麦穗、天安门上的五星闪亮。</h3> <h3> 喷气式飞机、金属切削车床、变压器、空气压缩机……,沈阳曾有过辉煌,创造无数个中国第一。一百多家工业企业,在沈阳铁西区争相竞放,从而使其有了“东方鲁尔“的美誉。</h3> <h3> 沈阳应该是最早的移民城市,百分之八、九十多来自关内各地,而山东、河北则是好兄弟。</h3><h3> 在火红的年代里,老工业基地的血脉,唱响了报晓雄鸡。劳模精神,大国工匠,支援三线建设,沈阳人又奔向祖国四面八方。那时咱们工人有力量唱得高昂,我们走在大路上响彻沈阳。</h3> <h3> 古老的城墙、角楼早己荡然无存,仅有复建的怀远门(大西门)和抚近门(大东门)在细诉着岁月的无情。沈阳故宫不及北京故宫十二分之一,但却有着狩(渔)猎民族的特点,万字炕、地热烟囱、前殿后宫是殿低宫高,才有凤凰楼全城最高点的"凤楼晓日“景观。</h3> <h3> 一朝发祥地,三代帝王都的沈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有满清故宫、福陵、昭陵,东走一百多公里就是满清故里,有保存完整的赫图阿拉城和永陵。《四书全书》原收藏在文溯阁,后远走他乡,不知何日凤还巢。幸好《玉牒》还在,为研究历史提供宝贵佐证。沈阳人性格粗犷豪放,不太会编人文历史故事,正如科举考试皇榜中很难找到关外人中举一样,南方确是千山千水千才人,而北方则是一山一水一圣人哈。</h3> <h3> 沈阳寺庙、教堂最多逾百家。喇嘛教以敕建实胜寺(皇寺)为著名,道教当属"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下来的郭道长执掌的太清宫。老城中的长安寺是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时,命尉迟恭监建的,取其"长治久安"之意。据传其山门在沈水旁,又有了“庙在城里,城在庙中"的趣谈。</h3><h3> 这是哥特式建筑一天主教小南教堂,如今已成旅游景点,火的不得了。</h3> <h3> 记得小时候逛北市场,方圆仅一平方公里的地方,竞然有人民、民族、群众等五家影院;京剧、评剧、曲艺厅、青年剧场等六家文艺场所;还有登瀛泉、第一泉、天河池等多家澡堂;更有老边饺子、新味斋、三合盛包子、顺发园等多家饭庄。逛完皇寺庙、锡伯族家庙,基督教堂,在大好时光照像馆留个影,再看老字号医院、广生堂药房、北市老百货、松竹梅商场、日杂寄卖行。真是叫卖声四起,到处人流熙攘,三教九流杂巴地,堪比北京老天桥、天津劝业场。</h3><h3> 当然,旧社会平康里全是窑子房(妓院),解放初已全部取缔。</h3><h3> 图为北市场路南,1927年竣工使用的奉天邮政管理局。</h3> <h3> 沈阳皇宫居中,等距四面各有塔、寺。如同沈阳"八门九关"一样,不像北京对各城门还记着名字。对四个塔也直接用东南西北方位称之,可见沈阳人有爱嘚瑟,性格豪放的一面。也有不会讲古儿,不会编故事,显得文化范儿不足的一面。正是:</h3><h3> 塔镇四方,光耀沈阳。</h3><h3> 紫气东来,历史回响。</h3><h3> 塔湾夕照,盛世辉煌。</h3><h3> 振兴辽宁,今世儿郎。</h3> <h3>这是东塔永光寺</h3> <h3>东塔</h3> <h3>这是南塔广慈寺</h3> <h3>南塔</h3> <h3>这是西塔延寿寺</h3> <h3>西塔</h3> <h3>这是北塔法轮寺</h3> <h3>北塔</h3> <h3> 与北京风光相似,沈阳城也有内八景、外八景之说。图为外八景其中部分:</h3><h3>天柱排青</h3> <h3>辉山晴雪</h3> <h3>浑河晚渡</h3> <h3>塔湾夕照</h3> <h3> 沈阳教科文卫基础深厚,有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及实力众多的企业科研所;有大专院校34所;三甲医院44所;还有几十家各级各类博物馆、展览馆。</h3><h3> 老东北大学在原东北工学院基础上复校,张学良老校长题写了校名。</h3> <h3> 沈阳和平区中山公园东门矗立着孙中山先生面向东方的塑像。而和平区中山路与南京街交汇的中山广场中央、却座落着全国最大的毛主席及群组塑像。</h3><h3> 日出东方红,巨手挥西方。塑像底座7.1米,主席像高5.16米,毛主席一生的伟大贡献都鲜活地反映在群雕上。</h3> <h3> 1968年9月18日,仅读了不到八年书,尚不满17岁的我,随同20万知识青年离开了沈阳,来到僻临科尔沁草原的辽河旁。</h3> <h3> 从农村抽调回城,亲历了沈阳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受着改革、发展、稳定的红利和阵痛。</h3><h3> 沈阳啊沈阳,马路上灯火辉煌,社会主义高楼大厦,矗立在古老的沈阳。</h3> <h3> 改革开放初期,企业租赁承包、清算破产,沈阳提供试验样板,体制沉重包袱使其进一步衰老。九十年代开始,由于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转变,沈阳这个老大哥落伍在众多小兄弟的后面。</h3><h3> 东北现象的魔咒禁锢着沈阳,装备老化、企业破产、工令买断,职工下岗。究其原因是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产品竞争力差,根本原因是缺乏创新意识,囿于旧的传统观念,非公有制经济不发达。加上政治生态、营商环璄恶化,人才流失,人口老化,沈阳早已跌落郑州、长沙等城市之后,被人抹黑丑化。</h3> <h3> 东北振兴,沈阳先行。经历改革阵痛,现已夯实基础,企稳筑底,开始爬升。叫响沈阳智造,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型机器人、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h3><h3> 我相信,做为中国的特大城市,正在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沈阳,一定像太阳鸟一样,在东北振兴中展翅翱翔。</h3> <h3>(部分照片采用于网络和宝洪等好友,在此一併鸣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