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四)2012-2017

教书匠

<h3>  2012年接手了现在这个班——(13)班,到2017年,总共教了五年。刚接手的时候觉得时间过得真慢哪,可现在回想起来,时间就像一头野驴,跑起来根本就停不下来,跟嚼了炫迈一样。</h3> <h3>  这是初三毕业照,接手两年那叫一个闹心,没几个让人省心的。上蹿下跳,挖墙打洞,和老师玩心眼,但姜毕竟还是老的辣,我可是吃过盐的,走过桥的,你有张良记,我有过墙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自从有了学校,师生就"势不两立"!</h3> <h3>  初中的学业对这些孩子来说,还是不在话下,这不,大多数人都顺利升入了高中。一些人离开了,另一些人加入了!</h3> <h3>  转眼,又是一年毕业季,一个个统一穿着班服。男生偏多,后三排雄赳赳、气昂昂地站着,一身的青春气息,女生干脆席地而坐,都是真性情。中间坐着六位大佬,即使高考在即,我们依然要留下最美的记忆!</h3> <h3>  一片绿叶在百花丛中,伸出剪刀手,写下自信二字,她们是佳霖、小帅、敏佳、宵临!</h3> <h3>  大二寒假,已是天之骄子,携三五好友和老师重逢,聊聊大学生活,回忆过往趣事,曾经的苦闷现在已成开心的素材!</h3> <h3>  陈昊、晓海,好同学,好朋友,夜间偶遇,当小鲜肉遇到了老腊肉,视觉冲击还是有点大,可我的内心依旧十八!</h3> <h3>  健儿,运动健将,你别看他瘦,骨头里都是肉,骑自行车从南昌来瓷乡,不带喘!</h3> <h3>  昊哥,腼腆,帅气,重感情,当他的老师,就是幸福!</h3> <h3>  清亮,在山城重庆,上了大学,烫了个帅头,更帅了!</h3> <h3>  小帅开朗,老师贴心小棉袄;凯旋,稳重,老师知心忘年交!</h3> <h3>  高三最后一课,既盼望又拒绝!</h3> <h3>  祺睿,睿智,一身书卷气,学者风范!</h3> <h3>  泽洲本是二马,上几届也有一泽洲,叫错过几次,一样的名字,一样的优秀!</h3> <h3>  治轩,也是书生气,大学开学典礼看到了自己的偶像——康震、于丹,让我好是羡慕!</h3> <h3>  祉进,"恶人谷"老大,武林中人,长期盘踞在教室最后两排,语文课堂最积极的响应者,带领众弟兄智退高考帮,现在大连开创新事业,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h3> <h3>  经纬,教了只一年,却似有多年情分,放浪形骸,不受礼法拘束,活出了真风采!</h3> <h3>  英奇,腼腆的大男孩,有点大舌头,说起话来,舌头不听使唤,脸一下就红了,有时真替他着急!</h3> <h3>  徐宁,好崽俚,字好,文章好!</h3> <h3>  超滨,一副好身板,难怪考上了武警学院,歹徒遇见你,算他们倒霉!</h3> <h3>  世怡,曾经的小区邻居,很乖巧的女孩子,对老师热情,可是读书不够努力哦!</h3> <h3>  紫薇,你父母当初一定是琼瑶阿姨的忠实粉丝,要不,你的名字怎么会这么有皇族气质!</h3> <h3>  沛陵,想到你,总会不自觉地和涪陵榨菜联系起来,你说怎么办?</h3> <h3>  子堪,皮肤黝黑,牙齿洁白,不重视语文学习的典型,真是急死人了!</h3> <h3>  佳聪,放荡不羁的你,不愿受世俗的约束,愿你归来,依然是少年!</h3> <h3>  刚基,聪明异常的你,读书是有所保留的,天空是你的极限,但你挥动翅膀却并不用力!</h3> <h3>  小马,颇有男子气概,一头短发,满脸堆笑,作文视角非常人能及!</h3> <h3>  凯旋,名字当中就寄予了父母的期望,何况你还是王者,不知在成都的街头,是否常有你的身影?</h3> <h3>  小帅,那时的你英姿飒爽,老师的开心果,女生的闺蜜,男生的兄弟!</h3> <h3>  诗颖,大才女,在东北那旮瘩,可别丢掉了我们江南女子特有的温婉!</h3> <h3>  盛华,谁能交你这么一个朋友,真是三生有幸,这个班级有你真好!</h3> <h3>  振宇,什么时候能听到你侃侃而谈?</h3> <h3>  斯樑,总会让我想到“不思量,自难忘”</h3> <h3>  佳君,还是赵家军,不知历史上的戚家军、杨家将和你相比,谁更胜一筹?听说你在大学里很受女生欢迎,不知道是不是真的?</h3> <h3>  润甜,润物无声,静静绽放!</h3> <h3>  自元虽已身在最高层,但你的极限绝非于此,看好你!</h3> <h3>  还有太多的回忆,难以一下子表述完,都说学生遇到了好老师是他们的幸运,其实老师遇到了你们,又何尝不是我的幸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回忆会渐渐淡去,但绝不会消失,因为早已铭刻在心。都说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等于选择了清贫,不可否认,物质上的我们确实清贫,但精神上的我却十分富有,一声"老师,好"带走了所有的不顺心,一张精美的答卷带来了巨大的成就感,一张名校的通知书告诉我们付出都是值得的!</h3> <h3>  教完这一届,儿子就四年级了,学业较比以往还是重了不少,我们父子二人依然在纵横驰骋,不知走过了多少的乡野、村庄,丘峦、河流,但我们没有停下脚步,因为生活不仅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h3> <h3>毛毛传</h3><h3> 胡语宬,字毛毛,饶州万年人,生于洎阳,长于昌南,自幼颖悟日发,族人异之。</h3><h3> 未及两岁,教之古诗,随口成诵,入新枫园童子学堂。师授之书字,力学不辍,又诲之以算术、丹青、歌咏,虽未工之,然亦能有所长进。长至五岁,徙东方红童子学堂,唯读书是务,翌年,入昌南第二小学堂。于是时,日受千余言,虽未及焚膏油以继晷,兀兀以穷年,毛毛之业,可谓勤矣,尤善国文,洋文次之,算术又次之。虽庶几位前列,然双亲犹忧其算术,恒诫之,务求精之。越明年,且入高等学堂就学,愿其孜孜以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不求通达,但求有得。</h3><h3> 其性好博,科技、地理、军事咸爱之,尤好史学,《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皆有涉猎,西洋史学亦有所知。双亲为使其见识广博,别无他好,但求俭省,携之游匡庐、黄岳,京城、申城、江城,欧罗巴之奥地利、匈牙利、德意志、法兰西,使其晓谕读万卷书,亦要行万里路,平素不惟眼前苟且,尚有诗及远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