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4月17日,艳阳高照,我们在教研李莉老师的带领下,第二次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参加“ 全国第四届初中群文阅读研讨观摩活动及基于思辨读写的整本书阅读研讨及观摩 ”</h3> <h3>在李莉老师的带领下大家在火车上继续为蒋来宾老师的现场比赛课研课</h3> <h3>重庆!我们又来了!</h3> <h3>签名报道</h3> <h3>高大上的会场!重庆人民大礼堂!我们即将在这里开始三天的群文盛宴!</h3> <h3>晚上在酒店继续研课</h3> <h3>严格的安保检查</h3> <h3>2000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齐聚会场</h3> <h3>宋乃清 群文阅读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四大素养,群文比单篇有优越性,全国20多个省市进行,经国家第三方测试,提升语文阅读速度,整体素养,</h3> <h3>重庆市 潘勇 是重庆重要课题,着眼于人的培养和创新人才,思辨能力,群文体现这点,即有聚核思维,又培养创造性思维,推进学生核心素养能力培养,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非常有价值,放眼未来,我们希望群文能做出更大贡献</h3> <h3>钟燕,中国教育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习主席近期来到重庆,他说,一个国家,一个名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的复兴跟语文教育息息相关。“文章和为 而做”正本书阅读,更有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观念。未来的阅读,要求语文教学更多元化,更丰富立体,要培养丰富的阅读活动,整本书阅读,让阅读的途径变得更加立体,体现温儒敏教授1+x的阅读概念。读书的方法很重要,精读文章要细,其他文本要多,这样才能成为习总说的有灵魂的人</h3> <h3>刘涛,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书记,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长。群文教学逐渐受到重视,会议规模越来越大,专家、大咖云集,越来越受到全国的重视。收到专家、家长、学生的支持,可怜它生命力的旺盛。四川是教育大省,群文教育获得四川教育研究一等奖,全国教育研究二等奖!希望群文从四川生根、发芽、成长,得到全国的支持!</h3> <h3>王雁玲,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语文阅读研究专家,树人教育研究院院长。群文从诞生以来获得很多奖项,今年将开启高中研究,我们秉承科学的研究,借鉴科学成果,秉承新课程的理念。群文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让学生不仅要读懂,还要通达!在13所学校的测试中,实验组的分数都敢于对比组。在2018年,群文教学又有很多的创新,为很多其他学科提供帮助!这次我们的学习核心就是培养学生1+x统编教材和正本书教学,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让学生走向有思考的阅读!</h3> <h3>王本华,中国教育出版社,《初中群文阅读教材1+x》发布会。</h3> <h3>教材目标</h3> <h3>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h3> <h3>整本书阅读教材发布会</h3> <h3>专家报告:王本华《基于1+x理念的群文阅读教学》</h3> <h3>七年级,不分文体,不分文白,重点让学生对同一体裁,主题有更多的理解,在课内阅读后拓展学生对人物或事件的理解</h3> <h3>注重预习提示,让学生由旧知向新知的过渡</h3> <h3>从单篇引导整本书的阅读</h3> <h3>群文阅读有哪些基本特点:1.议题的单一性与多样性。要注意议题的开放性,给学生思考,阅读的空间。由议题选出的文章,除了议题,情景,任务,它还有很多自己本身丰富的意蕴和体验,不要忽略x文本的内涵。2.整体设计的依附性和独立性。群文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上的叠加,依附于国家的教材和课程,而不是全部重构。</h3><h3><br></h3> <h3>3.内容选取的集群性。4.题材的多样性。文体是混编的,重视的是各种类型文章的写作范式的深刻记忆。5.任务整合.听说读写的融合,强调情景,通过在一个大情景下,让学生解决问题,解决人物,培养学生的能力。6.学生的主题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群文阅读中要更加发扬。</h3> <h3>1.议题要脱胎于教材,是教材的有力补充。议题的生发和建构基于单元整体,或立足于某篇文章。教材的人文素养是什么,语文素养是什么,照顾到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h3> <h3>每单元的议题通过单元提示给老师,破折号前面是人文素养,后面是语文素养</h3> <h3>1.选文注重经典性,让选文沉淀成孩子共同的记忆。2.注意时代性和趣味性,重视德育和革命传统</h3> <h3>红色是议题。专题下是选文,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h3> <h3>情景化,结构化。</h3> <h3>注重学习任务,感受汉语的美</h3> <h3>有学习步骤实践1.朗读。2.练字。3.品句子。</h3> <h3>每个单元的最后都会有文本链接。重视强调创造性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尝试让学生给议题,让他们选文。或者是给他们多篇文章,让他们自主确定议题,并选文。</h3> <h3>郭锋老师现场课《感受“普通人”》</h3> <h3>导入:我们那个年代都喜欢追星,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说说你喜欢的明星。老师那个年代追四大天王。</h3> <h3>【普通人故事交流】你认识他吗?张翰。你们能说说他的故事吗?</h3> <h3>教师解说电影中的张翰角色故事。</h3> <h3>他在剧中的名字是什么?大家只记得他叫张翰不记得他的名字,因为他被明星的光芒掩盖了。大家叫他“凡哥”为什么叫“凡哥”,因为他是一个普通人</h3> <h3>【普通人特征定义】课本中有很多“普通人”,不如阿长,老王等,那么大家讨论一下,什么是普通人?</h3> <h3>没有光芒,没有过人之处,没有姓名,社会底层的人——身份普通,职业普通的人</h3> <h3>【普通人形象判断】阅读三篇文章,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大家看看他们是普通人吗?为什么?(浏览的速度是一目十行)</h3><h3>小组合作,自由讨论“苏七块、磨刀人、安恩是普通人吗?”</h3><h3>生1:苏七块是个有名的医生,他不是普通人。</h3><h3>生2:他和普通人一样大牌…</h3><h3>生3:他是普通人,但是做着不是普通人做着的事。</h3><h3>生4:安恩是普通人,他做着普通人的职业。</h3> <h3>【普通人价值探究】在你心目中,这三个人最发动你的精神品质是什么?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h3> <h3>中国古代分“九流”,医生属于中间,大家想一下,苏七块为什么一定要收七块。</h3><h3>生:是对行业的尊重!</h3><h3>师:掌声,是对医道的尊严。</h3><h3>师:刀锋呢?</h3><h3>生:工作做到标准上,精益求精。</h3><h3>生:对工作非常负责。</h3><h3>师:所以这些作品为什么要写这些普通人,都写明星不好吗?</h3><h3>生:更亲切</h3><h3>生:更容易学到东西。</h3><h3>师:凡哥给你怎么样的启示?吴京为什么塑造这个人物?</h3><h3>生:他在故事中成长、蜕变、担当,这就是他的成长。</h3><h3>师:在坐的富二代你们学到了吗?(笑)</h3> <h3>【文学作品中的小人物】普通人文学价值探究</h3> <h3>【普通人阅读迁移】补充普通人的故事,概括故事大意,把握人物特征,探究社会风貌</h3> <h3>这是老师写的关于自己老家普通人的一些小片段,请你任意读一篇,谈谈你的收获</h3> <h3>朱莉《一句见情节之精妙——初探古典短篇文言小说开端的设置》</h3><h3>导入:你觉得这四篇文章要放在一起</h3> <h3>他们一共有多少字?430字。他们有如下特征“简练”</h3> <h3>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他们的简练之处</h3> <h3>故事一般从"开端"开始,请以开火车的形式说说这几篇文章的开端</h3><h3><br></h3> <h3>齐读开端。这些开端交代了哪些信息</h3> <h3>请大家再读四篇文章,开端,这四篇开端能带给你什么感觉?哪个关键字词最能给你这种感觉。你把你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读出来。</h3> <h3>请同学讲一讲故事,讲出危机感。说说你觉得那两只狼是什么样的狼?</h3><h3>通过对比,大家可以看到,古人用字非常的简练。</h3> <h3>可见古人写作,既讲究要素,也讲究氛围</h3> <h3>小组合作研讨:关注加红的关键点,勾连下文,说说它和下文某个情节或者人物特点有关系,有什么不同?</h3><h3>教师示范如:寒雪。正是有这场大雪,才谢太傅一家在这样的天气里讨论文义,才有了后面的“咏絮才”</h3> <h3>“一屠”和“两狼”(1)如果不是“一屠”换成其他身份,比如老师,可以吗?(2)如果不是两狼,两豹,或者四狼可以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