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br> 假如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下,面对一个陌生的人和他所说的话,是真?是假?你是选择相信他?还是不信?多数人可能会将信将疑。</b></h1><h1><b><br> 四年前,母亲突发脑出血垂危,手术后仍然处于昏迷状态。我夜不能寐,询名医得一险方:野山参汤能救。命悬一线,不得不试。次日,急驱车来到罗湖某知名品牌药店“北京同X堂”。我是奔着该企业“三字真经:德、诚、信”去的,虽价格昂贵一些,信誉度高,品质保证,不会有假,放心。</b></h1><h1><b><br> 我挑选了一支最贵的野山参,付了一万多元。营业员当时没有告知我,买满一千元就可以免费办理《贵宾金卡》,下次凭卡就能打折了。十几天后,我又去这家药店买野山参,才被告之可以办理《贵宾金卡》,下次凭卡就能打折。我告诉营业员,我十几天前来买过野山参的经过,并记得准确时间,查看一下买单时的电脑记录就能证实。营业员却无动于衷,置若罔闻。无奈之下,我只好回到车上,去寻找购买时的票据。幸好票据都在车兜里,证明了我的诚实。</b></h1><h1><b><br> 诚,不但是商品的质量,还有企业员工的服务,企业理念应融入到员工的行为中。你不信任顾客,又怎么让顾客信任你呢?!</b></h1><h1><b><br> 人以信为本,诚因信而立。</b></h1><h1><b><br> 从那之后,我虽然有了一张会员卡,却再也没有去过那家药店。</b></h1><h1><b><br> 信用,是宝贵的资产,一旦失去就很难挽回。</b></h1><h1><b><br> 古今中外,坚守诚信都是一种不分时代、不分地域的普遍真理。当子贡让孔子在粮食、军队、信用三者之间选择一项时,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将信用看得比粮食和军队更重要。坚守诚信是一条不可逾越的道德底线。 </b></h1><h1><b><br> 我岳父随迁深圳二十年,年高至九十三岁,退休工资月月按时足额发放,每年该调整提薪从不耽误。天津市河北区社保中心却从未有过“验明正身”的要求。我想应该是基于诚信。</b></h1><h1><b><br> 然而,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省市社保部门对退休人员都是采取每年须到当地社保部门按手印,方可发放工资的方式。甚至有的省份要求每半年回当地按一次手印,给部分退休老人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为诚信的缺失。</b></h1><h1><b><br></b></h1><h1><b> 好在现在普遍采用了互联网APP,不论你在何地,智能手机就能验证,情况得到改善。</b></h1><h1><b><br> 这使我想起在纽约一次租车还车的经历。本约定上午九点正前还车,当我抵达还车点时巳经超时十余分钟,租车公司按照规定加收了我几十元的费用。我并无异议。</b></h1><h1><b><br> 在办理过程中,我解释是因为一辆消防车堵住了我的车,使我在路边停车位上无法移出,因为长时间的等待,才导致了延误。</b></h1><h1><b><br> 这本是一个随意的陈述,租车公司前台办事人员立马相信了我,并将加收的费用又退回给我。她相信我的诚实,并认为,避让消防救援车辆不能控制的原因可以谅解。</b></h1><h1><b><br> “言必信 行必果”《论语》所说,美国人做到了。</b></h1><h1><b><br> 诚信是最能使人安心的东西。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谨守诚信的教导。西方人认为“信任是国家唯一的支撑物,也是国家稳定的维持物。”</b></h1><h1><b><br> 古人云:“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诚者商之道也。” </b></h1><h1><b><br></b></h1><h1><b> 人没有诚信就不能生存,做事业没有诚信就不能成功,国家没有诚信就会衰亡。</b></h1><h1><b><br>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认为:“从来最有能力的人,都是有坦白直爽的行为、信实不欺的名誉的。”</b></h1><h1><b><br> 重塑人与人之间的诚与信,从我做起!</b></h1> <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