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勇逐梦,砥砺前行谱华章——龙游县西门小学音乐组读书分享活动

佐佐佐啦

<h3>  最是一年春好处,正是读书好时节!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我们西门小学音乐组全体教师一起快乐阅读、分享心得。</h3> <h3> “假如我们能在一个孩子身上唤起对音乐的一种强烈的热忱,假如我们能把这种兴趣延长若干年并且缓步地把它提到更高水平的话,那么,即使他永远成不了一个音乐家,他也将通过音乐找到他的个人幸福,并且为自己建立一个更美好的生活和一个更广阔的个性。”</h3> <h3>  这是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中小学音乐教研员,浙江省特级教师,长三角音乐学科专家,浙派名师导师姚丽雅所著的《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一书,在她的书里案例丰富、情文并茂,她对音乐课堂教学的理解已突破一课一例的局限,站在整个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对音乐课程进行了新的审视与解读,使得她的这本书既有了宏观的纲领性又兼有微观的实操性。细读此书,受益匪浅!</h3> <h3> 音乐教育的任务是要充分挖掘每个人的爱乐天性和习乐潜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个人的音乐兴趣,并使之逐渐提升为一种稳定的、持久的心理品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改变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和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音乐学习要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体验和价值观念,创建一种平等民主、师生互助的教学环境,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他们在情感的亲历中享受音乐学习的快乐,并充分调动听觉、动觉视觉、感觉、知觉,主动积极的感知和体验音乐的美。</h3> <h3>  胡敏媛老师对书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三个超越感触很深:“课堂的力量不仅仅在当下的40分钟,而是通过课堂的学习,激起学生音乐学习的无限动力,把音乐延伸到家庭中,成为维系亲子关系的很好润滑剂,把音乐延伸到生活中,成为提高生活品味的有效方式,把音乐延伸到社会中,成为社会关系的美好纽带。用三段式教学实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串联,实现教育的更大化。如课前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欣赏学习内容,收集相关的学习信息,进行观点的交流和碰撞,还可以进行亲子的互动和交往,课中进行信息的碰撞和梳理,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式音乐体验过程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获得美的音乐体验,课后进行社会性音乐实践,把所学内容和知识进行实践和作用,在活动中获得再体验和再创造,这种,超越课堂的意识实现了课内外的有效链接。把学校——家庭——社会融合在一起,共同为音乐教育助力。”</h3> <h3>  叶燕丽老师和劳丽芬老师共同认为:“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比如,对于一首歌曲的学习,有的孩子觉得用多遍聆听的方式学习效果最好,有的孩子喜欢用参与式体验学习的方式进行。有的孩子则喜欢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了解作品的结构及感受音乐的美感,还有读谱能力强的孩子。喜欢直接读谱学习和乐器演奏的方式来进行合作体验等等。课堂上,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并把同一学习方式的孩子组织在一起进行合作学习,这即是实现分层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加高效的重要途径。”</h3> <h3>  张明智老师说:“对于流行歌曲,哪怕很有难度,孩子们也能很快学会,这就是音乐浸润的作用,一首歌曲通过反复的听觉刺激,不需要教唱,也能自然而然就听会了,曾经做过试验,对于低段的歌曲,一般孩子反复聆听五遍左右就基本会演唱,对于中段的歌曲,一般聆听六至八遍就基本会演唱,对于高段的歌曲,一般聆听八至十遍就会演唱单声部,可见,孩子们的音乐挺倔及音乐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因此,音乐课堂中要充分发挥音乐听觉的作用把孩子们浸润在音乐世界里,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体验、领悟音乐的美。”</h3> <h3>  书香浓浓,意蕴无限。教师的成长,需要不断的知识去充实教师的提高,需要有新的理论去支撑,读书活动作为提高教师能力的一条途径,引领教师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多读书、读好书,让教师的生活更加充实,让教师工作更加精彩!</h3>

音乐

学习

课堂

教师

孩子

体验

方式

歌曲

聆听

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