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前 言</h1> <h1>东镇同庆摄影工作室,在东镇党总支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举办了四期摄影作品展,编辑印刷了一本摄影作品集。2018年被长宁区评为优秀学习团队。</h1><h3>六年多来,参加团队活动各位朋友,坚持快乐摄影,互相学习,丰富晚年生活。</h3><h3>现将各位朋友的作品汇编小册子,暂定名为(图说摄影点滴)。它记录了摄影过程,系涓涓细流,点滴浪花。</h3><h3>感谢各位老师为此小册子提供的作品,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h3><h1>本小册子系同庆工作室集体创作,感谢各位朋友对小册子提出各种修改意见。</h1> <h3>(一)光是摄影的根本,摄影又是光的艺术。</h3><h3>如何追光,用光是摄影人追求。</h3> <h1>(荷塘月色) 作者李远庆</h1><h3>自述:希望心境如荷一般清纯,淡淡幽香,像月光一样清澈。</h3><h3>编者:如何拍摄好柔美月光是拍摄此幅作品的关键。</h3> <h1>(金矿) 作者 徐震宇</h1><h1>编者:秋,金顶,丰富云层,均来源于光。光是神奇画笔!</h1><h3></h3> <h1>(拔开云雾见玉龙)) 作者 徐震宇</h1><h3>编者:那顶飞的帽子,奔玉龙而去。奇!</h3> <h1>(上帝打翻了调色板) 作者 徐震宇</h1><h1>编者:作者将彩虹🌈与场景完美结合一起,色彩很有视觉冲击力。</h1> <h1>(西溪秋色) 作者 俞京华</h1><h3>编者:在光的照射下,宁静水面倒影。</h3> <h1>(古镇日落) 作者 宋建群</h1><h3>编者:因为有光,才有特色。</h3> <h1>(光环) 作者 张远成</h1><h1>编者:作者在侧逆光时拍摄,圆环和光环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h1> <h1>(二)摄影主题和主体。</h1><h3>在人文纪实类作品中,必须主题鲜明,主体服务于主题。使人在欣赏作品时,能理解作者表达的意思。</h3> <h1>(爷爷奶奶教我买书) 作者 张远成</h1><h1>此作品获华东地区(家庭阅读印象)的优秀作品奖。</h1><h3>编者:作者以敏锐视角在书展抓拍,记录瞬间动人一刻。</h3> <h1>(磁画) 作者 徐国钧</h1><h3>编者:作者抓拍了在社区学校老师教磁画的情景,老师作为主体在画面位置较为突出。</h3> <h1>(母子情深) 作者 陈小宁</h1><h1>编者:作者抓住了母亲深情瞬间,画面很有感染力。</h1> <h1>(垃圾分类) 作者 陈德明</h1><h1>编者:通过背景和人物,说出了垃圾分类的故事。</h1> <h1>(徐家汇天主教堂) 作者 曹成中</h1><h3>编者:拍摄建筑物时,如何突出主体?作者的作品可供参考。</h3> <h1>(快乐的旅途)) 作者 陈德明</h1><h3>编者:作者记录了人物的快乐表情。</h3> <h1>(晨练) 作者 王敏洁</h1><h1>主体一群练剑的老人,画面作了较好反映。</h1> <h3>(琴声悠悠) 作者 楊明琍</h3><h1>编者:旅游拍摄时,以抓拍为主。主体是一老一少在演奏二胡,围观人在欣赏。此画无声胜有声。</h1> <h1>(足迹) 作者 李伟忠</h1><h1>作者自述:沿着沙脊跋涉,极目蓝色天际。任凭风吹沙揚,无憾身后足迹。</h1><h1>编者:人物与景有机结合,突出了主题。</h1> <h1>(三)拍摄运动物体时,快门正确设置是重要一环。</h1> <h1>(奔驰) 作者 王龙祥</h1><h1>作者较好处理了快门设置,使画面动感十足。</h1> <h1>(飞跃) 作者 李远庆</h1><h1>作者在逆光情况下,抓拍了松鼠飞跃一瞬间,画面简洁。</h1> <h1>(飞翔) 作者 王敏洁 编者:作者 较好的抓住了孔雀飞来状况。</h1><h3><br></h3> <h1>(老人) 作者 陈小宁</h1><h1>作者抓住了走路老人的神态,画面感人。</h1> <h1>(威) 作者 李伟忠</h1><h1>豹眼圆睁,躬身蓄势,居高临下,随时朴食。</h1><h1>编者:抓住了豹子的威势。</h1> <h1>(四) 花卉拍摄(1)早晚时间,斜光较佳,光线柔和。(2)宜采用点测光,点对焦。有利于突出主体,虚化背景。(3)后期修图。</h1> <h1>以上作品作者均为曹成中。</h1> <h1>(五)一张好的作品,前期拍摄是基础,后期修图是补充,二者相辅相成。随着智能手机发展,通过APP修图软件,在手机上即可进行二次创作。</h1> <h1>(广富林双曝) 作者 李真</h1><h1>作者通过手机软件进行二次创作。</h1> <h1>(黄山云海) 作者 李真</h1><h1>作者通过手机软件进行修图,並将文字标在图上。</h1><h3></h3> <h1>(水墨秋叶) 作者 顾贤俊</h1><h1>作者在电脑上调整,进行二次创作,通过二种色彩对比,增加了视觉冲击力。</h1> <h1>(六)摄影是件体力和脑力相结合活动。</h1><h1>为了拍摄一张好的作品,既要选角度,登高临下。又要起早摸黑,还要看天气日落日出。不易啊!</h1> <h1>(盘龙) 作者 宋建群</h1><h1>F22,速度30秒,ISO50。作者当了一回爬楼党。</h1><h3></h3> <h1>(豫园夜色) 作者 曹成中</h1> <h1>(外滩) 作者 曹成中</h1><h1>找一个兰天白云好天气,你要耐心等待。</h1> <h1>(夏威夷海滩) 作者 徐国钧</h1><h1>采用S型构图,天,海,地各占三分之一。</h1> <h1>(黎明) 作者 李伟忠</h1><h1>黎明刚过,初露霞光。万物苏醒,全凭太阳。</h1> <h1>(干杯) 作者 李伟忠</h1><h1>大漠落日,旷野酒局,万千风情,在此一举。干杯!</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