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虾》——长安中心学校语文组公开课(验收)教研活动纪实

小蜜

<h3>  2019年4月16日,我校开展了语文组公开课(验收)教研活动。此活动旨在验收新上岗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也为我校语文组教师创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机会。</h3><h3> 此次公开课验收的授课教师是黄方敏,她给我们带来的授课内容是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小虾》。</h3><h3> 《小虾》这篇课文是篇略读课文,作者通过对小虾吃东西、打架等方面的细致描写,写出了小虾的可爱,表现了作者对小虾的喜爱之情。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且充满趣味。于是,黄老师是这样子设计教学的。</h3><h3><br></h3> <h3>  黄老师开场以“你养过小动物吗?”为引,相机引出课题《小虾》,导入课文。</h3> <h3>  出示学习要求,让学生明白学习任务。</h3> <h3>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h3> <h3>  各位听课老师都在认真地做着听课笔记。</h3> <h3>课后,大家集中在党建室开始评课。</h3> <h3>  首先由黄方敏老师针对她自己的教学设计,说说教学设计的思路、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h3> <h3>  接着,由同年级教师开始逐个进行点评。最先发表意见的是王娟老师。针对黄方敏老师授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了如下建议:</h3><h3>⒈教师在课上应板书课题。</h3><h3>⒉教师语速过快,应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语速。</h3><h3>⒊引导学生指读时,应关注指读方向是否准确。</h3><h3>⒋教师应给学生读的时间多一些。</h3> <h3>  然后,接下去其他老师也开始纷纷对此课进行点评。王咸麟老师指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不一样,教师要注意授课方法;课件制作有待完善,问题与答案不应该同时出现。</h3> <h3>  王法旭老师点出能结合课文理解词语,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充足,教授课文中心句时,应引导学生进行仿写。</h3> <h3>  徐月平主任则建议黄方敏老师要注意课堂进度,要根据“课标”来上课,要明确自己“应该要教什么,如何去教”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一堂课所设计的目标才能够达成。</h3> <h3>  由此,黄世宁校长给在场的语文教师在今后的教学方面提了一个很重要的建议:我们教授语文的,不能仅仅只是关注老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我们要上实实在在的语文课,要注重“编者、文本、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四者缺一不可。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关键词句”去概括课文内容,而不是教师自己全面“包办”,满堂灌。</h3><h3>“如何学会适当放手,把课堂交还给我们的学生?”这是我们今后备课时都应该要仔细研究的问题。</h3> <h3>  世宁校长提完建议后,唐儒科老师接着补充,针对黄方敏老师的授课,他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我们的语文课堂,究竟是以“问”为主,还是以“读”为主?</h3><h3> 这个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研究与探讨。</h3> <h3>  王虹老师则建议,“虾”在生活中并不是稀有的小动物,所以为了突出趣味性,可以在授课时带着只小虾来让学生观察,这样能让我们的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小虾的活泼与可爱,这样再结合文本授课,能大大降低学生对文本理解的难度。这样,学生学的容易,教师教的轻松。</h3> <h3>  最后,余下的老师也说了自己的看法,总归为以下几大点:</h3><h3> ①摆正态度。备课时教师要做到认真严谨,不能存有“应付了事”之心,想要在教学时信手拈来,那就必须得备好学情,除此之外,还得备文本,备编者。</h3><h3> ②教师要吃透文本,明确教学思路。一堂课的教学,教师必须得清楚地知道自己“这堂课要教什么,学生要怎么学”等问题,如黄方敏老师所授的《小虾》这堂课,其实可以这样备:</h3><h3>⒈生活中的小虾。</h3><h3>⒉文本中的小虾。</h3><h3>⒊读文找语句——读文交流。</h3><h3>⒋段式描写解析。</h3><h3>⒌训练巩固。</h3><h3>⒍小结。</h3><h3> 老师吃透文本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设计,这样教学思路自然清晰明了,反之备课不充分则会对所授内容“浑浑噩噩”,学生听起来也是“不知所云”。</h3><h3> ③有带有放。学生不理解的内容,师可以先行示范,示范完之后,要懂得放手引导学生去做,这样能避免“满堂灌”。</h3> <h3>  总之,通过这次教研,无论是新老师亦或是老教师,只要能从中汲取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那么我们这次教研就是有意义的。</h3><h3> 教学无小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教师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小步,我们长安中心学校的教学质量终将会迎来一个质的飞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