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清明过后,仲春携着她特有的温暖,温柔着我们的视线,惊喜着我们的目光。那破土而出的,那含苞待放的,那肆意舒展的,那泠泠流淌的,还有莺莺絮语的……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汇演着生命的繁华、自然的活力。我们也不可能在春天里懈怠,我们也要在国培的春天里挥洒热情,种下一粒粒教改的种子。</h3> <h3> 4月15—16日,弥渡县“国培计划(2018)”初中语文第二次送教下乡活动在上次备课训练、写作教学实作的基础上,以古诗词教学设计与设计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操作为主题在弥城一中开展活动。这次训练以专题讲座、模拟课、小课实作的方式进行。送教团队9名成员、全县56名参训教师参加了培训活动。</h3> <h3> 送培团队首席专家张金老师以身示教,做如何上模拟课的微讲座。</h3> <h3> 认真听讲座记笔记的老师们,都是带着学习的心来的,必将带着满满的收获而归,为你们点赞👍👍👍</h3> <h3>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研课磨课就是让智慧与智慧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让思维与思维相互交织出别具特色的风采。学员们以第一次送教活动后布置的每人写的诗歌教学教案为素材,研磨整合出一篇能代表本小组实力的教案,推举一位教师上模拟课。</h3> <h3> 上模拟课现场。</h3> <h3> 各小组就本组代表所上的模拟课进行反思,作出完善方案,交流展示,在互动研讨中引发新的思考。</h3> <h3> 完成以上各种训练后,送培团队领着所有学员玩游戏放松放松,加强学员间的交流沟通。</h3> <h3> 接下来是花样分组,同序号组成一组,合作交流自己在诗歌教学备课与上课中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困惑,形成大卡。</h3> <h3> 小组交流,互助学习,明确了今后诗歌教学的目标也就是诗歌教学的研讨方向。</h3> <h3> 送培团队成员范亚泉、马俊波用理论联系实际,代表团队解疑释惑。</h3> <h3> 4月16日,五节诗歌教学小课实作课有序地呈现在参训教师面前。根据课前的要求,参训教师在听课时要用“2+2”的评价方式评价每一节课,并挑出每节课中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有的放矢地给出修改方案。</h3> <h3> 献课教师风采。</h3> <h3> 潜心参与课堂的老师和学生。</h3> <h3> 参训教师听、评、研磨五节研讨课,交流,争论,整合,场面热烈而和谐……</h3> <h3> 此次培训活动接近尾声,问起参训教师参加这次活动的感受,他们感触多多:</h3> <h3> 最后,送培团队成员刘桂琼对这次培训做了小结。她就活动中教学设计的撰写、模拟课的展示、实作课的操作以及研课磨课的方法谈到了此次培训的最终目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课程标准,要有效服务于学生,关键项和方法策略最终都是为了达成激发学生潜力,唤醒学生创造力,让学生成为高素质的自主学习者。培训只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参训者回校后不断学习和反思,能在教学中自我解惑,或者通过校本研修互助解惑,把我们的培训思想辐射到校本研修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h3> <h3> 春夏的播种和培育是为了秋季累累的硕果,今天的付出和坚持是为了换取孩子们满载的未来!在国培的路上,我们已播下方向,我们会不断学习,不断思考,用提升了的自身素养,浸润我们钟爱的教育事业……</h3> <h3> 特别感谢弥渡职教中心和弥城一中给我们提供的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你们辛苦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