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如何创设和利用并发挥其最大的教育功能是我园探讨的重点。主题墙创设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幼儿的主动性,为孩子提供主动参与,共同制作,积极探索,发挥想象的良好空间,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和教育内容,体现“墙壁会说话”的隐性教育价值,实现主题墙与幼儿良好的互动。我园大班组于4月15日开展了《惊奇一线》主题环境说明活动,让全体教师进行学习,相互促进。</h3> <h3> 各班教师针对班级的主题创设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分析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说明了主题开展和主题墙创设之间的联系,让主题墙为幼儿的主题学习而服务,从而达到高效学习。</h3> <h3> 各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游戏让幼儿参与其中,注重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直接感知与线之间的关系,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线,不管是看得见线还是看不见的线,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h3> <h3> 各班《惊奇一线》的主题创设能够突出重点,根据幼儿的学习经验,展示幼儿的学习过程,各版块之间有序相互结合,做到层层递进,完整地记录主题教学开展的过程,整体内容创设与主题紧紧契合。</h3><h3>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能凸显幼儿的参与,让幼儿能与墙面进行互动,体现教师尊重幼儿的教育过程。</h3> <h3> 各班教师还详细的说明了班级内自主游戏材料投放的依据,关注幼儿的自主游戏活动要从材料的投放着手,观察了解本班幼儿的游戏所需,与幼儿相互讨论材料的取舍,让材料服务于孩子的自主游戏活动 ,游戏材料的投放对幼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h3> <h3> 班级中的隐性规则能更好的约束幼儿,例如按材料不同分类进行材料区域的划分,幼儿取放材料的通道线,幼儿使用材料的规定等等都是为了让幼儿更好的开展自主游戏,自主游戏不等同于放养教育,先规则后自由,有的放矢才让幼儿更愉快的进行游戏。</h3> <h3> 老师们积极参与到教研活动当中,认真记录与观摩,寻找差异,让教研活动成为园所内最直观的学习平台。</h3> <h3> 观摩后进行了研讨活动,大家纷纷对各班的创设和材料的投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h3><h3>陈珠玉:对于幼儿的认知水平,大班教师关于线的收集超越了平常的认知,让幼儿能更直观的了解线。</h3><h3>李夏红: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以及年龄特点,教师应适时的调整主题教学的内容,让幼儿遵循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进行创设主题墙。</h3><h3>唐敏莉:在主题教学中,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其中,作为教师要巧妙的展示幼儿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体现尊重幼儿。</h3><h3>张美娟:主题墙的创设要层层递进,幼儿的学习思路会更清晰。</h3><h3>王碧雯:在主题墙的创设中要考虑本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特点,分析幼儿更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创设会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h3><h3>张芳瑜:主题墙的创设要注意标题的运用和边框的设计,要符合主题的内容。</h3><h3><br></h3><h3><br></h3> <h3>教研活动最后由符园长进行活动小结</h3><h3>主题墙创设容易存在的问题:</h3><h3>1.重审美,轻教育。(容易忽略掉主题墙存在的教育价值)</h3><h3>2.重教师,轻幼儿。(容易忽略掉幼儿的参与性,忽略创设的初衷)</h3><h3>自主游戏材料的投放容易存在的问题:</h3><h3>1.重材料投放,轻游戏环境创设。(隐形规则的存在)</h3><h3>2.重开放性材料,轻封闭性材料。(按比例进行投放)</h3><h3></h3><h3>3.重材料的更新添加,轻幼儿与材料之间的互动。(支持幼儿进行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取决于教师对幼儿的游戏观察。)</h3><h3> 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能让教师发现自身的问题,对现况进行分析和梳理,才能更好的运用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相信只有切实际的掌握方法,就一定能让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顺利的开展起来。</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