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春天的足迹

心灵牧者

<h3>  4月8日,清明节后五天。我从千年古都辽上京出发,怀着对沿海发达地区教育的美好憧憬,开始了追寻春天的脚步学习之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深圳,就是此次为期一周学习的目的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往返近6000公里的学习里程,伴随着北国的第一场春雨,来到南国水乡世界。两相对照,启程时,老家的山之阳还是白雪皑皑,风起时,黄沙漫天。此时此刻,岭北的麦田和岭南的稻田如绿色地毯铺在大平原,盛开的油菜花点缀其中。透过高铁车窗,大小湖泊,宽窄河流,像是一面面镜子镶嵌在绿色的原野上。这里的山,无论是高还是矮,都是树木琳琅,郁郁葱葱。那白色的雾缠绕在半山腰,犹如一位妙龄少女的白色丝巾迎着微风摇曳。时速350千米的列车呼啸而来,群山飞舞而去,更象身着绿色长裙的美女翩翩起舞。这里的天,可谓“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人的一生就是一场旅行,勇敢穿越荒凉的戈壁沙滩,穿越荆棘坎坷,寻一方绿意葱茏,让生命之花如日中天,蓬勃生机,似春天一样充满活力。趁着春暖花开,将心娉婷于季节的斑斓里,洇染岁月的香馨。在追逐春光的路上,将流年的故事摇曳成徇烂的美丽。</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傍晚,在去往宾馆的地铁上,一个不到十岁的小男孩特别惹人注意。身着足球衣,足球鞋,一只手扶着拉杆大书包作为支撑,另一只手玩着手机。胳膊上的皮肤还有几处轻微擦伤破皮的地方,有的是新增的,有的是旧伤。看来是个小“足球狂”。经历了十多个站才下车,一个人,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自己乘地铁上学,自己乘地铁去足球特长班训练,自己乘地铁回家。没有恐惧的感觉,也没有害怕的表情,似乎很平常。在老家,是极其少见得到的现象。是不是家长太忙了,顾不上接送?要知道我在车厢里,途径二十四个站,也没有座位。乘客们紧紧地挤在一起,像是饺子馅一样包在车厢里。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就这样在谁都不认识的“人海”里“随波逐流”。我开始有了很多的担心,别让大人踩着他,地铁晃动别摔着他,下车后回家的路上小心过往车辆,别和陌生人说话等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为什要担心他?</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真是有点奇怪。</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事实上,在这节车厢还有一个比如他大一点的孩子也是自己乘地铁放学回家。</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就是区别,是两地关于孩子自主发展的区别所在。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个孩子已经练就了自己上学,回家的基本生活能力,而且必须练成自己能做到的事要自己去完成。在深圳这样一个人口密度最大,创新能力最强,工作快节奏最快的现代化城市里,孩子的父母要干好自己的工作。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包办孩子上学和回家的事。所以孩子必须自己上学,回家。</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老家可不是如此。别说是小学生,就是初中生,高中生,家长也是必须开着车接送,最后孩子长大了连乘坐向那个方向的公交车回家都能整错。要是撒开手让他们的孩子自己上学,放学回不回家很难说。</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天天喊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事实上全是父母包办。渐渐的孩子自己的事情不用自己做,“别人的事”更不去做。最后发展为自己收拾房间的本领也没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林东的家长忙,还是深圳的家长忙?</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林东的人口多还是深圳的人口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林东外地人多还是深圳的外地人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林东的车多还是深圳的车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那么,林东有多少孩子自己坐公交上学,回家?</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答案很清楚。</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时刻都不能忘记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 <h3>  快节奏,高效率,重思维,求创新,讲实际的深圳,是这次培训的总体感觉。这里人们时间观念强,做事效率高,思考角度活。接下来地的培训课程课课实际,培训讲师人人创新,个个大咖。</h3> <h1><font color="#b04fbb"> </font>2019深圳培训开班典礼</h1><h3>龙岗进修学校肖校长为我们举行了简短的开学典礼,在典礼上肖校长向大家介绍了深圳市的教育教学特色。</h3> <h3>肖校长在开班典礼上讲话</h3> <h3>  4月9日上午,1001夜酒店会议大厅,8:30。培训会议正式开始。主讲师梁宏鑫主任,号称龙岗教师进修学校的“爱因斯坦”式的教师。他五十出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又到美国留学两年。主要研究思维方式,主攻思维导图。早在2001年就开始研究,当时国内还没有关于思维导图的中文读本。在会务中心培训室,冠以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学科研修中心主任、民办研修室主任、硕士,思维可视化首席专家,教育学会高质量研究中心专家等称号的梁宏鑫老师做了《基于最佳实践萃取的教研活动设计方法》的讲座。<br></h3><h3> 梁老师始终站立着,走动着,互动着讲了半天的课程。课程的主导思想是实践经验只有经过提炼,萃取,才是有价值的经验,才是有意义的经验,否则只能是经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他的讲座里,思维导图的使用可谓是极其熟练,已经成为他思维活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主要思维工具。他提出结构化思维方式,是开展课题的主要研究方式。结构化思维的操作步骤是:分类~分解~排序~关联。</h3><h3> 分类有二分法,三分法等;分解有树状图和表格两种;排序有依时间,依结构,依重要性,依视角等排序根据,关联是各个子项目间的网状联系,得出所有可能的情况。被誉为“爱因斯坦”的梁宏鑫老师以汽车过隧道超高问题解决方案,以找到他人藏起来的东西的提问方式找到东西,学生作业拖拉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学困生转化教育实践,平行四边形的教学等实际案例,以独特的视角层层剥笋,告诉我们让经验成为经典的过程,当理性的思考遇到结构化的梳理,辅之以轻巧的工具就变了提炼萃取,把萃取的的知识结构化分解就能有效的指导具体行为。梁老师“典型案例---分解流程步骤---提炼方法工具---挖掘理论原理”这一研究过程,为研究课题提供了科学性工具。把抽象的结构化思维操作模式深入浅出地讲清楚,说明白,赢得学员们的热烈掌声。</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梁主任用理论与案例让我们认识了结构化思维,复制别人思维,高效学习方法。实践工作中,我们要善于发现问题、梳理问题、总结经验,并对问题、经验进行分类整理,挖掘其内部逻辑关联,真正形成可以借鉴的经验,实现最佳实践萃取。 听完梁主任的讲座,我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和课题研究工作现状,缺少了很大的思维含量,缺少结构化思维这种有效的思维工具。这是今后工作和研究里要加强的方向。</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深刻地体会到,仅有勤奋不一定是聪明,仅有知识不一定会改变命运,改变思维方式,才能命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课程改革,改的是人的思维方式。</h3> <h3>  4月10日下午1:10,乘大巴前往深圳龙岗区龙岭中学学习。一路上,绿簇成团,花枝招展。大巴穿行与榕树,或芒果树,或香樟树或橡皮等行道树之间。窗外略过盛开的扶桑花,火焰树,三角梅,黄婵,毛杜鹃盛,夹竹桃开其中。各种鸟儿或在枝头,或在草从展示着动听的歌声,有的像是风铃般的清脆,有的像是短笛悠扬。<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两点整,三辆大巴士载着我们百人团来到龙岗区龙岭初级中学,在龙岗市教师进修学校初中语文研修员汲虹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参加了学校现场教研活动,听了一节初三年级语文课《孤独之旅》,随后本校教师分组从学生关照和教师关照两个方面进行议课,议讲课教师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达成度,教学重点如何突出,教学难点如何突破,亮点及不足。汲虹老师综合点评并做了微讲座《小说教学教什么及怎么做》。</h3><h3>  以本节课为例,呈现给大家的是如何通过对话式的研修活动方式来达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目的。课堂是学生的,如果没有问题存在、没有错误存在的课堂,学生学习的意义与价值几何?同时课堂也是教师的,没有问题存在、没有遗憾存在的课堂,教师教学研究专业成长的意义与价值几何?这方面,龙岭中学的教研组做的实事求是。现场做参与式研修活动人员分七年级组和八年级组两个备课组同时对做课教师现场评价,用20分钟的时间每个组每个成员先独立思考,再汇报到组长集中筛选意见,整理意见,限时3分钟分享意见。按着“学对”“学会”“会学”“乐学”“困惑”五个纬度议课。</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下午的研修活动,恰好是这样原生态的呈现,问题与遗憾同在,提升与成长并存!有效的观课议课是促进教师思想、实现专业成长的捷径。为我们今后的研训工作提供了思路!</h3><h3> 观课议课应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困惑为核心,多边素养同时推进,方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关于“学生关照”的四个维度:</h3><h3> 学对,是我们关注的目标设定要准;</h3><h3> 学会,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达成要好;</h3><h3> 会学,是我们重视的注重学法渗透;</h3><h3> 乐学,是我们强调的精彩教学流程。</h3><h3> 这一过程,关注了学生,更体现了“教师关注”的几个方面,即“教什么”、“怎样教”、“教怎样”等教师学科素养。</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整节课学生活动的多,教师讲的不多,整节课紧紧围绕环境描写,情节发展,人物性格刻画三个关键问题进行默读,思考,交流,朗读活动展开。教师的及时评价饱含鼓励,充满期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龙岭中学校园虽然不大,但是精致。如果绕校园走一圈,不到1000米。但是校园里依然有400跑道,只是学生的活动区,运动区两区合一而已,丝毫不影响学生的生活,学习。同时学校有游泳馆,健身馆,书吧,攀岩墙等其它大学校没有的场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课上学生的上下课的礼仪,形象都显示出较高的文明程度,特别是学生的朗读素养有较高的水平。在龙岭中学的卫生间里,门口墙壁上挂着一本值日清扫记录本,每天的记录都有更新,精致管理可见一斑卫生间的外墙壁经过装饰,错落有致的挂着一些六边形相框。相框里是“第三届读书节读书标兵风采”。大门通道一侧借助高墙建了有10米高的攀岩墙。在我们离开学校时,正值学生大课间活动,一个女同学很轻巧的爬上十米高的高度,又安全下来,惊呆了现场学习的百人团教师。</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龙岭中学,不虚此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 <h3>校园读书明星荣誉墙</h3> <h3>校园攀岩课程展示</h3> <h3> 4月11日上午9点,来到华南师范大学附属龙岗大运学校。深圳龙岗区小学语文研修员,深圳市十佳教师龙咏梅老师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龙老师曾任海南省小学语文兼职教研员。在小学话题作文、绘本教学等方面有深入独到的研究。多次受邀为广东龙门、广州番禺、广东博罗等地开设讲座。而今天她将和我们共同进行小学作文教学课例研修活动。接下来,听了她的研修团队肖老师的一节三年级小学描写蜗牛的作文课。整节课的氛围清新但不冰冷,亲切但不做作,活跃但不闹腾,师生关系融洽(外校教师借班上课),学生主动积极。肖老师以她独特的儿童语言和丰富的体态语言引领着孩子们走进观察世界和作文天堂。她特别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不是用“注意了!”来提醒学生,而是召唤“孩子们~”,学生应答“哎~”,而且必须是甜甜的“哎~”。听课的感觉就像是看一幕歌剧。<br></h3><h3> 肖老师为什么能吸引孩子?为什么课堂形象那么好?专业素养那么高?带着疑问,与当地教师交流中得知来龙岗区做教师要过三笔一画等十关,难怪肖老师的粉笔字写的那样棒,几乎接近教材上的手写体字的水平。区小学语文研修员龙咏梅评价肖老师也是从年青教师时期历经摔打锤炼才拥有今天如此收发由心的教学素养。我由此联想到昨天龙岭中学对杨老师的课的评议。在我看来,杨老师的课上的蛮不错的,但是在议课环节中大家对杨老师的课评价的近苛刻,连我们都觉得很难为情。这可能就是当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表现,这可能就是“锻炼锤炼”的内涵吧。&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学生最怕写作文。因为作文无话可说,说也说不明白,说不漂亮。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孩子们很难在作文上有获得感。在肖老师的作文课上我看到的是另一番课堂生态,课堂别样清新,亲切,真实,灵动。在听课时,我思想开始溜号了,暗暗地想:我的孩子要是有这样的老师来教该有多好啊!当然,现在孩子的老师也很好了。</h3><h3> &nbsp;&nbsp;肖老师的作文课为什么有这样好的生态呢?</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她的课堂里,一节课的时间里,没有否定任何一个孩子的任何一个表现。做的好,真情表扬鼓励,提出更好更高的目标;做的差一点,真诚肯定孩子好的方面,提出再努力的方向。所有的孩子们都积极表现,快乐的完成学习任务,秩序井然,活而不乱。</h3><h3> &nbsp;&nbsp;最让我欣赏的是肖老师的作文课上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发挥想象,轻松快乐地写出一篇优美的小作文。她的绝招在于孩子们都准备一只小蜗牛带到课堂上。在当地蜗牛很常见,孩子也很喜欢。在方法指导上先教给孩子观察方法,关键词记录法,连词成句的写作方法。然后带着孩子们通过看一看(颜色、形状)摸一摸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蜗牛的外壳、触角、眼睛、腹足等。通过小组合作,教师引领,最后孩子们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眼中的蜗牛。</h3><h3>&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龙咏梅老师做了《基于微行动学习的课例分析研修模式》的讲座。龙老师从课例分析的意义和价值,课例分析的角度,课例分析的环节及操作流程方面为我们备课组校本教研提供了一个绝好的范式。同时龙老师有一个交流话术:“我说明白了吗?”这就是南北文化差异,思想差异。“我说明白了吗?”意在提醒对方“你听明白了吗?”给人以被关怀,被尊重的感觉,这样的感觉真好!在今后的课堂教学用语中我一定要把“你听明白了吗”换成“我说明白了吗”!</h3> <h3>肖老师的作文课堂</h3> <h3>  4月11日2:30,&nbsp;1001夜酒店1楼会议大厅,我们开始了“手机微课程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活动。<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名师工作室主任、深圳市学科带头人、深圳市龙岗区高端人才培养对象、中学高级教师雷斌老师,带领大家充分利用手机和现代科技进行微研究,打开课堂研究新范式。从此,手机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成为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工具。</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雷老师,50多岁的年龄。凭着他对教育艺术的执着追求和一颗童心,玩转手机的视频编辑器。他的课堂轻松,幽默,愉快,好玩!</h3><h3>  雷斌老师从最基础的手机拍摄技巧即手机的拿法、拍摄方法和指令语开始教学,再到手机微课设计技术,最后,进行软件实践操作。充分利用乐秀视频剪辑应用软件,以及瞬课应用软件边演示边实践,手把手教学,力求每位教师都能学会利用手机制作微课。通过一下午的学习,我们基本掌握了用手机制作微课的技能,为我们打开了教学研究的新范式,使我们认识到了只有在教学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上升为教学艺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雷斌老师的课上,我意识到现代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随时,随地,随意为标志的“三随”学习已经成为这个时代学习的一大特征;非正式学习远大于正式学习,远远大于考试学习。手机微课将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补充渠道。教师录制手机微课不需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十几分钟就搞定。可以随堂录难点,可以备课录,可以批作业时录易错点等。然后上传平台,全班共享。学生回家做作业,一旦忘了课程的突破难点方法,或者课程关键点,易错点,可以随时观看老师是怎么讲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然,微课也是课程,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手机微课的灵魂。设计一个微课,需要注意以下十个问题:关键词,图形化,平常化,打比方,身边事,问题导入,转化技术,语感口诀,动静结合,故事情景,联系技术,表征技术,补缺技术,圈点批注,讲画同步。</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为了使微课吸引人,有实效,我们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资源,发挥一切可发挥优势,让微课动起来,活起来。努力践行:段不如句,句不如词,词不如字,字不如表,表不如图的24字箴言。知识图形化,图形色彩化,让微课助力教育教学。</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 <h3> 4月12日下午1:30,深圳市龙岗区平冈中学校长刘静波为我们做了《整合下的教学设计》讲座。刘静波校长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十年,从事教师培训工作十年,从事高质量学习研究5年。在各种杂志和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专著《微课程设计与案例赏析》一书。开发教师培训课程50余门。在全国各地讲学近500场,深圳市名师、龙岗区优秀专家、华东师大兼职教授、深圳大学硕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首席专家。<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静波校长讲座给我的最大收获就是“七步成师学习设计模型”备课方法。即学习结果分析~学习层级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学习评价设计~学习过程设计~学习产品开发。七步备课结果对应教材,层级对应重难点,学习者对应学情,评价对应过程,产品对应作业,六方面均以目标为统领,以目标为灵魂。刘静波校长强调,目标就是预设的结果,目标是重要的结果,是具体化的学习结果。他主张,教学就是要以学生学习结果为中心。何为结果?指的是学生经历学习活动后拥有的持久的,具有迁移性的变化,具有学科属性的东西。他举了七个例子:</h3><h3>1.1+1=2</h3><h3>2.22+35=57</h3><h3>3.对某一文章进行分段</h3><h3>4.学了很多英语单词</h3><h3>5.英语学习中,了解太空种子生长过程</h3><h3>6.掌握茴香豆的茴字的几种写法</h3><h3>7.会唱《我爱北京天安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上哪些是学习结果?我还真判断不了。1是。2不是,是成果3不是,是活动,掌握文章结构才是结果。4是。5不是,了解太空种子生长不是英语课的学习结果,是学习英语的载体,词汇和语法才是结果。6不是,掌握茴字的几种写法没有意义。7不是,掌握唱歌方法才是结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所以,学习结果的标志是具有持久性,可迁移,学科性三个特征。</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静波校长还对对什么是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诠释。广义的知识是指陈述性的,程序性的,策略性知识。狭义的知识指的是陈述性知识,如术语,事实,概念,原理,理论。他对概念,原理,理论三方面的联系进行了关联,很有参考和实用价值。两个以上概念关联,就形成原理。如同位角相等的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和直线关联,就形成平行线判定定理。多个原理关联,就形成理论,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由多个原理组成。</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静波校长对概念教学方法的讲解令人印象深刻,对各学科的教学都有参考价值。他说,概念教学属于要素教学。如何教下定义概念?掌握以下八个要素即可。</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下定义概念=限定词+上位概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概念是由成分概念组成,要明白要学的概念,必须先要理解每一个成分概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概念图:上位概念,同位概念,下位概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概念本质是要从一大堆概念中把它区别出来,因此,概念的学习过程主要是比较,教概念必须教上位,同位,下位概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以汽车为例,汽车上位概念是车,车的上位概念是交通工具……</h3><h3>汽车的同位概念是马车,自行车,火车……汽车的下位概念是小轿车,卡车……</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学任何一个新知识,必须要与以前学的东西找到关系,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知识,否则新概念学习无法进行。</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6.教概念一个很重要的本领是举例,例子有正例和反例,正例又分典型和非典型。例子本质上就是下位概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7.判断概念的六种方式:复述,判断,举例,画概念图,解释,运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8.教概念时应该从此上位概念开始,然后教限制词。教概念时必须教同位概念。</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学概念时重要的是要区别好同位概念。他以“商品”概念教学为例,用手中的话筒作为教具,讲解“话筒”在交换环节(购买)时是商品,赠予就不是商品,使用时及是消费品,也是资产。现场又示范了怎样教“中和热”这一抽象的化学概念,约二分钟就教明白了。举一节物理课的备课例子,点明“七步成师”的备课方法。</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最后,刘静波校长抛出自己的观点是更赞同课程融合,而不是课程整合。</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刘静波校长的讲座给的批判思想,实事求是的治学品质,精益求精的探究精神鼓舞了我今后的学习要求真,讲课要务实,去探寻教育教学规律的本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本立而道生。</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 4月12日上午8:30,1001夜酒店会议大厅。深圳市龙岗区教师进修学校王娜娜,初中英语研修员,教育学硕士,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特聘教师。今年赴湖北,英山,广东龙门开设多场讲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王老师从观课的角度梳理了备课的思路,对议课也做了详细的解说和建议。议课是检验教育目标的逆推法,从三个方面出发what 、why 、how即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如何在课堂中实施。王老师认为,检验目标是否合理与准确看它的定位、实施与达成。问、思技术是议课的妙招,王老师就问法上给了三个点:提问,追问,设问。给老师自己思考与反思的空间,在问题中思考,在思考中反思,在反思中找到问题的症结,并寻找解决的方法。王老师现场让老师们模拟演练,感悟议课中问、思的作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王老师给出教学目标“四维”表述法:对象+行为+条件+结果,创新之处在于结果表述最好量化,可测量。例如,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会写7个生词;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三组算式,用自己的话说出二次乘法计算方法。目标精准表述的七个步骤,可以作为日常教教学目标制定的抓手:</h3><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确定学习目标“对象”;</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2.确定目标中的“关键词”;</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3.把“关键词”具化为“行为”;</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4.放上可行的数据;</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5.想要的“成果”:</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6.达成目标的“时间(段)”;</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7.重新表述目标。</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简称上述确定目标的方法为“七步定标”法。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恰当的学习目标表述,事半功倍。关于教学目标的本质是体现着国家意志,又是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深刻阐述。教学目标的设计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三个发展阶段中,都有其特定的时代特征,三者是阶梯上升的,前面的目标是实现后面目标的基础,后面的目标是前面目标的具体化。是每位教师必须积极面对落实的。如何看待目标落实?看学生活动,学法指导和学习条件。看活动是否围绕学习目标,是否体现学习衔接,是否可操作,是否利于学生参与;学法指导是否利于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品质,培养学习能力。</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王老师的问思技术在备课组议课中很有实战价值,现归纳如下。议课总体思想是搞清三个问题:要议谁的课(议课对象)?为什么要议课(议课目标)?怎样议课(议课技术)?最重要的是备课组全体成员必须感谢做课教师,是做课教师提供了课例,让我们有课可议。议课的目标就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成长。议课技术在于促进教师自主思考,主动建构课堂结构。主要通过提问,追问和设问完成。问题如下:</div><div>&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1.您的学生整体基础怎样?平均分是多少?</div><div> 2.这节课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可以具体些说明吗?</div><div> 3.您设定的目标的依据是什么?</div><div> 4.您认为这节课的重点是什么?哪个部分学生有困难?</div><div> 5.上一节课您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有预习吗?您安排哪些学习任务?</div><div> 6.您认为哪些环节学生掌握的较高,哪些地方没有没有达到预期目标?</div><div> 7.假如重新设计这节课,您将如何确定这节课学习目标?</div><div> 8.您将保留哪些教学环节或学习活动?</div><div> 9.您将修正哪些环节降低学生地学习难度?</div><div> 10.您将增加哪些环节提高学生的成就感?</div><div> 11.你会给学生提供哪些学习工具?</div><div> 12.每个教学环节,您将给学生提供多少准备学习时间?</div><div> 经过以上活动程序,可以使备课组的观课,议课活动有据可依,效果显著。</div><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 <h3>  4月13日下午2点,1001夜酒店一楼会议大厅。<br></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深圳龙岗区福安学校校长,北京教育学院校长培训特聘专家,教育学博士杨勇(易力)校长为我们做了题为《教育者惯常思维的反省——思维的变与不变》的培训,这是来深圳培训的第四天第八个培训课程。和前面的培训相比较,本次课程特点显著,是一次关于教育教学哲学的洗礼。</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培训正式开始前,杨勇校长用了三个小故事现身说法,说明他为什么又叫“易力”这个名字。表面看是“杨勇”两个字各取一个部首成名,本质上,我猜想杨校长的易力这个名字是他人生追求的目标。他自己诠释易力是从“贤贤易色,谆谆力行。”一句话中各取一字成名。事实上杨勇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于2016年9月,以“贤贤易色,谆谆力行”为活动理念。这句话也诠释了工作室要干爱干的事,干有点兴趣的事,干有专业提升的事,干提升人生幸福境界的事;工作室的成员既要做“友爱的管道工”,还要做“智趣的痴迷人”,更要做“道德的追光者”。</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杨勇校长主张世界万物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教育也如此。他举本校一个一年级的小男孩上课时突然不见了,还没有出校门口,老师找遍全校小男孩可能去的地方,也没找到,差一点报了警。让现场122名参训学员说说小男孩去了哪里?随机问了几个学员,都没有答对。最后,杨校长解密:小男孩去了女学生厕所!小男孩怎么能会去女学生厕所呢?再多的人可能也想不到,惯性思维使然。事实上,一年级的小男孩听到老师讲,男孩子不能去女厕所,女孩子不能去男厕所,他产生一个好奇心:女厕所究竟有什么?下课时,等女同学都去上课了,偷偷溜进女厕所去寻找他的答案。他发现,女厕所没有小便池,还发现厕所里有一箱书,抽出看看挺有意思,一下子忘了上课这回事。坐在箱上看了半个钟头的书才想起该去上课了。</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个小故事真是太精彩了!按人们的惯性思维,怎会想到他会去女厕所呢?是该反省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那些看起来对,做起来也没毛病的常规经验了。我们总是相信“可能”,从来自信“不可能”,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从“不可能”转变为可能。人类开始认为人没有翅膀不可能会飞,今天人类能飞向太空;人类开始认为不可能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今天一部智能手机搞定……所以,打破教育教学的惯性思维,是非常必要的研究。</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杨校长主要围绕:教,如何“思”?如何反省现实教育生态?这两个问题展开说明。</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如何思?</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杨校长用“谓,位,味;理,利,力;鱼,渔,欲。”三组九字阐明教育教学活动思考应定位在“为人师,高品位,遵师道;正理念,长眼光,重生命;成就感,重方法,内驱力。”三个方面九个要素来思考教育教学活动。暂且称之为“三九思考法”吧。</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人师,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尊重孩子的个性。“三九思考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可以归纳为一个字:人。</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二,如何“省”?</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杨校长用“现象,思维,教育,建构”四个关键词阐明如何反省教育现实生态。 如何看待现实学校教育追求的分数,特色,德育,教学,管理,教案,学案,磨课,赛课,教书,学部,学校,教育追求,教育管理,教育活动等</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面对如此复杂教育问题,一时还真看不懂,想不通,也听不明白。这并不是杨校长没说明白,而是我的教育教学内功实在不够深厚。杨校长展示了他的一张个人相片,身后是一块某校园的一块石头,其上篆刻一甲骨文字——育。杨校长用意可能是暗示我们,育人,才是教育的本来面目。</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如何“育”?这是留给我自己的教育教学思考题。</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浏览了易力校长的朋友圈,有一句刻在石头上的话——向光而生,向美而长。我想这就如何“育”的答案吧。</h3><h3>&nbsp;&nbsp;</h3> <h3>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不争先”不是不求上进,而是尊重自然规律,不破坏均衡,不因小失大、迷失自我。面对复杂的教育现象,规律,我们做事不能靠一时性急,而要脚踏实地。就像流水一样,水慢慢地流淌,它不去争先后,而是在一点一点地积攒自己的力量。到时候,有力量了,还在乎什么先后呢?</h3><h3> 水无常形,顺势而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经验要靠经历才能获得丰厚的积累,经验经过提炼萃取才能升华为智慧。成功无捷径,不会一蹴而就。七天地的美好时光白驹过隙,七天的思想洗礼转瞬即逝。求实,创新,高效的生活理念,颠覆性的为师育人观,一切都还是那样懵懵懂懂。好在丁主任在培训结束说的那样:“培训的意义不是寻找答案,而是寻找方向;培训的目的不在于更新知识,而在于更新思维方式;学习的目的是完善自己,而不是被别人俘虏;教学务本,本立而道生!;教育理论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史,理论是实践的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之路上的我将一路寻找,一路向前,期待遇见更好的自己,更好的教育,更好的世界!</h3><h3> 务本求实,循序渐进,本立道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