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传唱,我唱《乌苏里船歌》。

周君艺术工作室

<h3>  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两河均发源于锡霍特山脉西南坡,东北流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黑龙江汇合。长909公里(565英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72200平方英里)。 江面宽阔,水流缓慢。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稜河、挠力河等。干流有一长段曾引起中苏边界纠纷(1969年),1977年双方制定在中苏国境水域的航行规则。乌苏里江有5个月左右封冻期。乌拉河口以下可通航。<br></h3> <h3>《乌苏里船歌》是黑龙江省民间的一首民歌,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曲调基础上改编创作的歌曲,反映赫哲族人过上幸福生活,欢快,甜美,心情格外开朗的革命歌曲。20世纪60年代,郭颂老师以其高亢悠扬的旋律唱响了神州大地,奠定了郭颂作为民歌演唱家的地位。</h3><h3>中文名称</h3><h3>乌苏里船歌</h3><h3>所属专辑</h3><h3>《乌苏里船歌》</h3><h3>发行时间</h3><h3>20世纪60年代</h3><h3>歌曲原唱</h3><h3>郭颂</h3><h3>填词</h3><h3>郭颂,胡小石</h3><h3>谱曲</h3><h3>汪云才,郭颂</h3><h3>音乐风格</h3><h3>民歌,赫哲族风格</h3><h3>歌曲语言</h3><h3>汉语</h3> <h1>艺术构成</h1><h3>《乌苏里船歌》包括序唱、主体部分和尾声等三个部分:</h3><h3>第一部分序唱是根据赫哲族的说唱音乐“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引子,只用虚词;</h3><h3>第二部分是歌曲主体部分,也是唱曲中心部分和主要唱词部分,是根据赫哲族民歌改编的行板,它包括了三段歌词;</h3><h3>第三部分是用“伊玛堪”改编的散板性的尾声,仍只用虚词,与第一段相呼应。</h3><h3>第一段序唱与第三段尾声篇幅短小,且只用虚词,很明显,整首歌中最重要的是中间的主体部分。</h3><h3>这首歌主体部分依据的赫哲族民歌“嫁令阔”调,在赫哲族中家喻户晓,流传十分广泛。它是一首一曲多用的民间曲调,有多种内容的歌词。多首名称不同的赫哲族民歌都用这首曲调演唱——如在1959年第12期《歌曲》上发表的赫哲族民歌《狩猎的哥哥回来了》,以及《想情郎》、《我的家乡多美好》、《等阿哥》等,都是同一首曲调。也是最具代表性的赫哲族传统民间曲调。</h3> <h1>经典民歌</h1><h3>乌苏里江一带,是赫哲族祖居地之一。在长期的渔猎生产和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反映赫哲人生产、生活习俗的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民歌曲调。《乌苏里船歌》就是在赫哲族传统民歌曲调基础上改编的,并在广泛传播中成为赫哲族民歌的代表作。《乌苏里船歌》对赫哲族的重要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看出:</h3><h3>(1)赫哲族每四年一次的“乌日贡”文体大会的主题歌就是《乌苏里船歌》;</h3><h3>(2)国内的听众只要听到《乌苏里船歌》,就知道这是赫哲族民歌;</h3><h3>(3)谈起赫哲族,就会提到《乌苏里船歌》。这首歌已成为赫哲族的文化象征和标志;</h3><h3>(4)在1980年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这是赫哲族人民的光荣,也是中华民族的光荣</h3> <h1>演唱者:青年歌手周君</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