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日渐暖,读书正当时——我校举办教师读书分享会暨《大阅读观引领下书香校园建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民族实验小学德育处

<h3>  为了构建学习型组织,打造书香校园,造就书香园丁。近期,民族实验小学“读书,遇见最好的自己”读书交流活动正式启动。第一至第四期的读书交流会分别由林秀、黄凉凉、郭未旋、郑婷婷四位青年教师进行了主题发言。</h3> <h3>  </h3> <h3>  4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可谓是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她们的所悟所思,引发了老师们的情感共鸣,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就是给予她们最好的回应。</h3><h3> </h3> <h3> 林秀老师推荐的书是高尔泰的《寻找家园》。这是一本关于一代学人的心灵史,一本关于苦难的艺术之书。林秀老师说,这本书有三好,一是语言动人,字字句句皆浸透着泥土的沉重、朴实、芳香与苦涩;二是故事动人,书中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个个形象生动的人物让人感叹不已;三是境界动人,是经历大悲大伤后的淡然,是对真与美的不懈追求。</h3><h3> 林秀老师将阅读当作是一场个人修行,在书中悟道,从书中获得生命的智慧,获得前行的力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希望我们大家能在阅读这场修行中,学会宽容和满足,学会坚强与豁达!</h3> <h3>  第二期黄凉凉老师推荐的是三本自传:沈从文的《从文自传》、汪曾祺的《汪曾祺说我的世界》、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凉凉老师从三个方面谈喜欢这三本书的理由:其一,这些自传写得很自然很亲切,没有那么多学究气,就像和人聊天讲故事似的;其二,自传会带你走一遍他们真实走过的路,看一遍他们看过的风景和人事。其三,提醒我们,注意幸福。</h3><h3> 凉凉老师认为读书交流,在于分享自己的独特感受,没有对错之判,没有深浅之别,只是大家的喜好不同而已,有人喜欢文学,有人喜欢政治,有人喜欢哲学,有人喜欢教育……就是因为不同所以才更有分享的价值。读自己喜欢的书,也看看别人的世界,让自己的灵魂独特而又丰满。</h3> <h3>  第三期分享者--郭未旋老师推荐阅读的书是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未旋老师主要从路遥特有的语言特色进行介绍:1.语言描写朴素而平淡;2.语言富于哲理; 3.注重语言的地方色彩;</h3><h3> 未旋老师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历太多的苦难。 我们也生活在一个急速变化的严峻时代,我们的未来有太多的变数。我们会在理想与现实中迷茫与徘徊, 我们会在打击和失败中失望和无奈。希望,余生,我们平凡而不平庸。</h3> <h3>  婷婷老师推荐的是四本长篇小说:毛姆的《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和米兰·昆德拉的《生活在别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婷婷老师以四个问题引入,并以这四本为答谈喜欢这四本书的原因:其一,人穷极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刀锋》:一个人能够追求的最高理想是自我的完善。其二,生活应当苟且吗?《月亮与六便士》: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三,最好的生活在哪里?《生活在别处》:生活不再他方,在每一个不经意的当下。第四:生活是负重前行还是岁月静好?《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最强盛的生命力的影像。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就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切实在。</h3><h3> 婷婷老师认为人最可贵的是拥有感知的能力,无奈这种感知只是瞬息,过则不再。这时,文字的记录就显得至关重要。阅读,就是一个重温的过程,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过程。而阅读分享,则是多重情绪的交互过程,虽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在这之中总会有你的知己,能够以书会友,再以读书所得去生活,何乐而不为?</h3> <h3>  书宜杂读,业宜精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此次读书交流会有力地推动了教师们积极投身到读书活动中的热情,对于提高教师思想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起到促进作用,对于建设书香校园、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br>  </h3><h3> </h3> <h3>  由此同时,2019年4月15日 ,德育处召开了泉州台商投资区“十三五”第二批立项课题《大阅读观引领下书香校园建构实践研究》的开题报告。报告会由美婷老师主持,全体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h3> <h3>  课题组负责人美婷同志对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出课题研究时间跨度为2年,该课题以书香校园特色建设为切入点,希望通过课题的研究让书香伴随师生的生命成长,并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读书成为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h3><h3>&nbsp; </h3> <h3>  书香校园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是我们只想说:“我们在路上,我们会付出全部的努力”。</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