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郑州市红十字法律工作志愿服务队上周讲了七场“应急救护与法律保障”讲座,总觉得民众学习急救的机会难得,想尽量多讲一些,往往累得腿都软了。</h3><h3> 决定本周减少讲课次数,休养生息,调整一下。</h3> <h3>上周一,经开区外国语小学。</h3> <h3>上周二,荥阳平安公司。</h3> <h3>上周四,驻马店律协。</h3> <h3>上周五,大成律师所郑州分所。</h3> <h3>上周六,河南工业大学。</h3> <h3>上周六,管城区明月路社区。</h3> <h3>上周日,高新区荣邦城救护站。</h3> <h3> 4月15日傍晚六点多,冯海河路过陇海路南关街附近时,看到有人在扶倒地的电动车,驻足回头,似乎有人受伤:路人在用卫生纸给另一人擦额头。</h3><h3> 返回察看,骑车摔倒女士眉骨、眼角出血。</h3><h3> 立马制止路人用纸擦血的行为,打开随身携带的急救包,让路人帮忙端着;打开手机录像,交给路人拍照。</h3> <h3>用碘伏棉签对摔伤女士的伤口进行消毒,敷上辅料,包扎一下。</h3> <h3>对肘部受伤部位消毒</h3> <h3>上辅料</h3> <h3>包扎固定</h3> <h3> 自然也忘不了对一边打电话一边抱怨诉苦的女士做心理引导、抚慰哀怨情绪:事已发生,坦然接受,伤情轻微,不用担心,不再抱怨,避免因为传播负能量而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h3><h3> </h3> <h3> 八点左右,王胜涛在北三环西三环附近发现一名迷路聋哑人,不会说不会写,没身份证件,也没手机、电话号,在群内问该怎么办?</h3> <h3>众人提议拨打110。</h3> <h3>黑咕隆咚的路边,如果没人帮助,这位聋哑人怎么办?</h3> <h3> 这个位于西三环翠竹街口向南二百米、绿谷公园东侧的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是新修的一条断头路,人烟稀少,位置偏僻,往南没有出路,不容易报清楚,冯海河第三次才找到。正好带有热包子,先给聋哑人垫垫肚子再说。</h3> <h3> 冯海河拿出自己的身份证、驾驶证连比带划,问聋哑人有无身份证件。聋哑人掏出这个驾驶证。看年龄、长相,不是他本人的。再无其他证件。拿出来笔让他写,他不会。用手机让他按个电话号,他也不会。这就不好为其找家人了。</h3> <h3>110也不很清楚报案所在位置,于是将聋哑人带离偏僻荒凉的角落,来到西三环翠竹街口,等待处警人员。</h3> <h3>冯海河查到救助站电话,忙音。</h3> <h3>警察来了,说现在所在位置是枫杨办事处辖区,不是报警所描述的石佛办事处辖区,已转告该辖区派出所。</h3> <h3>高新区枫杨办事处派出所警力到场。</h3> <h3>简单介绍情况,由警察送聋哑人去救助站。救助站负责吃、住、回家车票,行动不便的,还负责送到家。</h3> <h3> 警察对我们表示感谢,对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感兴趣,也想加入,留了他的个人信息。</h3> <h3> 这次救助,如果不是胜涛歪打正着,错走到这条断头路上,并保持了随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委、帮人帮到底的优良素质,那么这位聋哑人恐怕就要又饥又渴的在这荒郊野外过夜了。</h3><h3> 无论是帮受伤路人包扎伤口,还是救助迷路聋哑人,都需要心存善念,敢于伸手救人,事前掌握一定的急救技能与救助方法,配备、携带相应的急救用品。</h3><h3> 做到心中有准备,才能随时救他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