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美丽的4月,有幸来到泉城济南,虽然没有时间欣赏泉城美景,但却品尝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每位专家都在用不同不同的授课方式为我们诠释着课堂的精彩……<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何捷老师授课内容是统编版三年级下期的寓言故事《鹿角和鹿腿》,整节课以课后题为抓手,尤其是指导讲故事环节相当精彩。</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在学生找出小鹿三次心情变化的句段后,品读中聚焦“狮口逃生”,让学生根据提示讲故事,我们知道,在这个环节,学生讲得越精彩,说明课堂上老师指导越见成效。所以能让会讲故事的学生讲精彩不难,难得是让一个不会讲故事的学生学会讲故事。</font></h3><h3><br></h3> <h3>何捷老师就是让一个班里从来没有讲过故事,不会讲故事的孩子勇敢地站起来讲这个故事。老师借助的工具是配音和提示,在紧张的追逐气氛和何老师简短的语音提示中,我能感觉到我的心在随着狮子的逼近而慌张,在为小鹿的命运而担心,我相信那个孩子也是一样的。尤其是“挂角”一词的讲解很是精彩,一次没有挣脱,两次没有挣脱,在他焦急的声音中,第三次小鹿终于逃离了狮口,我能感觉得到那孩子长吁了一口气。也因此体会到,做一个会讲故事的老师是多么重要,老师会讲故事了,才能知道学生把故事讲好,讲精彩。<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做一个有“趣”的老师</b></font></h3><h3>虞大明老师曾经来过我们学校,当时讲的是《桂花雨》,反响特别好。我至今想不起来当时为啥没听这节课,也一直很遗憾!这次来总算弥补了这个遗憾。</h3><h3>这次,虞老师讲的是《太空“清洁工”》,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的讲解我们都知道:梳理文章后便是文章涉及到的说明方法了。说明文跟议论文一样显得枯燥些,但虞老师的课堂上却趣味横生。整节课以闯关为主:</h3><h3><br></h3> <h3>第一关:是真的吗?</h3><h3>先是利用一台电视节目《是真的吗》让学生判断对错,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证据,一来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二来训练学生如何从课文中提取信息。<br></h3><h3>接着加大难度,让学生模拟演示太空“清洁工”是如何清理太空垃圾的,学生变成了“清洁工”,在太空轨道上追赶“垃圾”,抓住“垃圾”,减慢速度,降低高度,最后一同烧毁。在欢笑声中,学生理解了太空“清洁工”清理太空垃圾的过程,在模拟表演中掌握了说明文的用词准确。真正做到了“趣之于心”。
</h3><h3><br></h3> <h3>第二关:读说明文要了解说明要点,其实就是梳理课文层次,明白各段的内容,而这个解决巧妙就在于老师结合第一关的判断内容,又让学生用“因为……所以……”将内容连了起来,既降低了难度,又让学生明白了各段间的关系。<br></h3> <h3>第三关:明了说明方法,虞老师用“秘笈”的方法重点学习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在趣味中学习领会说明方法了并付之运用,水到渠成。</h3><h3><br></h3><h3>做一个有“趣”的老师,使自己的课堂充满情趣,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乐趣。<br></h3> <h3>做一个站着读书的老师</h3><h3>孙双金老师讲的是一篇经典名著改编的课文《景阳冈》,在辩词析句之后,孙老师就平时学生写一个人非黑即白的现象,引导学生辨析“英雄”,在学生深度学习之后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武松不再只是英武,无畏,勇敢,他也有粗鲁,无礼的一面,这样的武松才是真实的,立体的,丰富的人。在对题目的质疑中,孙老师就“景阳冈”还是“武松打虎”更能吸引读者的眼球进行批判性阅读,全班学生均觉得《景阳冈》好,孙老师顺势问一个学生的家住在哪儿,学生说家住经一路【记不太清了,大概叫这明儿】,孙老师问:你们觉得是“经一路”吸引你还是“某某某打狗”更吸引你?利用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当然,这次,学生异口同声说“某某某打狗”。虽然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少些崇拜,站着读书,不仅是孙老师对学生的期望,我想也是对我们老师的希望!</h3> <h3><font color="#ed2308"><b>做一个耐心等待的老师</b></font></h3><h3>第一次听张祖庆老师的课,第一次听这种形式比较新颖的课——《微电影变绘本》,初看课题,猜,一定是让学生观影→编写绘本,也因此产生诸多疑问:影片来源?【这个一定是老师精选的,会是哪方面内容呢?】选择什么样的插图?【多少幅合适】如何配文【文字有何要求?写哪些内容?】总之,想象下它就是件不容易的事。当然,这些疑问在张老师课堂上一一解决,使我感受最深的是课堂由开始的寂静无声到精彩纷呈。</h3><h3>一、观影。观影【此时老师没有说影片题目】后,让学生说那幅画面触动了自己,全场鸦雀无声,说实话,这个微电影只有音乐,画面,没有一句话,一个词,看一遍真的很难表达出心中所想的,我估计绝大部分学生甚至难以看明白这是干什么的,张老师不急不躁,在静静等待,几分钟的静默后,几只手渐渐举了起来:女儿爬坡看父亲……女儿躺在小船里想父亲……父亲划船离去的背影……父女拥抱在一起……</h3><h3><br></h3> <h3>二、选图。张老师选好图片后,做了个时间轴,让学生在短线上加上合适的词语。<br></h3> <h3>三、配文。如何配文很讲究,张老师先给出一个图配文,让学生尝试发现配文的特点:文字的凌乱是人物内心的投射。</h3><h3>并出示“配文攻略”:</h3><h3>1.位置找准确,图文和谐;</h3><h3>2.文字巧排列,图文合奏。<br></h3> <h3>四、再次观影,聚焦“变”与“不变”。</h3><h3>学生第二次观影后,发现变化的是“天气,季节,时间,人物……”,不变的是“木桩,湖,爱,思念,孤独……”并用结构图的形式呈现出来。<br></h3> <h3>五、配文。老师提醒学生注意文字位置,关注环境对人物心情的影响并使用第一人称。
六、学生分享。老师当堂圈出几位同学的图配文进行分享,学生诚挚的文字诠释着父与女的浓浓情感,感动着自己,感动着在场的老师。
很遗憾的是,我没能把学生写得内容拍下来</h3> <h3>这些是张老师给图配的文字</h3> <h3>张老师用自己生动的课堂告诉我们:课堂需要等待,等待后会有精彩。<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做一个心中有大课程观的老师。</b></font></h3><h3><font color="#010101">诸向阳老师讲的是《听风听雨过清明》,文本中出示的是两首诗韩翃的《寒食》和杜牧的</font>《清明》,我本以为是两首诗的学习与拓展,其实并非如此。</h3><h3><br></h3><h3><br></h3> <h3>诸老师由清明入题,聊学生对清明的了解,知道的,不知道的,还想知道的,由学生不知道的入手,自然引入《寒食》,略做了解后引入《清明》,期间涉及了纪晓岚改编的《清明》五言和苏轼将《清明》改编的词以及改成的独幕剧,让学生在比较中阅读。<br></h3> <h3>接着话锋一转:清明不仅有诗还有画,紧接着出示《清明上河图》及刺绣版的《清明上河图》,介绍感动中国的母亲,引入《游子吟》。此时的我有点迷糊了,如果前面的改变编是《清明》呈现的几种不同形式的话,那么,这些是什么呢?继续在迷糊中听清明“三候”,引入“二十四节气歌”,红楼梦中与节气有关的药物——冷香丸。渐渐的,感觉有拨云见日之感——诸这应该是有关清明的课程。在回忆下课程安排上他讲完课后还有个小讲座《串起二十四节气的珍珠》,这下子豁然开朗了。果然,他做的是个有关二十四节气的课程,有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将必背诗词相应地穿插在每个节气中,在每个节气来临时,诵读与此节气相关的诗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迎接下一个节气时还有跟上一个节气告别的仪式,以此让学生热爱每一个节气,珍惜每一段时间,进而爱上中国的传统文化。
非用心不能如此想,非有大课程观不会如此做。<br></h3> <h3><font color="#ed2308"><b>做一个有“法”的老师。</b></font></h3><h3>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陈琴老师,但我却对陈琴老师非常熟悉,是不是很矛盾?</h3><h3>早些年曾讲过一首词《渔歌子》,在吕老师和李校长的建议下,我初次接触“素读”的概念,读的第一本关于素读的书就是李校长借给我看得陈琴老师所著——《经典即人生》,深深佩服陈老师对文字的热爱,你读她的文章就会有种越走进里面,越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但我对素读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很多东西来不及细细咀嚼,如格律的平仄对仗,押韵的韵名,入声字都哪些……而陈老师讲得不仅仅是知识,她讲的是智慧,因为没有智慧的知识是死的。</h3><h3>这节课她讲的是《诗经·小雅·采薇》,整堂课让学生于实践中得“法”。</h3> <h3>吟诵之法<br></h3> <h3>读书之法</h3> <h3>理解之法——查资料</h3> <h3>理解之法——结合注释</h3> <h3>理解之法——文白对照</h3> <h3>理解之法——联系诗词</h3> <h3>背诵之法——借助关键词</h3> <h3>品悟之法——抓住重点句</h3> <h3>哀景写乐,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h3> <h3>动静相衬,兴衰相衬</h3> <h3>同题材诗比较读</h3> <h3>看名家课堂,品词析句,读写演唱,游刃有余,深感学识不足,但心向往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