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记录片《我眼中的八路军》摄制组来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唐庄村鲁南民间收藏馆纪念馆拍摄取景

八路军一一五师运河支队办事处旧址

<h3>  3月26日,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我眼中的八路军》摄制组来到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唐庄村鲁南民间收藏纪念馆(八路军115师陇海南进支队驻铜、滕、峄、邳四县边联办事处旧址)、贾汪区运河支队纪念馆、枣庄市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塘村千年银杏古树、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巨梁桥惨案28位烈士纪念碑取景拍摄,用镜头再现当年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h3><h3>   </h3><h3> 《我眼中的八路军》是一部由中央电视台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关于抗战时期八路军战士英勇奋战的纪录片。据了解,该片分上、中、下三集,每集50分钟,讲述运河支队为抗日战争流血牺牲的英勇事迹。与其他抗战纪录片相比,该片更注重细节的表述,通过老兵口述历史的方式来整体展现八路军的精神面貌,预计今年在中央电视台1套频道播出。</h3><h3>  此次,《我眼中的八路军》摄制组在唐庄村鲁南民间收藏馆(八路军115师陇海南进支队驻铜、滕、峄、邳四县边联办事处旧址)贾汪区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拍摄了大量的原作、原物、原址。纪念馆里陈列的实物、历史图片、油画、雕塑、影视短片等,为摄制组拍摄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也给摄制组工作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h3><h3> </h3> <h3>  该片编导孙世也告诉记者:“这里的东西比较丰富,我们原计划三天就够拍摄的,但是后来在这里深入了解完之后,发现还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挖掘。”<br></h3><h3>  </h3> <h3>  《我眼中的八路军》摄制组在唐、贾期间,还将深入运河支队当年“黄邱山套”革命根据地、贾汪北许阳村、大洞山运河支队秘密驻扎地等处拍摄,全面记录反映运河支队抗战史。</h3> <h3>在台儿庄,有一个生命,已经活了2596岁!它就是目前仍然活着并且枝繁叶茂的国家一级古树、位于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张塘村的千年银杏树。这棵树高达20多米的树冠上,仍有不少叶子随风轻摇,蓝天之下,蓝色和黄色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站在它之下,被它的威严姿态所震撼。</h3><h3>这棵千年古树,枝干呈黑褐色,树高20余米,胸高直径2.52米,记者实际测算需要8人手拉手才能将其合围。目前仍然生命力强劲,在空中凌厉生出的侧枝上,仍然挂着很多黄叶。而它没落叶的景象,则是金叶满枝,亭亭玉立,而庞大的树枝形成的十多米的树冠,远远望上去,亭亭如华盖,姿态相当迷人。</h3><h3>更神奇的是,这株古树在主干中,生出了一株完全不同的树——夹胡桃树。据考证,这株夹胡桃也已愈千年之久,是当年一颗夹胡桃树种落入这株银杏树树干缝隙中生长起来。经过千年的时间,它与银杏树早就连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体,仿佛本来就是一株的样子。当地人形象地称其为“怀中抱子”,远远望上去,真得好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抱着她顽皮的孩子一样——尽管这个孩子,早就一千多岁了……</h3><h3>这株古树旁,当地人立了一座碑,碑文记载了它的大致历史。碑文写道“据传此树植于东周定王(姬瑜)年间…”这株古树原来是在那个久远的年代栽种的!</h3><h3>古树的四周铁栅栏上被系上了许多祈福的红色丝带,大多是求子、求姻缘、学业有成、富贵平安的,古树的正南侧还有还有一个香炉,平时也是香火不断。记者了解到,这棵古树,已经被当地人奉为神灵,除了当地村民逢年过节都要来树下祭拜外,众多苏州、安徽一带的人也经常前来求福。</h3><h3>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自然灾害和人为损害古树伤痕累累,为了更好保护这棵两千多年的“活化石”,2006年,该树被国家有关部门确认为“国家一级古树”,同时也是山东省内第二株千年古银杏树。</h3><h3>当地政府对此树进行了很好地保护。2007年,张山子镇党委政府在树四周筑上铁护栏来防止人为损害,加上附近村民的养护和敬奉,古树在盛夏时节它的枝叶如大伞为树下村民遮阳避雨。</h3><h3>在树下,村里老人给我们讲述了老树的很多故事,讲述了当地人对此树的敬畏和尊崇。当地老人还提到在抗战时期,这株古树还被我党的台儿庄运河支队作为秘密联络点,经常在这里举办地下党会议商讨抗日大计;还说到了国内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来张塘村寻找共产党员,突然发现古树上有一个马蜂窝就将它点燃,引燃了古树的事情。老人家说,多亏附近村民及时扑救,才将这株古树保留下来。</h3><h3>站在树下,让人感慨万千。虽然栽种者已不得而知,但我们明白她肯定历经沧桑,走过不可想象的漫长时光,见证了我们枣庄人的辉煌历史。</h3><h3>站在她面前感慨自己的渺小,衷心祝愿她万古长青!祝愿她千百年长久地福荫枣庄人民!</h3> <h3>黄邱山套,这块堪称中国最小的抗日根据地,不仅建起了人民政权,还开办了被服厂、医院、兵工厂和抗日小学,村村有抗日的队伍,处处飘荡着抗日的歌声。这是八路军鲁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插入敌人“心脏”——徐州的匕首,又是新四军创建的根据地中极具战略价值的根据地。</h3><h3> 1943年,依靠黄邱套根据地良好的统战工作,一条从华中经运河支队封锁线到延安的秘密交通线的建立。运河支队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序列划归到新四军四师序列,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诸多抗战队伍中,唯一一支既隶属于八路军,又隶属于新四军的抗日游击支队。他们肩负起开辟和保卫通往延安交通线的光荣使命。在运河支队和其他游击队的共同努力下,这条重要通道共送达包括陈毅在内的党政干部上千人次,还不时把从敌占区搞到的武器、弹药、布匹、医药等送往延安。罗荣桓元帅高度评价说,“它像一把尖刀插在敌人心脏,以勇敢和智慧,在星罗棋布的据点中,开辟出一条通往延安的坦途,保证了南北交通的畅通。”小小的黄邱套连接起了大延安!</h3><h3>运河支队,在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日战争历史中,留下了光辉绚烂的篇章;在解放战争中,这支英雄的部队一路挥戈东进,最终把红旗插上了舟山群岛;如今,他们依然驻守着祖国的东海前哨。</h3> <h3>  巨梁桥惨案旧址位于韩庄运河峄城、台儿庄交界的巨梁桥上。巨梁桥全长85米,石砌桥墩,原为方木桥面。 1940年10月,日军纠集7000多兵力,向大运河南北的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梳篦式的大扫荡,妄图将活动在这一带的八路军运河之队、峄县支队一举消灭。12日,日军在运河边巨梁桥村将向北突围的运河支队第二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兼组织科长陈诚一、滕县九区区长李彦召、二大队手枪队队长沙玉坤等28人俘获,次日押至巨梁桥上,用刺刀捅死后抛弃运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巨梁桥惨案”。<br></h3> <h3> 鲁南民间收藏馆(八路军115师陇海南进支队驻铜、滕、峄、邳四县边联办事处旧址)坐落在台儿庄区张山子镇唐庄村,为八路军一 一五师运河支队抗日根据地遗址。1940年1月,由铜、滕、峄、邳地方抗日武装改编了一一五师运河支队,以此为根据地,与铁道游击队、微山湖大队团结协作,战斗在运河两岸和微山湖畔,为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h3> <h3>  1939年4月初的一个晚上,胡大勋、胡大毅、陈诚一、高守云、孙式金等12人,住进唐庄村李功铸家,从此他李家便成了胡大勋等人的宿营地,当时唐庄周围:村西、杜安集、小杏窝、大路、贾汪村北、杨埠、平山子村东、侯孟、泉源、单庄、六里石都住有顽匪,日伪军与我军抗日力量对抗,可谓敌中有我,我中有敌,唐庄处境十分险峻,然而李功铸(巨)不畏众敌,不顾持怀疑态度家人的反对,毅然接纳抗日队伍,坚信只有共产党才能旧中国,从此踏上了支持抗日艰苦的历程,无悔奉献。1939年4月胡大勋等12人住进唐庄,当时,苏皖特委和陇海南进支队负责人考虑到铜山县、滕县、峄县、邳县四县边境地方需要以及感到胡大勋在此闹革命更有作为。1940年便在唐庄成立了铜、滕、峄、邳四县边联办事处,胡大勋任主任,同年运河支队成立,胡大勋任运河支队大队长,陈诚一任政委,运河支队用自己熟悉的地形、民情与人民群众有血有肉联系的有利条件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武装和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胡大勋他们在唐庄安扎营寨,开始了抗日征程。</h3> <h3>【唐庄村抗日小学旧址】唐庄村抗日小学成立于1940年初,它的前身是唐庄村十大绅士各家私塾学堂组合而成的“修德学堂”,四合院共12间房舍,1939年春天,胡大勋、陈诚一等12人秘密进驻在唐庄村发展抗日武装,同年9月陇海南进支队铜、滕、峄、邳四县边联办事处在唐庄村成立,党组织在该地全面开展工作,于是便把“修德学堂”改名为:“抗日小学”。 学生来源于唐庄村及周边村庄和部分官兵家庭,学校在传道授业的同时解“抗日救国”之惑业。在第一任校长李德宜、李德宣和谢少白等4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适龄少年积极踊跃入学,由初期二十几个人发展到后来的八九十人,“小红孩、抗红抢(红缨枪),打鬼子、保家乡”是孩子们经常吟唱的歌谣,在孩子们的影响下,很多“奶奶、妈妈”们也参加了识字班,学习思想认识得到了提升,纷纷加入抗日之前队伍,为战士们缝补衣服,纳鞋做袜,烧饭做菜,抗日工作在唐庄村及周边开展的如火如荼。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少年,如:李姓族人李德超、李德凯、李德兹、李德允、李德全、李德璞、李德让、李功志、刘兆桐、李冠元、李鲁、李冠昭、李冠军和谢运堂等部分干部子弟,他们都是运河支队不可缺少的有生力量。注:朱道南,1902年8月31日出生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乡北于村,1940年1月1日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成立,朱道南被委任运河支队政委,朱平坦是朱道南之子,1934年出生,老人思路清晰,饶有兴致的给我们说起1942年是运河支队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当时他只有8岁,和支队领导的十几个孩子一起被寄养在酒老板李功铸(巨)家,李功铸(巨)让家人每天给做不重样的饭菜,一定要让他们吃饱,都曾经在抗日小学读过书...谢绍唐1904年出生,山东省原峄县第六区谢庄人(观属枣庄市台儿庄区侯孟乡)1940年八路军115师运河支队宣布成立,任第二大队侦查参谋。谢绍唐之子谢玲老人家的回忆原话:我家逃反(那时为躲避敌人而离家出外躲避称逃反)到唐庄,住在李德灿家(李德灿家开酒坊,他在兵工厂后来叛变,投靠敌人,解放后被镇压在后孟集被枪决)。后来我家转移到葫芦套,但我哥哥谢琦谢珂仍在唐庄抗日小学学习。(谢少白任校长)。现在健在的老人口述当年也就是现在的江苏徐州市贾汪区、利国等村民都在抗战小学读过书。&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