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镇静 评估先行

君子兰

<h3 style="text-align: left;"><b>  一直以来,使危重病患者维持在一个理想的舒适和安全水平是所有危重病临床医生的普遍追求和目标,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我们在抢救生命、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意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与恐惧感,使病人不感知或者遗忘其在危重阶段的多种痛苦,并不使这些痛苦加重病人的病情或影响其接受治疗。因此,镇痛镇静治疗是ICU内病人的一项基本治疗,为进一步规范对危重病人的镇痛镇静治疗,做好准确评估、合理用药,精细化管理,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9年4月12日下午举办了重症医学科青年医护讲课风采大赛。</b></h3> <h3>  此次活动的主题是 : ICU的镇痛镇静治疗和气道管理。旨在给年轻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以讲促学、促学科发展,最终更好的服务于我们的临床工作,此次比赛邀请了青海大学附院医院重症医学科甘桂芬主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博士、青大附院院长助理潘纯博士、温州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主任、西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朱虹博士给我们做点评嘉宾,同时也邀请了医务科、质控科及与重症医学科密切合作的临床科室主任和护长作为评委老师。活动开始,我院张弢副院长,对各位专家、博士莅临医院,参加重症医学科的活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感谢各位专家对我们医院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帮助,并预祝比赛圆满成功,希望选手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通过比赛提高我们抢救危重病人的技能。</h3> <h3>  参赛的8位选手前期是经过3月18日所有医护人员参加的23进14预赛、再经过半决赛,医生组6进4,护士组8进4入选的优秀选手参加的最后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精彩的表现,评选出了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2名,分别是李尚真、任文君、贺永浩、崔云云、梁秀青、张霞、刘建彬、马吉花8位同志。</h3> <h3>  正因为镇痛镇静治疗对危重病人十分重要,但同时有很多风险和并发症,会延长病人ICU住院时间、延迟脱机拔管时间、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和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而且临床上,随着病情的进展变化,镇痛镇静的治疗经常表现出“ 不足 ”和“ 过量 ”的现象,“ 不足 ”易致气管插管意外拔出、病人身上重要的管道脱出、使护理医疗操作无法进行,“过量”对呼吸循环的抑制,要求ICU医生和护士必须对病人床旁实时、动态做好观察和评估。为了保证医疗质量和病人的安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带领全科人员不断组织学习ICU镇痛镇静最新指南、实施流程、危重病人的疼痛、躁动、谵妄评估,评分方法,掌握镇痛镇静药物的负荷剂量和维持剂量,让大家熟悉镇痛与镇静中器官功能的监测和保护。在学习考核过程中萌发了在医护之间进行一场讲课比赛,以迎接不久到来的国际护士节和医师节,通过比赛更一步促进大家学习业务的积极性和演讲口才能力得到提升。</h3> <h3>  为了办好此次比赛,在2月20日邀请了青大附院急救中心侯明主任,专门给全体医护人员讲了一次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的课,课堂上侯主任不仅带来了镇痛镇静的最新理念——eCASH,早期舒适化、镇痛为先、使用镇静、最大化的人文关怀,还针对我科收住的急性脑损害的患者较多(急性脑血管病、脑外伤、癫痫持续状态、心肺复苏术后患者),镇痛镇静治疗在这些患者中在控制应激、减轻交感反应、降低氧耗、降低颅内压、控制癫痫、控制皮层扩散抑制及实现亚低温治疗需要深镇静辅助配合等脑保护机制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最新的ABI诊治指南推荐重度颅脑损伤的急性期、高颅压期、需要深镇静,因病而异、因时而异,达到个体化治疗,当然这个过程中必须实时监测,根据疼痛的行为量表、颅内压变化及客观的脑功能监测指标—如BIS测定等指导药物的剂量使用。</h3> <h3>  侯明主任结合自己30多年临床诊治的大量病例经验进行了生动祥实的讲解,通过这次授课,侯主任解答了我们医疗护理中常常碰到的困惑和疑问,让我们获益匪浅。有了侯主任的这次授课,更激发了大家学习镇痛镇静治疗的热情,在3月18日的初赛中,每位选手精神饱满、尽量做到了半脱稿讲课的状态。</h3> <h3>  在危重病人的管理中,护士是第一接触病人的人,护士是待在病人身边最多的人,护士是连接医生和病人的桥梁,护士在病情的观察监测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除了会解读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和数据以外,能读懂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也是ICU护士的一项基本功,因为目前的血气结果,不单单给我们能够提供病人的氧、二氧化碳分压水平、血液PH值,剩余碱和碳酸氢盐的量,还能给我们提供病人的血钾钠氯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代谢指标: 血糖、血乳酸和胆红素水平,几乎涵盖了我们需要知道的危重病人的内环境情况,为我们早期识别、发现危重病人病情变化提供了最重要的一个床旁实时化验结果,第一时间可以给与准确的干预措施。</h3> <h3>  所以此次比赛要求护士长梁秀青带头讲动脉血气分析,并作为考核科室每一位护士的内容之一,为了协助护士长讲好这节课,不仅科室主任刘晓兰从诊断学动脉血气分析开始和病理生理学上水、电解质酸碱平稳紊乱给予了辅导,也邀请青海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刘辉琦博士给所有医护人员讲解了一节关于酸碱平衡紊乱的精彩授课,课后刘老师占用了一中午时间给与幻灯内容做了详细的辅导。再次对他的废寝忘食,不吝赐教表示深深的谢意。</h3> <h3>  赛后,在等待选手成绩的时候,我们让刚刚从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回来的冀乃喜医生汇报一下进修心得体会。冀医生用了15分钟介绍了一下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及重症医学科的人员和病区分布,每日工作日程安排,经过1年的学习,让她感受到的是评估后再处理病人的理念,是病情的把握从原发病开始的理念,是任何临床操作都要规范,都有可遵循的表格去规范医疗行为,每周科内会安排小讲课、读书汇报、病情讨论和外文文献的阅读,冀医生用大量的图片给我们展示了病区方便临床的各种设置,最后以一张“天下重症人是一家”的照片结束了汇报,的确中大医院以这样的胸怀去培养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重症学子,在这里成长和收获,学满归来更好地服务于自己的医院和施展自己的才华。</h3> <h3>  随后作为冀医生进修医院的第19批援青博士团成员潘纯教授给我们进一步解释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名字的来历和前身、发展历程,尤其介绍了邱海波副院长作为中国重症医学的开拓者,引领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发展的过程和在重症医学领域所取得的成绩。潘纯博士之前也参观过我们医院的ICU,他对我们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指出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他也愿意为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不余遗力地提供帮助。</h3> <h3>  甘主任对此次比赛各位选手的表现及整个活动做了最后的点评总结发言,甘主任认为重症医学科举办这样一个活动、讲课比赛的形式特别好,可以让我们的医护人员通过这个主题活动,更加规范镇痛镇静药物的治疗,同时甘主任指出重症医学科是反映一家医院综合实力水平的科室,ICU是一个平台科室,病人的输入都是来自急诊科和各个临床科室,她建议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临床科室参与,ICU只有与其他临床科室密切合作,双方才会互利共赢。没有合作,重症发展不了,专科也发展不好,希望在座的各个临床科室继续一如既往地支持重症医学科的工作,重症医学的水平提高了,其他专科的水平在这个平台上也会有更大的提高。</h3> <h3>  会议最后张弢院长代表院领导,感谢省上专家,博士团成员对此次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临床科室对此次讲课比赛的参与和支持,指出今后医院将加大开展此类活动的力度和频次,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以精湛的技术为基础,以优质的服务为载体,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h3> <h3><b>  至此,我们重症医学科历时50天的青年医护讲课比赛,经过全科人员参与的预赛、医护14名的半决赛、最后医护各4名人员参与角逐的决赛,并一路有青大附院和青海大学医学院专家指导下圆满落幕 ,结束的是比赛,没有结束的是我们一颗继续学习的心和不断前进的脚步。</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