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4月14日我第一次走进位于舜耕中路,淮南洞山的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学校的校名是郭沫若先生的墨宝。</h3><h3> 在校园内,我看到了花园般的小公园,在公园的西侧,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雕塑栩栩如生,这是在1996年10月18日为纪念建校50周年,激励师生勇攀科学高峰,矗立的塑像。此塑像得到了部分“老三届”校友的热情资助。在塑像的北侧,专门建了一个松竹亭,亭子内专门用石头雕刻了“松竹园铭”。在亭子的两侧有一副对联:“绿竹虚心成大器有赖阳和雨沛,青松挺直为栋梁全凭日久功深”。</h3><h3> 安徽省淮南第一中学,简称“淮南一中”。学校是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h3><h3>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46年的淮南矿路员工子弟中学,先后更名为淮南煤矿子弟中学、皖北淮南初级中学、淮南煤矿职业学校、淮南初级中学、淮南中学。1956年,定名为淮南第一中学。</h3><h3>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9610.97平方米;有教学班级56个,在校学生5000多人,在职教师339人。</h3><h3> 校训:专一不单一、中坚不中游</h3><h3> 品格:掬淮静心、仰舜勤奋、景廉敢当</h3><h3> 精神:精敬于业、乐融于群、追求卓越</h3><h3> 民国35年(1946年),安徽省淮南一中前身淮南矿路员工子弟中学创建。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先后改为淮南煤矿子弟中学、皖北淮南初级中学。1951年下半年,学校分割为皖北淮南初级中学、淮南煤矿职业学校。同年年底,淮南初级中学迁至田家庵。1952年暑期,淮南初级中学迁至姚家湾;增设高中班;更名淮南中学。1956年10月,更名为淮南第一中学,并成为完全中学。1958年迁至洞山。同年,进行学制改革试验。1959年6月,淮南一中调整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淮南一中属于重点高中序列,因此被反革命分子全盘否定。1973年,淮南一中建立地震测报部。1982年5月,“红五月”少儿歌咏比赛上,淮南一中合唱队获全国三等奖。1985年6月6~8日,刘迈捐赠4.5万元人民币为淮南一中建造实验室。2001年,经安徽省教育厅命名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2018年10月,学校建立安徽理工大学淮南一中优质生源基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