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TINER的美篇

CHRISTINER

<h3>今天与大学同学一道,一路又说又笑地来到陕西关中唐十八帝陵之一,李适(括)这里念kuo,唐代第九位皇帝的陵园,唐德宗———崇陵。唐崇陵位于泾阳县西北方向嵯峨山上,与同学们一起“走陵”,踏春,游玩。开车一个多小时抵达这里。上山的一段路车辆不好行驶,由于是乡间泥土路,比较颠,还好,陈同学驾驶技术高超,十几分钟我们的车子停在山脚下,下车后步行几分钟就到陵园山下。昨天刚下过大雨,今天空气格外清新,天空蔚蓝。在于同学于教授的带领陪同下,听故事,说历史,边走边玩,沐浴春风,心情舒畅至极。乳台,犀牛,翼马,司马道,承露台,熟悉这些新名词,了解历史,弥补空白。心情极好。</h3> <h3>与同学一起走进神道,了解陵园石刻。唐代帝王陵均依山为陵,有居高临下之意。山前渭河流过,有山有水,风水宝地。据说嵯峨山像九瓣莲花,陵墓修建在莲花中央,被花盘托着。有佛教寓意。由于时间原因,也没有爬到最高处,俯瞰出莲花山形。从低处抬头望高,形如笔架,嵯峨山也被称作笔架山。原来陵园建有内城与外城,有祖祖辈辈的守陵人守护。内城东西目测宽有150米左右。可见陵园场面的宏大。据说当时有日本僧人——空海参加了场面气势宏大的葬礼活动。回到日本后,把京都有座山更名为嵯峨山。他建议将日本神野天皇府邸更名嵯峨院。日本神野驾崩于嵯峨院,因而更名嵯峨天皇。今天才知道这段有趣的历史故事。可见,大唐当时的政治影响力。唐崇陵外城有四个城角,城角有角鹊。内城城角有鹊台。鹊台分上下两层。查资料,帝陵的鹊台,乳台,是一种礼制建筑,一般左右对称,中间道路叫神道,即通往帝陵的大路。过去为皇室祭祀之用。老百姓是不能进入的。而鹊台类似城址中的阙,为军事用途,起到瞭望作用。鹊台附近下有一对大狮子,威风凛凛,镇守帝陵。彰显帝陵的威武霸气。石狮下面有毕沅碑。</h3> <h3>陵前有一对翼马。会飞的马🐴。因石马背上有翅膀,所以得名。石马脚踩云朵。石马高大彪悍,体型健壮。目测有两米多高。石马眼睛及前方肚子上有红色染料流过痕迹,有的说,千里马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哭泣。还有说,石马被德宗的寻母亲情感动而哭泣。当地人说石马每天眼睛流出有颜色的血水,认为石马有灵性,千年不死。只为一万年的守候。</h3> <h3>乳台,翼马,遥遥相对。</h3> <h3>石刻鸵鸟,即天鸟,美好寓意。表示升迁之意。</h3> <h3>牵马人早已不见,听说嵯峨山后山有一悟空禅师塔,今日没有见到,据碑文记载,悟空禅师塔为纪念唐代悟空禅师而修建。塔建于唐大中十四年,860年,重建于明嘉庆二十年,1541年。悟空禅师就是《西游记》美猴王孙悟空的原型。悟空禅师园寂后,归葬故乡嵯峨山二台之顶,并建振锡寺以为纪念。</h3> <h3>崇陵石碑,列为国家保护文物</h3> <h3>鹊台下一对公母石狮,气度不凡,威风凛凛。四肢强大有力,显得庄严肃穆。</h3> <h3>嵯峨山,中外闻名啊,日本也有以此山命名的山及皇室,可见山的灵气。在这里登高望远,沐浴春风,美景尽收眼底。</h3> <h3>十对文臣武将守护陵园路两旁,石刻文官帽子上有知了,鞋头有云朵,衣服皱纹清晰可见。武管双手握剑,全脸胡须,彪形大汉。守护帝陵。衷心耿耿。几千年如一日。</h3> <h3>雕刻栩栩如生。</h3> <h3>五对人牵马,十对文武官,一些马头也不见了,听说现在国家文物局设有专项资金管理园陵园石刻雕塑。免遭破坏,偷盗。想起我们的昭陵六骏,有两匹,飒露紫,拳毛剮,两石马,于1918年被我国古董商卢芹斋以12.5万美元盗卖给美国,现藏于美国费城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其余四石现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馆。军阀混战,国宝丧失,实在可惜,历史教训。</h3> <h3>于教授一路为同学们边玩边讲解,于同学辛苦啦,感谢。</h3> <h3>天空蔚蓝,油菜花开,大地一片金黄。可以想象帝王陵在一千多年前是多么的辉煌。俱往矣!嵯峨山,苍山依旧!也是两县交汇之处,这里人杰地灵!于右任,吴宓,雷抒雁,李若冰,等学者,作家,诗人,人才辈出。泾阳县,也曾是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与八路军改编所在地。</h3> <h3>重温历史,锻炼身体,一举两得。心情舒畅。</h3> <h3>沐浴春风。</h3> <h3>山下的梧桐花开,小时候院子中有一颗梧桐树,每到春夏开出紫色的宛如紫钟的花朵,今日难得一见,甚是喜悦。</h3> <h3>天空难得湛蓝,同学们玩得尽兴。边走边拍。</h3> <h3>要离开嵯峨山了,山下花椒树刚刚抽芽。估计秋日一片花椒飘香。走陵活动圆满结束,三原县的美食老黄家等着我们,出发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