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会堂绘宏图 松鹤朝阳总关情 纪念李耕为人大会堂作画六十周年

李柱

<h3>1959年,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人民大会堂落成,国务院作出指示,国宾厅两座巨幅屏风艺术作品由福建画家李耕主笔,绘画材料如丈六宣纸、笔墨颜料等均由国务院特供,作品于国庆节前完成。时间很紧,但李耕大师欣然接受这光荣而又艰巨任务,并进行匠心独运的构想与操作:内容选定中华民族传统喜闻乐见的“松鹤朝阳”,象征着祖国蒸蒸日上,人民幸福安康;制作形式运用传统堆漆工艺。为了让作品得到最完美展现,李耕大师特地指派漆艺名师即高足张英、周秀廷率领团队精心操作,自己亲自到现场作指导。国庆前夕,大作如期完成。此后,新中国五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及刘少奇、周恩来等要人从事国是活动时,均有在此画前合影。每当我看到此景,激动之情难以言表。</h3><h3 style="text-align: left;">《松青鹤白东方红》作品画面上,两棵青松像扇子般打开,与巨石交错,象征美丽富饶的中华大地;一轮红日冉冉升起,象征年轻的共和国就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屹立在世界东方;二只白鹤朝阳高歌,象征勤劳勇敢善良的中华民族;嶙峋巨石像猛吼的雄狮,象征共和国已经苏醒,在艺术上衬托了青松白鹤,增加了画面的厚重感与纵深感;左下方石面上一对并生的红色灵芝,象征神州大地物华天宝充满灵气,与松鹤巨石一样寓意生命长春,并与右上方红日遥相呼应。</h3> <h3>《松鹤遐龄》画面上,中间的两棵青松挺拔交错,蜿蜒上伸,密翠成萌;右边的假山直上云霄,呈”v"状,并以丛竹夹叶环衬,表达充满胜利欢快的喜悦;二只白鹤在这阳光普照、茂林修竹的环境中尽情地戴歌载舞,形成了悠然自在、和谐清明、天下大同的景象,极具田园诗意。画面上部那横贯于松间的白云,这是作者将自己独特山水画“断云”技法运用于花鸟画面的大胆创新,使讲究闲雅情趣的花鸟画也具备了山水画的大气磅礴,这是对传统花鸟画又一改革与发展。</h3><h3>值得一提的是,李耕的松树画法颇具特色。他继承了传统画法的优点,对松针结构进行革新,既重视松针的放射状,又讲究松针的交叉,这样既体现松针的真实性,又表现出松针的艺术性。但这种密密麻麻、交错万变的松针给漆雕制作提出了前所未有难题。为了解开这个迷,我特地与黄叶、张彪到福州请教张英的女儿张秋红(她17岁跟随父亲学艺并参与该作品的制作),得知张英深悟老师画松针特色,就把老师的各种松针结构制作成一些石膏印块,将碗灰(瓷片、贝壳碾粉后拌老漆,千年不变质)按画意叠加印在画面上,形成浮雕,而后上老漆打磨。所以,这两幅作品是李耕国画与漆雕艺术相结合的绝唱!此作品的艺术含金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