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进一步落实县教育局提出的“教研教改问题化”方针,根据我学区当前小学生阅读教学的现状,为更好的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4月12日下午,语文教研组开展“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研讨活动,活动由教研组组长桑桂玲主持,二、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教研室主任成永宏参加了研讨活动。</h3><h3> </h3> 研讨的意义与内容 <h3> 近几年,各学校图书室条件得到大力改善,还有慈弘图书的捐赠,新增图书较多,这为我们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提供强有利的物质保障。所以我们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得利用这些资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h3> <h3>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围绕以下几点展开了讨论:</h3><h3>1、学生阅读书目的选择。 </h3><h3>2、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 </h3><h3>3、读书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研究。</h3><h3>4、学生课外阅读评价策略。</h3> <h3> 各位教师在研讨活动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分享了教学经验和有效方法。</h3> <h3> 学区教研室主任成永宏在总结发言时,希望所有教师能够把本次的研讨成果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从小培养起阅读的兴趣。</h3> <h3> 桑桂玲与其他教研员结合各位老师的经验,对当天的研讨成果进行了汇总,并分享到语文教师交流群中,供大家学习交流。</h3> 研讨成果展示 <h1><b><font color="#ff8a00">(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font></b></h1><h3>1、学校环境</h3><h3>①利用好现有词根图书和学校图书角图书。</h3><h3>②利用碎片时间鼓励督促学生进行阅读。</h3><h3>③充分利用阅读课,师生共读交流。</h3><h3>④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一些优美的诗歌,散文或者小故事等。</h3><h3>⑤课前三分钟分享。</h3><h3>⑥ “图书漂流”活动,在班级里和不同年级之间交换阅读书籍。</h3><h3>⑦家校协作举办读书交流活动时邀请家长参与活动。</h3><h3>2、家庭环境</h3><h3>①亲子共读(低年级)。</h3><h3>②利用班级QQ、微信群录制语音、阅读小视频。</h3><h3>③倡导家长为孩子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h3><h3>④家长带领孩子去书店,图书馆等地方阅读。</h3><h3><br></h3> <h1><b><font color="#ff8a00">(二)教师指导激发兴趣</font></b></h1><h3>①推荐阅读书目,选择不同学段学生阅读书籍。</h3><h3>②示范带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交流、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心得。</h3><h3>③在教学中利用故事激趣,激发学生阅读兴趣。</h3><h3>④教师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或阅读成果。</h3><h3>⑤借助教学内容推荐课外读物。</h3><h3>⑥阅读方法指导,“读、思、记”相结合,针对不同内容,采取精读、略读、泛读等适宜的方法。</h3> <h1><b><font color="#ff8a00">(三)引入竞争,调动兴趣</font></b></h1><h3>①举办、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比赛,如演讲、朗诵、讲故事比赛。</h3><h3>②评选优秀手抄报、优秀习作,评选班级“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h3><h3>③以班级或学校为单位,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把读书成果以节目形式表现出来,如课本剧、小品、舞蹈、相声等。</h3><h3>④利用读书记录单,记录学生读书情况,每周汇总。兑换读书奖牌。</h3> <h3> 阅读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阅读兴趣的培养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阅读难在积累,贵在坚持,但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h3> <h3>图文|杨娇 李志春</h3><h3> </h3><h3>审核|杨平林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