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池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研讨 <h3> 4月12日下午,我校数学教学研讨会在校史展馆顺利召开,全体数学科任教师参加会议,业务副校长刘兴平主持,全国优秀教师郭改粉,省市级教育名师、优秀教育工作者:李娜(大)、郝亚亚、闫会芳、李娜(小)四名老师作了主题发言。</h3><h3> 为开好本次研讨会,学校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周内,郭改粉、李娜(小)、闫会芳、李娜(大)四名老师,分别从低、中、高三个学段开展了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展示。学校对进行主题发言的四名老师发言重点做了限定,要求他们结合各自课堂教学实际和我校数学课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讲意见、谈经验。</h3><h3><br></h3> 课堂展示 <h3> 前期示范课分别是:郭改粉老师的三年级“解决问题(连乘)”、李娜(小)老师的六年级“反比例”、闫会芳老师的一年级“找规律”和李娜(大)老师的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h3><h3> 郭改粉老师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始终在交流与倾听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她紧紧围绕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思考、探索、争辩和交流中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中力求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h3><h3> 李娜(小)老师的六年级“反比例”一课,向大家诠释了对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无论是课前引入的“故事”、课中训练的实例、还是课后的作业布置,所有活动设计都为达到“理解反比例的意义”这一目标服务,没有杂言,过程严谨。同时,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让学生试着整理、归纳、总结、再现,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也是本节课的最大特点。</h3><h3> 闫会芳老师给一年级同学讲的是“找规律”,她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把信息技术运用的恰到好处,活灵活现。整节课从游戏开始,在游戏中结束。放手让学生找规律,大胆让学生创造规律,每个学生都在快乐、积极、兴奋、满足中获取新知。</h3><h3> 李娜(大)老师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一课开课简单明了,整节课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使学生在经历、体验、获得的过程中,体会、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学生规范的言语和动作以及课堂中所表现出的积极与自信,彰显着教师平时对学生要求的严格和培养行为习惯的扎实。教师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美观明了的板书设计,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也折射出李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h3> 主题发言 <h3> 研讨会上,郭改粉老师的发言主题是“高年级数学怎样教?” 郭老师认为:数学教师要以课标为指导,把教师参考用书作为案前常备书,读熟读透。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在充分备课的前提下,巧用情景图、合理整合教材、认真设计板书、分层布置作业、精准有效帮扶。郭老师还为大家总结了九条课堂教学经验。这九条经验是:巧设好问题、关注各层次、适时写课题、概念过三关、规范写例题、小结连前后、作业因人异、预习多思量、下课不拖堂。真是字字珠玉、条条有用!</h3><h3> 李娜(小)老师的发言主题是“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及中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该抓好的关键” 李老师认真剖析了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计算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和思维不活跃。李老师希望全体数学教师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要下功夫,教熟教透乘法口诀、笔算除法(尤其是小数笔算除法),同时要注重简算和小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平时要努力培养学生倾听、交流、读题、书写和思考能力。对于思维能力的训练,李老师提出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躁动点和老师的忽略点,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举一反三。</h3><h3> 闫会芳老师站在小学起始年级教学的位置就“小学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兴趣激发的途径”这一主题进行了解析,她说: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包括专心听讲、主动提问、认真阅读、严守纪律、独立思考、按时完成作业、正确运用课堂用语等,而这些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需要创造机会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好习惯;需要树立榜样,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好习惯;需要激发兴趣,让学生自觉养成好习惯;需要因材施教,让学生人人都有好习惯。</h3><h3> 郝亚亚老师以“我是怎样教低年级数学的”为发言主题,向大家介绍了低年级数学课堂必须抓好的三个方面,即培养习惯、激发兴趣、思维训练。她希望老师们都能从细节入手,关注学生的言行举止,时时提醒,时时纠正。课堂教学设计要以“趣”字为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为出发点,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她认为适时客观多元的评价让学生得到肯定和认可,能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意识,让他们在体验成功、感受快乐的过程中获得新知。</h3><h3> 几位老师的发言观点明显,语言朴实,指出问题一针见血,指导方法灵活准确,赢得了与会老师们的阵阵掌声。</h3> 研讨总结 <h3> 最后,会议主持人刘校长做了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是四位老师的发言,重申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分享了他对“一堂好课”的认识。他认为一堂好课,必须在教学目标设定上既关注基础性目标达成的扎实到位,又关注发展性目标的拓展与体验;教学内容要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通过预设的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要体现学生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参与中、在积极的思维碰撞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课堂教学要时时处处彰显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h3><h3> 刘校长最后强调,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把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培养放在首位抓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