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场特殊意义的马拉松

赵大夫

<h1><b>  中国人过生日喜欢过两头,就是年龄小的时候过,意味着盼望孩子们快快成长。再一就是人变老了时候过,这里面的含义太多,但更多的意义是享受健康每一天。<br></b><b> 我好久没有过生日了,也就是在生日这天既没有切蛋糕,也没有吃长寿面,更没有轰轰烈烈地跟大家宣布:今天是我生日。<br></b><b> 今天一睁眼看到了手机上出现了女儿发来的短信,生日快乐!以前女儿很少主动提及我的生日,当然也就没有了生日快乐。是女儿长大懂事了?还是我变老了?凭我对女儿的了解,两者都有,但人变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br></b><b> 59岁生日一过,就进入了人生60岁大关。有个司空见惯的习惯,对于男性来说,是过9不过10,也就是说我的60岁生日要在59岁过了。从哪里来的这个说法,我也没有考证。<br></b><b> 为什么今天这么高调地跟朋友说我的生日,关键是在生日这天让我跑了一个北京半程马拉松。在跑步、切蛋糕和吃长寿面这三件事上,我愿意选择跑步。因为跑步我喜欢,再者给上岁数的人过生日,不就是想让他长命百岁吗?同时还有人多图个热闹、高兴。可今天的马拉松满足了上面所有条件。<br></b><b> 今天天气晴好,风力不大,周围的俊男靓女把你烧的就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以前把跑步作为一项身体锻炼的方法,现在把跑步作为一种修行的手段。身体再好,思想空洞,活着的乐趣也就失去了。跑道上的马拉松和人生马拉松如出一辙,痛苦、忍耐、坚持,进而快乐、自信、豁然开悟。身体的获益是一方面,而思想的丰满是跑马拉松追求的终极目标。<br></b><b> 不是游说朋友们都像我一样去跑马拉松,但希望朋友们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看到人类的渺小,时间的短暂,享受的局限。人的生命力,包括了身体和头脑,运动会让宏观的身体发生改变,也会使微观的头脑富于思考,何乐而不为呢?<br></b><b> 今天是我第三次参加北京半马,它的历史有目共睹,比我的年龄都大;它的知名度从报名抽签的比例可以略知一二。虽然我的手气没有那么好,但我对它的执着,对它的不放弃,还是能够感动老天,当然朋友们对我的厚爱是不能忘记的。<br></b><b> 有了两周前在无锡跑全马的基础,所以,对这次北京半马没有太大的心理压力。自由自在的跑,感受着青春的活力去跑,嗅着美丽花香去跑,带着朋友们生日祝福的寄语去跑。整个全程配速调整在6分以里,也有想破PB的念头,后来觉得这不是我选择跑步的最终目标,毕竟年龄不饶人。还是想如何把跑步的年头再拉长一些吧。<br></b><b> 虽然跑步有我自身的意愿,但这一路跑下来,没有家庭、朋友、同仁们的鼓励、关怀、帮助是不可能完成的。在这里借助这篇美篇感谢所有人的支持。</b></h1> <h3>起跑点,天安门广场</h3> <h3>跑步的人流</h3> <h3>跑前的我</h3> <h3>B区出发</h3> <h3>发令</h3> <h3>出发</h3> <h3>接近起跑点</h3> <h3>今天在北京呈现的黄色人海</h3> <h3>跑是享受,看也是享受</h3> <h3>第一次见到了马拉松最末尾的人群</h3> <h3>也许这是马拉松的魅力----坚持</h3> <h3>孤独的跑者,不知他在想什么?但不管他想什么,都是值得敬佩的</h3> <h3>没有掌声,没有呐喊,只有一种信念</h3> <h3>这是最后一位跑者,在警车和救护车的护送下接近终点。当我们都把关注点投向第一名的时候,我却认为她是最值得敬佩的</h3> <h3>我的跑步成绩</h3> <h3>我的尊容</h3> <h3>冲过终点</h3> <h3>炫耀奖牌</h3> <h3>为了这块不起眼的奖牌,他们的付出值得吗?</h3> <h3>休闲照</h3> <h3>2019年4月14日留念</h3> <h3>再次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关注、祝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