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沟回忆(二)——祈雨戏

树林

<h3>  井沟村,位处五峰山下黄土丘陵的土沟之中,地势不平,沟沟梁梁,靠天吃饭,十年九旱。</h3> <h3>  老百姓最怕的,也偏偏遇到的是春旱和伏旱。春旱,籽种下不到地里;伏旱,是庄稼“卡脖”旱,长下苗了出不了穗。</h3> <h3>  遇到天旱怎么办?有人说:人定胜天,可村民能力却胜不了天,但也不愿听天由命,便祈求于天,于是到五峰山的娘娘庙里“祈雨”。 祈雨,有一定的仪式,村里几个老娘娘,带着一群黄毛丫头,头戴柳条凉圈,端着贡献,赤着双脚,从村出发,步行七里,到娘娘庙里虔诚地跪拜祈雨,并且许愿:“一寸二寸打鼓摆供,三寸四寸唱戏请神”,根据娘娘甘雨的多少许下不同的愿。</h3> <h3>  说起来很奇怪,祈雨后,往往神灵有应,没多有少,总要下雨,下雨就必须还愿,所以村里一个时期,每年都要唱“祈雨戏”。</h3> <h3>  上面说的“祈雨”,还是76年文革结束以后的事情。<br>  十年文革期间,打到一切牛鬼蛇神,不允许烧香摆供,村民哪敢磕头求雨。那时,剧团古装戏曲剧目全部取消,只能上演革命样板戏,也没有唱戏还愿的社会条件!</h3> <h3>  本文述说祈雨戏,实际上是说村里唱戏的历史。<br>  文革时期,有一年县剧团到村里唱过一次大戏,剧目当然是《沙家浜》《白毛女》等样板戏,还有《画线》等现代戏。演员有王敏,田素平,郝子珍等本地名演员。当时旧戏台有点小,前面用伐到的树木往前接了一截!。</h3> <h3>  文革结束后,古装剧目又恢复演出。<br> 大约是79年初冬,朔县神武剧团第一次在村里演出古装戏。那时剧团的条件简陋,灯光没有,音响没有,布景没有,只有破旧的几套戏装。全部演职人员不知有二十个吗?反正女演员才三个。跑龙套只有两个演员,这场戏里是孟良焦赞,下一场是王朝马汉。<br>  记的,晚上演出停电了,戏台口吊着两个柴油浸过的棉花疙蛋照明,过一会儿火光小了,用脸盆盛着拖拉机柴油,对着棉球蘸一下!<br>  当时 , 因为剧团没有下一家台口,一共演出了六天,不过剧目也没有重复,多天连续看戏,看的社员们有点熬不住了! </h3> <h3>  80年起,村里就开始每年要唱祈雨戏。开始唱的前几年,时间是一般农历七月左右,地点是在旧戏台,演出剧团是水平比较低的民间剧团,不是沙城的剧团,就是同河剧团。当时,剧团的设备水平高低还是用全架箱、半架箱来衡量!<br>  台上虽然唱的是百姓口中的“烂戏”,台下人们看戏的热情气氛一点不减。村人早早就在戏台底下埋个长条板凳,占据看戏的最佳位置;娃娃们一整天就在戏场玩耍,不为看戏就为红火热闹;年轻人以看戏为借口常常成群结队,意图寻找喜欢的对象;戴着崭新草帽,穿着折叠痕迹衣服的是老头老太太;还有戏场里卖瓜子的小贩,村里李家的麻叶摊,~~~~</h3> <h3>  82年的农历四月间,村里第一次唱有档次、上水平的县级剧团——定襄县剧团,在大场里搭建的舞台,本次演出大队还售票,本村社员免费,外村的想看还需买票!<br> 那时候,某个村里唱一台大戏,不用说附近十里八村都知道,就是三四十里外的乡村也闻名。 <br>  井沟村好不容易唱一台好戏,电管站听闻后故意拉闸停电让你唱不成,专等大队给人家上供后才合闸。当时,好像还正赶上下了几天雨,反正这台戏社员们看的不顺利。</h3> <h3>  83年,村里开始盖新戏台。<br> 这段时期,公社变成乡,大队变成村,唱戏钱原来由大队集体出,变成村民集资出戏钱。<br> 85年,旧戏台拆了。<br>  87年夏天,村里学校初中部撤了,留下的小学准备搬迁到戏台院新盖的楼房里。这一年村里唱的还是祈雨戏。<br>  进入90年代,可能是祈雨人员的老去,天再旱,也没人再组织祈雨,每年七月间祈雨戏也不唱了!</h3> <h3>  但是,四月初六五峰山过庙会,七月的的祈雨戏慢慢改为四月唱庙会戏。<br> 井沟村在四邻村中算大村,不管是祈雨戏,还是庙会戏,几乎每年都要唱一台,不唱的年份还是偶然。<br> 如今,社会进入新时代,井沟村可没有跟着社会步伐变的更新,居住人口越来越少了,村民的年收入明显不如从前了,学校也撤销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变的颓废了。<br>  要说有变化,就是村里现在打了深井,有了水浇地,天旱不用再祈雨;就是硬化了街道,村容村貌比过去变的整洁;就是晚上出来街上有了城里一样的路灯。<br>  如果再要变,恐怕就是村里每年唱戏的历史要结束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