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春天,不负春光

伊文尹君

<h3>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h3><h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h3><h3> 古人关于春天的情怀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了起承转合的诗文之间,今天的人们表达起春天来,简单直白了许多,也乏味了不少,就是美丽、漂亮、好看。没办法,现在的人们过于忙碌,似乎都不在乎、也不屑于面对美好梳理情怀,或许有的忙忙碌碌,还来不及感受春光,春已悄悄地逝去……</h3><h3> 其实自己这么多年来也未必不是如此。</h3><h3> 走进春天,莫负春光。</h3> <h3>  冬天别样的素裹景致,有时确实会给人们带来惊喜,特别是在南方能看到雪景。只是在那样寒冷的季节,整个人被塞进厚重的冬装里,时时处处被寒冷裹挟着,感觉伸展开手脚都是一件挺困难的事,心情也就时不时地阴郁着。</h3> <h3>  于是,总盼望着光秃秃的枯枝何时能萌发新芽,枝条染绿。 </h3> <h3>  其实春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过。大地尚未苏醒,二月春风,不经意间剪出来柳枝片片细叶。</h3> <h3>  </h3> <h3>  灰墙青瓦之间,去年枯黄的叶子还在静静地躺着,一树青翠的银杏叶儿已经爬上屋檐,又是一年秋之绚烂的开始。</h3> <h3>  黄花点点随着枝条舞动春风,大地回暖,春天来了。</h3> <h3>  素装淡裹的玉兰花,亭亭玉立,晶莹皎洁,高贵舒展着身姿怒放开来。</h3> <h3>  千树万树梨花开,乡下的梨园自是这个季节踏青赏花的好去处。</h3> <h3>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h3> <h3></h3><h3>“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h3><h3>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h3><h3> 就说这油菜花,的确不是闲花野草,关乎民生大计,大江南北几乎无所不在,成片成片的盛开着,艳丽而纯粹的明黄泼染着大地,可谓蔚为壮观。这花算是开得较早的花,记得春节后驾车回川,自北向南已经随处可见。都说汉中、婺源,乃至青海门源是观赏菜花的游赏之地,想着日后何时可以择机造访。</h3><h3></h3> <h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首先秦的诗,也说明自古以来桃花一直都伴随在人们左右,年复一年,寒暑交替,正所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h3> <h3>  樱花,可能是人们每年最想观赏的花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已经几乎把樱花盛开当作成了春天的象征。樱花,往往被寄予着诗意和梦幻般的色彩与意境。可是,这样的美好也是极其短暂的,斜风细雨后便是樱花落尽时。</h3> <h3>  对鸟没有什么研究,基本叫不出鸟的名字。印象最深的诗句就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了。春天一到,这鸟儿们也忙碌和勤快了起来。寂静的清晨,睡眼惺忪着听窗外叽叽喳喳、清清脆脆的鸟鸣,别提心情有多么地愉悦。</h3> <h3>  花无百日红,春天是短暂的,特别是南方不像北方那样四季分明。早年在北方工作,基本一年四季都在野外山沟里跑,要到五月初才能看到树木发些嫩芽,那绿色是一点一点由浅入深,由淡而浓,仿佛面对辛苦枯燥的工作心中就充满了希望和盼望。所以,看到这嫩萌的绿,总是让人充满希望。</h3> <h3>春天的花儿千姿百态,装扮着自然,愉悦着人们。</h3> <h3>  都说秋风扫落叶,可偏偏这春天也会叶,如黄葛树。满树的绿叶经历了严冬,一场春雨过后,春风劲吹,便黄叶落尽,满枝新叶也便不知不觉中迅速地萌发着。</h3> <h3>  春风十里不如你。盼望了许久,终于可以卸去厚厚的冬衣,伸展着腰肢与春共舞。</h3> <h3>  </h3> <h3>  春天是彩色的,更是充满希望的,愿一切美好不期而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