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地玄黄,日月不辍。经过漫长的生存繁衍,人类渐别茹毛饮血。在开化文明、点积历史的征程中,总在不断在思索,一切存在和变化都是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上古人仰观天河,记录星环轨迹,留下了河图、洛书两本神奇的无字天书。</p><p class="ql-block"> 以北极星为核心的抽象图,蕴含着深奥的内容。用阿拉伯数字按图中黑白点数标识,即产生了一个十字交叉数列,横排为:83549,竖列为:61527,用中心5向上下左右相加,皆有规律。东西南北中组成的矩阵,表述着星宿的方位坐标。黑、单为阴,白、双为阳,黑白色点分别用线相连,即出现了早期的阴阳鱼交互雏形。</p> <p class="ql-block">洛书是个直观的按16729438数位排列的九宫图,中心为5。逆时针叠加:1+6=7,7+2=9,9+4=3(逢10用9,保留个位),3+8=1。图上任何对面或对角线的两个数字加中心的5,都为15。河图总数55,从左至右平行连接两个数字相加,出现15、5、15、5、15的规律。洛书总数45。“5”代表着某种特殊的意义,为后人五行思想之祖。</p><p class="ql-block"> 河图洛书中玄妙的阵列,竟然是出现在史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不可思议、叹为观止。天地万物,尽在其中,循动不息,周而复始。其衍生出的识物导向,成为了点亮中华文明的火石。</p> <p class="ql-block">七千年前,伏羲氏部落首领,承前积累,观测研记,在河图、洛书基础上,用金木水火土代表方位,用乾、坤、巽、震、坎、离、艮、兑的组合,来解释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的各种现象,阐述事物发生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易经》融合了华夏先贤们的智慧结晶,按著作时段分为《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涵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生活哲学,奇门遁甲,是大道之源,是后人思想发展、探索世界的基点。前两部在秦朝时已失传。因孔子推崇儒学,《周易》作为儒家五经之首,得以完善和传承。在三千年前,《周易》就著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君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这些熟悉的文字和道理,仍为今人遵循广用。</p><p class="ql-block"> 《易传》说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宇宙从混沌太极状态分阴阳,生万物。第一次提出了“太极”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老子,出生在距今2600年前,开创了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道德经》。“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事务中的阴阳平衡是动态的,矛盾必然会随条件而转换,因此世界总在不断变化。他与庄子、列子一起开创了道家辩证理念的初本源头。</p> <p class="ql-block">张道陵,公元34—156年,汉朝开国军师张良之后,道教的创始人,民间称为张天师,传说他活了123岁。作为东汉道家思想的中流传播者,七岁便通熟《道德经》,并写下了对老子学说的注解《想尔注》。主张内丹修炼,清静自然。一生好生乐善,行侠仗义,广除瘟疫。在龙虎山创立道教,形成内家流派良好的赓续制度。其子张衡,孙子张鲁(东汉末年汉中太守),都在道家理论的初级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公元500年,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一个叫韩拱月的人,饱学诗书,擅长武术,遍游天下,中年后归隐结庐于新安的南山(徽州歙县覆船山),结识了同样巢居于此山的得道高人傅大士。傅大士受天竺达摩大师点化,潜心修行,造诣极高,深受梁武帝敬崇。留有千古无以正解的佛偈:“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韩拱月得惠其超高的思想和境界,从《易经》中悟出天人合一万法自然的道理,著有《观经悟会法》,第一次把太极思想融入在了拳术之中,创立了原始太极功。</p> <p class="ql-block">歙县之南,覆船山顶,群峰围堰,灵气非凡。</p> <p class="ql-block">樵石诡异,落泉通透</p> <p class="ql-block">公元544年,南陈朝的程灵洗,三国名将程普后裔,自幼好武,因祖上官任新安而世居歙县。听闻南边覆船山上有高士,便入山探秘,缘遇归隐的韩拱月,跟随其学习武功和奇门遁甲术,有幸将太极功带出了深山。时逢大分裂年代,他一生戎马征战,在实践中对太极功加以细致的研究、固化和传承,创立了内家拳九个基本招式,即小九天,世人便将他尊为内家拳系的创始人。</p> <p class="ql-block">据《唐诗本纪》和《太平广记》记述,唐朝景瑞年间,徽州歙县的南山间,有个拄着弯竹挂葫芦,胡子过膝、长发垂地的老道士,叫许宣平,常醉酒独吟:“负薪朝出卖,日落沽酒归,路人莫问归何处,穿入白云行翠薇”。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游历新安时,慕名其人其诗堪为神仙,特来覆船山拜访许宣平,但未能如愿,便在许真人的石草屋墙壁上留下了诗句:“我吟传奇诗,来访真人居,烟岭迷高迹,云林隔太虚……”</p> <p class="ql-block">覆船山入口。在唐代,道教体系早已成熟发达。许宣平真人隐修的覆船山搁船尖,传说为上古时期大禹行船至此翻浪而成。绝壁千仞,龙泉飞溅,古谚云:“十门九不锁,天门夜不关”,山势奇险,满富异像,是道家36福地之一。元末,朱元璋在此练兵起势。大明朝建立后,正阳门、神策门等南京城的十三个城门名字全部取之于此山的各个关卡名。洪武初年,明太祖即派兵户屯守永久封闭了此山。许真人融汇了程灵洗的太极功小九天精华,又根据36道石门天险形状至柔至刚、刚柔相济的哲理,创立了内家拳36式,气招同行,连绵不绝,周身一体,空若无物。为了不泄露天机,又加了一招起式,终成名传千古的内家拳37式。</p> <p class="ql-block">程珌(1164—1242年),徽州休宁人,南宋大文豪,龙图阁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著有狂篇“沁园春.读《史记》有感”,精通易理。依托自身的博学和才智,将500年前远祖传下来的太极功理论进一步研究细化,著书描绘,使之更容易收藏和传承。程珌死后5年,张三峰出世!</p> <p class="ql-block">张三峰是自古以来集道家、内家、丹家思想于大成者,著有《大道论》,阐述天地人物的阴阳之机;《玄要篇》阐述太乙内丹气功。通过吐纳导引内外双修, 他将内家拳搏击技术发挥到了极致,有传说以一人之力击杀上百盗贼。卓越的文韬武功确立了与少林齐名的武当派,是武当道教的开山祖师。但此人在历史上一直扑朔迷离,有说宋朝的,有说元末明初的,更有夸张说是宋朝活到明朝的。据史书考证,武当道士张三峰出生于宋徽宗年间(1247年),而《明史》中记载称武当丹士张三丰生活在元至明代,一字之差,谬以千里,这两个可能是完全不同年代的两个人。亦或“三峰”声名浩荡,成为了门派内一种竞相追求的代号,武当后辈得了道行的皆可自诩。</p> <p class="ql-block">明初两代皇帝千方百计想找到张三丰,大概是为了传说中的丹药和长生不老。永乐帝命30万人大修武当,表示对道家仙人的极度崇仰,并自封为真武大帝下凡,实则为了江山统治。皇帝是天下的权威之鼎,尽量把自身趋同于传说中虚无缥缈而又深获大众敬仰的世外仙人,以拔高在天下人前的形象,借助共性认知治理国家。整个明朝未有可靠的张三丰事件记载,古书籍把他明确划归为明朝,或许是因为天下人对元朝外族入侵的痛恨与不屑,把这份光耀归属汉家新朝。</p> <p class="ql-block">武当金顶。明朝皇室把武当山作为家庙,每代帝王都赐牌匾颂词,有了至高的推崇,武当道教闻名遐迩空前繁荣,内家功夫的推波助流,不再仅仅依靠各个时代的天赋异人。穷苦阶层、翰林儒士,甚至妇孺童子,皆可参修。张三峰之后内家拳的传播分成了两大派,南派为浙江四明山方向:王宗——陈州同——张松溪——单思南——王征南;北派为山西河南方向:云游道人——王宗岳——蒋发——陈王廷。</p> <p class="ql-block">黄宗羲,浙东绍兴人,伟大的爱国者、教育家、经学家,与顾炎武、王夫之共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一生嫉恶如仇,青年时热血与阉党争斗,明亡后积极组织义军抵抗清军,晚年归隐潜心传学至八十五岁。</p> <p class="ql-block">王征南,明末清初武当派内家拳高手,积极从事反清军事斗争,凡出手即对敌人的死穴、昏穴和脏腑等要害,一击必杀,战功卓著。抗清运动失败后,回老家宁波,与在那里讲学的黄宗羲成为了好友。</p> <p class="ql-block">黄宗羲个性风骨,好朋友王征南死后,专门为他写了墓志铭,第一次提到内家拳和张三峰的出处。主要论点是一、“少林拳搏于人,但有间隙,怕少壮,易遭反击。有一种内家拳,以静制动,讲究发力机理……注重气息,连绵不绝……延年长健”。二、张三峰是宋徽宗年间的丹士,与我们所熟知的明朝的张三丰,不是同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为了抗清大义,黄宗羲让儿子黄百家拜王征南为师,因为父亲与师傅是志同道合的好友,同时因有“五不传”的严厉门规制约,黄百家是唯一得到王征南内家拳真传的人。师傅死后七年,他整理编著了《内家拳法》,根据体会和实战再次修润了内家拳理念。黄百家虽因战乱不止没能带出好的徒弟而时常痛心疾首,但他提出的更加细致的理念,加速了内家拳思想的传播和门派的定位。</p> <p class="ql-block">王宗岳,明朝万历年间山西人,精通拳法、枪法、剑法,著写的《太极拳论》,是后世太极拳各派系共同认可的拳理正宗,让当时因生存飘忽不定、拳技发展遭遇瓶颈的各系内家传人有了明确的理论指导。“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不偏不倚,忽隐忽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所及也”。</p> <p class="ql-block">(蒋发、陈王廷(右后),绘于顺治年间)蒋发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赵堡镇人,离同样地处温县的陈家沟不远。蒋发从小练拳,是个武学奇才,他在山西随王宗岳学了七年的内家拳,是他唯一的徒弟,最终开创了著名的赵堡太极拳。陈王廷祖上都是武痒生(备考武状元),练的是祖传的炮锤,动作生猛刚硬,他是个十分谦虚上进且善于总结的人。冥冥中一切都是机缘,在与蒋发的交流中,陈王廷把绵软的太极内家拳融合进了炮锤,创立了陈式太极拳。</p> <p class="ql-block">陈长兴(1771—1853年),充满着将太极拳发扬光大的抱负。他将祖上太极拳精炼归纳,著述了《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战斗篇》,第一次带领门人突破文理研究层次,创立定型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一、二路。并打破门槛,收外人杨禄纏(禅)为徒,开创了太极拳的昭然年代。杨禄纏是个武痴,也是个千古奇才,外家搏击功夫练得非常棒。因陈氏有不传外的祖训,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下陈家沟时,陈长兴敬佩他的诚心,但只教他蒋发传下来内家绵拳,这样即不违背祖训,又能传艺给有缘人。杨禄纏第三次来陈家沟时,陈长兴年岁渐老,思想有了很深的变化,太极传承千年极不容易,陈家不能自私独得,也不能让这祖传瑰宝一直隐默山沟,于是终于下定决心把陈家太极拳所有秘密全盘传授。这样前后总计18年的艰辛,历练出了新一代的太极拳宗师。</p> <p class="ql-block">杨禄纏(1799—1872年),成名后上门挑战的拳师特别多,但凭借过硬的基本功和凶狠的招术,以及在搏斗中的灵活运用,从未逢对手,人称“杨无敌”。后受人挑唆比武重伤了人,逃到北京,寄身酱菜店,被狩猎路过的端王爷挖去府上教拳。八旗王公层面的人没有丝毫拳脚基础,感受不到江湖的残酷,也吃不了每日训练艰苦,杨便将拳式中跳跃发力凶猛搏命的招式去除,注重松平柔和,追求健身风雅。因帝师翁同龢赞誉“手捧太极震环宇,胸怀绝技压群英”,正式将改编后的拳术称为杨式太极拳,自立一派。除本家子孙外,杨禄纏真正将原始功夫传教于六人,分别是大内高手王兰亭、贝勒爷时绍南、武状元岳柱臣,另外是从神机营挑选出的三人,也就是清朝的特种部队,即凌山、万春、全佑,这些人都是带艺从师,本身就是各派搏击高手,因此领悟神速,功夫有成。随着皇朝没落,洪杨混沌,前三人分别入山为道、王族洇灭、战死边疆,都没能有效传后,后三人只有全佑一系延续了杨家太极的星火。</p> <p class="ql-block">吴全佑(1834—1902年),满族乌佳哈拉氏,后以谐音“吴”作姓。在神机营有“大力王”的称号,被挑出来学拳,由杨禄纏亲自教授。因为功底扎实,接受的非常好,又经过多年勤奋消化,终成正果。但因旧时陈规,师门内不能跟王爷平辈,也为了杨家子孙的前途,全佑谦逊向杨禄纏的儿子杨班侯递茶认师,实际上他们是师兄弟。吴全佑侍奉师傅非常尽心,杨禄纏年纪大了回乡养老时,十步九送,怕有遗漏,杨禄纏说:“好了,不要送了,我已经一点不留全部教给你了,记住,圈内打人,圈外发人”。</p> <p class="ql-block">109年前,武道救国风云壮烈,在同盟会陈其美、农劲荪大力倡导支持下,霍元甲以“强国强民”为宗旨,创办“上海精武体育会”。</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为精武会题词—尚武精神</p> <p class="ql-block">农劲荪,电影《大侠霍元甲》中拟说为霍元甲徒弟。神秘商人,青年时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在天津开设“淮庆药栈”,暗中从事革命活动。</p> <p class="ql-block">吴鉴泉(1870—1942年),吴式太极开宗立派人。经过父亲全佑几十年的经营,拳术上,以杨式小架为基础,去除了跳跃和重复动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和招式;社会关系上,得益父亲的辈分,好多杨派和陈派的著名拳师都要称其师叔伯以上。从政府、军队到江湖,都有吴家门客的身影。时机成熟,1912年,吴鉴泉在北京正式把自己一系的拳术称为吴家太极拳。1928年,他受聘于上海精武会和国术馆。1933年,他在上海成立鉴泉太极拳社,从此吴家太极拳开始广为传播。吴家有个祖训,功夫受于杨家,必须知恩,世代不能与杨家争徒。其时两家几代人的关系一直很好,相互交流技艺,共护太极门派,乃至70年代杨家第五代子孙到香港去开武馆,都是先扎根海外的吴家全力帮忙筹措的。</p> <p class="ql-block">杨澄甫(1883—1936年),作为杨氏太极第四代传人和功名受益者,功夫得法度但没有真劲。其父杨建候临终前嘱咐:“你再不用功,杨家威名何在?”与父辈、祖辈一生只收数人认真传播不同,杨澄甫大肆“扩招速成”,迎合沽名钓誉的人。他与吴鉴泉是世家好友,都面临减负的压力。但他胆子更大,冒然把祖传的太极拳里凶狠的、重复的、跳跃的招式全部去除,一点不留,而重复的招式正说明重要性,跳跃和搏命的招式必需要投入艰苦的基础训练。老一辈练拳是“三年一万遍,十年才出门,头顶一根绳,师傅棍棒随”,通过超常的恒心毅力化几年时间练出了本事才有机会敬茶入室,尊称师傅。从四代开始,杨式太极已徒留其名,不注重练格斗基础功,更不用说更加苦闷的运气练习了,只把华丽的推手当作功夫高低的标准。同时的孙禄堂,每天12小时不断苦练基本功,用绳子绑好磨盘反复扔出去又拉回来,练习整劲和臂力,最终开创了实战性极强的孙式太极拳。对杨式太极影响更大的是1956年,国家提倡普及太极拳,杨式门人把祖产再次精简,老年人专属的杨式24式太极操出现在全国的公园里。练拳不练功,杨禄纏的拳,彻底消亡。</p> <p class="ql-block">清朝是禁止民间大规模习武的,清末至民国初年,在“以武强国”,不做东亚病夫的民族情结,以及武力推翻封建帝制的革命思潮推动下,众多国术门派和拳师得以崭露头角,学武之风兴盛一时。当时政府高层的文人大佬也都拜师学艺,他们不可能下身去扎马步、劈砖头,充满文雅特性,又不需要武功硬底的太极拳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太极拳第一次得以大范围传播。</p> <p class="ql-block">纪子修(1845—1922年),满洲正白旗,从小苦练弹腿,20岁时进入清廷当护卫,在神机营学会了岳氏散手、《纪效新书》中描述的刘氏枪法,并练成了铁臂功。最重要的是在军营有机会跟着杨禄纏学太极十三式,但他并不是杨的入室弟子。按宽泛的辈分可以算作吴全佑的师兄弟,因为意趣相投,全佑把自己的太极心得和招式特点全盘交流与纪,也因此有了吴派的嫡传支系传承。据传纪子修练武成痴,一生都保持纯阳之身,把凶猛的岳氏散手与太极绵劲融为一体,成为一代宗师。以无私的胸怀带出了很多有饶有建树的弟子,为中华武术的推广发挥了中兴之功。</p> <p class="ql-block">俗话说功夫不过三代,每代师傅藏一手,到了第三代就剩个名了。民国五年(1917年),纪子修、吴鉴泉、杨少候、许禹生等人在北京组织当时的各派武林高手成立北京体育研究社,以期共同发扬国术。图为当时非常出名的十三位拳师合影,名字都是如雷贯耳。当时虽有博怀之心,但终有严格的传统门户狭隘,国家形势又是异常艰砺,这班侠士并未能将技艺最效传钵,随着热兵器时代的来临,中华传统武术格斗技巧渐渐散落历史。</p> <p class="ql-block">宋书铭,约生于1840年,河北保定人,自幼文武双全,精通易理,擅长诗词,辛亥革命后任袁世凯的机要秘书。1927年王新午的《太极拳法阐宗》记载了一个事件:听说宋书铭是太极高手,纪子修、吴鉴泉、许禹生、刘彩臣等杨、吴两派的拳师上门切磋。当时宋已是72岁的耄耋老者,推手中几人竟然都被他发出去,众人在佩服拳技绝伦的同时,都想向他请教。宋说自己用是祖上秘传的太极功,也叫三世七功(据考证,三世七功总共有37个独立招式,很有可能是唐朝许宣平的37式功法的谐音),先祖宋远桥是张三丰的大弟子。教拳可以,但不许外传。纪子修当时就不屑:“拳技沦落,一代不如一代,除了学生不刻苦,最大的弊因就是师傅不开诚相教,我已经67岁了,不想为了获知一点技术而与你同愚”。这事件关系到杨、吴两大派的名誉,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吴式鉴泉掌门、杨派第三代掌门少候都还在世,作者王新午又是杨派第三代传人许禹生的嫡传弟子,如有杜撰必遭斥正,所以真实性颇高。</p> <p class="ql-block">王茂斋(1862—1940年),山东莱州人,吴全佑的大弟子。在吴家派系传承图谱中排第一页,德高望重,是北派吴式太极的首座。武艺炉火纯青,更重要的是为人仗义。全佑、鉴泉刚出道传拳时异常艰辛,衣食无着落,全凭王茂斋的同盛福店铺接济。江湖朋友往来有不方便的,他都慷慨接济。太极功底扎实,敢于突破前人教学方式,带徒弟不附攀名流,以德为第一要求,修丕勋、杨禹廷、刘晚苍等都达到了一代宗师的级别。</p> <p class="ql-block">张达泉(1889—1969年),吴式太极分为方架和圆架,吴鉴泉晚年创编出了圆架,之前各体系传承的都是吴全佑和王茂斋传下来的方架。张达泉得业于纪子修,全佑把吴家太极送给师弟纪子修,按辈分张达泉应当是吴鉴泉的师兄弟辈,但吴式拳谱体系上却没有他的名字。甚是可惜,但也正因为这样,张达泉收徒没有了门规制约,解放后他每天在上海襄阳公园免费教拳,育出了戴英、冯国栋、王雅辉、薛清光等十多位知名拳师,更后继有数千名学生,远超过了吴式本门传系。</p> <p class="ql-block">杨禹廷(1887—1982年),一生致力于中华武术的传扬。早期练的是十二路弹腿、黑虎拳、长拳,1916年起总共跟随王茂斋学了25年的太极拳,每一招都严格按规范来练,极其正统,全心追逐原理和应用,并用汗水将前人心血无私传播。1924年编著了《太极拳讲义》,著名传人有傅作义、王培生、李秉慈……</p> <p class="ql-block">徐致一(1892—1968年),是北京体育讲习社的第一批学员,师承吴鉴泉,得到吴家真传。徐致一是个高材生,文武双全,在学太极之前是个外家拳好手。他把太极理论书稿从文言文带入了白话文时代,著有《太极拳浅说》、《太极拳(吴鉴泉式)》,第一次用科学阐释太极的道理。他曾担任上海精武会理事长,解放后,担任中国武协第一届委员,为太极拳在全国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赵寿村(1901—1964年)吴鉴泉外甥,吴式太极拳理论创新前辈,30年代上海精武会拳师,大功于上海、苏州地区的太极拳传扬。</p> <h3>吴公藻,吴鉴泉次子,曾任国民革命军十三军搏击教练。学术理论见长,著作有《吴家太极拳》,定居长沙,带动了华中地区的吴式风潮。</h3> <p class="ql-block">吴公仪,吴鉴泉长子。1919年生,20岁时就在上海精武体育社任教,曾受蒋中正邀请,执教黄埔军校太极拳班。1937年创立鉴泉太极社香港分社。吴公仪最大的影响力就是1954年在香港与白鹤拳掌门陈克夫比武时获胜。有很多人说那场比武展现不出太极技巧,犹如斗殴。分析看,作为守成者,吴家太极已至三代,除了身形招式,祖传基本功和发力打人已丢弃,仅剩难以评判的推手。其实,太极推手是训练技击的辅助手段,但后来人把推手当作了唯一。当时吴已经55岁,陈是38岁,比赛规定不能起脚,不能打要害,又是慈善活动,自然是可观性不强。吴陈比武,让三位文坛豪杰触发无限想象,香港武侠小说开始风靡。</p> <p class="ql-block">解放前后,香港武侠小说时代开始,三大文豪的笔走游龙天马行空,世人风靡江湖武林道义情仇。金庸的《倚天屠龙记》就是根据宋书铭祖上宋远桥的元素展开的。</p> <p class="ql-block">吴耀宗,吴鉴泉的侄子,名字是鉴泉起的,期望弘扬吴派光宗耀祖。作为吴家第三代门内传人,9岁时鉴泉亲自教他打拳。为人忠厚,练功踏实,综合技艺非常了得,擅长用腿,极力倡导太极公开传承,逢问必答。吴公仪去香港后,1950年前后代理鉴泉拳社社长。后长期在人民公园开放教拳,直至1990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梅兰芳,《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都是梅派代表作。梅兰芳与吴耀宗是好友,吴比较实在,一次闲茶时,说:“梅先生,你戏中的舞剑姿势不对,也不美,剑是双面的,横剑是要伤着自己的……”说着演示了一遍吴家太极乾坤剑。梅兰芳特别喜欢里面的天女散花、犀牛望月、左右卧鱼,将之融入了戏曲造型中,使虞姬和贵妃的形象更为传神。</p> <p class="ql-block">马岳良(1901—1998年),从小喜欢武术,悟性较强,苦练过通背拳、炮锤、少林拳。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是当时不多的微生物学家。1929年跟随医学导师来上海开办中国第一所民办医学院——中央医学院(上海医科大学),任红十字医院(中山医院)检验科主任。20岁时向吴鉴泉学太极拳,后成为其女婿,与鉴泉一起生活10年,尽得真传,实战造诣非常高。抗战爆发后,不想和时任民国教育部长的师弟褚宜民(拳术造诣很深,专门拍过吴式太极拳练功纪录片)一样当汉奸,辗转来到重庆,有幸接受张群、李济琛、黄炎培、卫立煌、何健等人作徒。1966年,中华文化遭遇空前浩劫,马公与其他九位著名拳师被红卫兵以“十大反动拳术家”游街批斗,拳社被占,所有史料都被烧毁,直至1979年复出,任徐汇区武协副主席。</p> <h3>吴英华(1907—1997年),鉴泉女儿,1956年在上海体育宫任教,文革后鉴泉太极社复社,任社长。天资聪颖,与丈夫著有《吴家太极详解》、《吴式太极快拳》</h3> <h3>马岳良、吴英华夫妇,双双都是长寿之星。</h3> <p class="ql-block">刘晚苍(1905—1990年),自小学习螳螂拳,后王茂斋亲授太极,是北派吴式太极的核心传人。人称刘三爷,一生好武没有其二,精于谭腿、太极、形意,擅长推手。1974年,全日本太极联盟来中国交流,实为挑战,作为中方代表,刘晚苍轻松打败了日方首领三浦英夫。刘三爷拳不离手,勤于专研,从青年开始一直在北京天坛、地坛公园义务教拳,德艺双馨,传承出色。著有《吴式太极拳架与推手》,把所领悟的太极技击原理和盘而出毫无保留。</p> <p class="ql-block">王雅辉,中排左三,在上海玻璃厂工作,人称玻璃王。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人阶级是襄阳公园太极场的主力军,在伟大领袖指引下的精气神堪称时代经典。</p> <p class="ql-block">裴祖荫(1917—1986年),上海人,从小好武,吴鉴泉从北京到上海办拳后,即入社拜为师,跟鉴泉学了10年拳,大有所成。张达泉称赞裴人品好、功夫好!再传弟子非常出名:何南杰、洪宗南、刘继发、苏宝泉。吴家靠开馆收徒而生,教的不真没人来学,教的太多势必饿死后代。当时鉴泉的子孙对这方面是非常抱怨的,因此,裴祖荫拜了鉴泉的女婿马岳梁为师,并和众师兄弟表态,今后不管世事如何发展,有我们一口饭吃,就有吴家人的饭,且自己带徒弟不公开在室外进行。</p> <p class="ql-block">在那个连运动裤都没有的年代,没有商业,没有学费,艰卓的意念让人精神充沛。(后排左一为刘继发)</p> <p class="ql-block">戴英,是张达泉最疼爱的徒弟,自创的活步推手无人能敌,旅居美国。传功夫于黄耀仁,是江阴吴式太极拳的师祖。</p> <p class="ql-block">孙南馨,江苏无锡人,造船工程师,他是徐致一的高徒。他以工程师的严谨,写出了《吴式方架太极拳》,图文并茂,招招细解,要点详尽,是太极拳商业化之前重要的母版理论。</p> <p class="ql-block">王培生(1919—2004年),河北武清人。从小喜欢舞刀弄枪,学过弹腿、查拳,12岁拜杨禹廷为师,练功刻苦,受到过师爷王茂斋的指点。1981年,日本少林拳道组织来华挑战,王培生作为中方代表,以花甲之年用吴式太极擒拿精彩的教育了日方的教务长山崎搏通,回日后,日方登报大肆称赞王老的太极拳厉害。王培生谦虚至极,出名后也拜其他各派的高手为师,不耻下问,广纳博采,功夫入化境。他一生都在传播太极拳,每天天不亮就开始练拳,著作文献很多,在一些教学视频里把祖辈传下的功夫技巧毫无保留的公于大众。为了太极事业鞠躬尽瘁,是太极长河里一颗璀璨的星光。</p> <p class="ql-block">不怠师传术,修行到终老。刘继发先生扎根上海,桃李满天下,致力一生把吴式太极拳发扬光大。</p> <p class="ql-block">吴式北派创始人王茂斋、郭松亭</p> <p class="ql-block">北派前辈 —— 王子阳、杨禹廷</p> <p class="ql-block">吴式太极拳南北同门创业拳师</p> <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鉴泉太极拳社,上海襄阳路。</p> <p class="ql-block">流水不陈(中)—— 运拳要诀,大家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