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寨风情

燕尾服

<h3>  苗族是我国五大少数民族之一,在历史上却是一个苦难的民族。5000多年前,蚩尤的九黎族部落与炎、黄两个部落,同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生存和发展。</h3><h3><br></h3><h3> 在部落的争斗中,蚩尤被炎、黄联合起来打败并擒杀,残余的九黎族部落被迫南移。按照“成王败寇”的逻辑,蚩尤便遗憾的失去了与炎、黄二帝同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殊荣。</h3> <h3>  后来,多灾多难的九黎族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h3><h3><br></h3><h3> 除部分留在了当地外,大部分人在迁徙中继续向南,进入了云贵高原,甚至去了东南亚。</h3><h3><br></h3><h3> 而在贵州的这片土地上,他们则像片片雪花一般,飘落进那十万大山之中,几乎被世人所遗忘。</h3> <h3>  岁月沧桑。由于大山的阻隔,蚩尤的后裔们又分成了若干分支,形成了各自的名称、文化、语言和服饰等等。以至于解放后在民族认定的工作中,仅仅在贵州省就出现了100多个族人的分支。</h3><h3><br></h3><h3> 为了便于管理,按照“合并同类项”的原理,将信奉蚩尤为祖先的人们归在了一起,开始统称为苗族。</h3> <h3>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境内,是一个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由10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目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h3> <h3>  依山傍水,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存、繁衍的首选之地。</h3><h3><br></h3><h3> 千户苗寨隐藏在群山环抱之中,一条山泉水汇成的小河在山中缓缓地流过,滋润着两岸的万千生命。河面上泛着粼粼的波光,呈蓝绿色,清澈见底。偶尔,甚至可以看到鱼儿在水底欢畅地嘻戏。</h3><h3><br></h3><h3> 在“地无三尺平”的贵州,能够在山里形成一个聚居千户的村寨,堪称是一个奇迹。</h3> <h3>  小河的两旁,一幢幢吊角楼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山坡上,有的甚至直达山顶。</h3> <h3> 吊脚楼主要采用木质结构。造型独特,气势恢宏。华美而不纤细,散乱却不呆板,庄重又不失古朴。既有飞檐斗拱的唐代建筑遗风,又有江南水乡廊桥亭台的韵味。置身期间,真的是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h3> <h3>  一座座彩虹桥横跨在小河上,成为连接两岸的纽带,行人风雨无阻。</h3><h3><br></h3><h3> 沿着河床远眺,桥下漂亮的圆拱和精美的楼阁式檐廊尽收眼底,与两侧的群山、起伏的吊脚楼浑然一体,组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国画。</h3> <h3>  出去旅游,总是希望看到原生态的各种奇观,千户苗寨在被开发成景区之前便是如此。</h3><h3><br></h3><h3> 据导游介绍,08年苗寨刚开发之际,出入苗寨只有小路,一切都保持着古朴的气息和风范。</h3><h3><br></h3><h3> 苗族兄弟热情好客,旅游者可以随意走进每个村寨,走街串户,不仅受到热烈欢迎,还可以吃到独具特色的苗家美食。</h3> <h3>  随着景区的开发,游客的涌入,吃住行的需求便带动了商业的发展。</h3><h3><br></h3><h3> 如今,走进苗寨,迎面扑来的是浓浓的商业气息。街道两旁,挤满了各类商店、饭店以及为游客服务的场所。</h3><h3><br></h3><h3> “ 原生态”已然不见,千户苗寨夹杂在古朴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剧烈碰撞中迅疾地向前发展着。</h3> <h3>  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在手工业制作上独具特色,尤其以银器的制作和刺绣而著称。</h3><h3><br></h3><h3> 据说男孩子从小就要学习雕刻,女孩子则学习刺绣。体现在服饰上,他们从头到脚佩戴的银饰都是手工制作而成,多彩的华服上镶满了精美的刺绣图案。</h3><h3><br></h3><h3> 因此,苗寨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民间雕刻和刺绣大师。其作品已经开始走向了世界。</h3><h3><br></h3><h3> 苗寨的商店里,也是以银器店和苗绣作品店居多。</h3><h3><br></h3><h3><br></h3> <h3>  苗寨也盛行牛角的制作,可以做成酒杯、号角、梳子等等。</h3><h3><br></h3><h3> 有一种粉色皮肤的牛,是当地的特产。据说这种牛只吃山上的药草,所以牛角上聚集了多种微量元素,用它制作的梳子能够养生。当然,这应该是一种美好愿望了。</h3><h3><br></h3><h3> 这种牛角梳子是男青年送给心爱姑娘的定情物,寓意着希望她健康幸福!</h3><h3><br></h3><h3> 每天早晨,妇女们都要到河边去,用牛角梳打理头发。远远望去,恰似一道靓丽的风景线。</h3><h3><br></h3><h3> </h3><h3><br></h3><h3> </h3> <h3>  苗医在民族医学中独树一帜,有几千年的历史,自成体系,而且常常与神祗联系在一起,略显神秘。</h3><h3><br></h3><h3> 内病外治是它的一个特点,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成为民族医药的一枝奇葩。</h3><h3><br></h3><h3> 苗族民间还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之说。</h3> <h3>  在苗寨的中心位置,有一座民俗博物馆,上下两层,各有七八个房间,展示着苗家人的过去与今天;奇异风俗和民族文化。</h3><h3><br></h3><h3> 苗家人有许多的禁忌。例如,村寨中办红白事恰逢同一天,在路上相遇的时候,迎亲的队伍会返回原处,给出殡的人让路,因为死者为大。</h3><h3><br></h3><h3> 老人过世,成为“白喜”,要按照一定的程序杀牛宰羊,吹芦笙、唢呐举行隆重的葬礼。</h3><h3><br></h3><h3> 诸如此类,恕不一一。</h3> <h3>  苗寨有一个很大的剧场,它即是游客歇脚的地方,也是感受苗家人浓郁的民族风情场所。</h3> <h3>  当全体起立,共同“歌唱我们伟大祖国”的时候,一股暖流便在心中荡漾!</h3> <h3>  节目以民族歌舞为主。</h3><h3><br></h3><h3> 其中有一个用树叶吹出美妙旋律的节目,令人印象深刻。</h3><h3><br></h3><h3> 还有一组老人的念白,最大的已经九十岁高龄。</h3><h3><br></h3><h3> </h3> <h3>  苗寨的饮食,说起来也是独具特色的,可是对于“天天像过年”的国人来讲,想要吃出个“终身难忘”来,那可是强人所难了。</h3><h3><br></h3><h3> 虽然没有吃出有多么的美味儿,可是吃饭的方式却是别有情趣,那就是苗家人聚餐用的长桌宴。</h3><h3><br></h3><h3> 两排人相对而坐,长桌上摆满了酒菜,开怀畅饮,大快朵颐。席间还有苗家人前来敬酒和祝福。</h3><h3><br></h3><h3> 饕餮盛宴!</h3> <h3> 华灯初上,苗寨的夜晚也是美丽的。</h3> <h3>  苗寨街道整洁,管理有序。商店、饭馆明码标价,价格适中,未见欺客、宰客现象。</h3><h3><br></h3><h3> 难能可贵的是,这里没有利用民族风情设下的“陷阱”,没有利用各种噱头骗取游客的利益。</h3><h3><br></h3><h3> 民风淳朴。即便是外来做生意的人,也自觉遵循着苗家人的行事准则。</h3> <h3>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示着一部苗族的发展史,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舞台。</h3><h3><br></h3><h3> 与全国各地挖掘、开发出的古城来比,苗寨似乎更加富有历史的厚重感,因为华夏子民不应该忘记:苗家人的祖先蚩尤,曾经和炎、黄两帝做过邻居。</h3><h3><br></h3><h3> ( 全文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