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里的旧时光

布丁果果亲

<h3>四月的城,柳绿了,花开了。</h3><h3>人,也跟着,心花怒放。</h3><h3>突然,想起了我们的小院。想起了小院里有花有草,你来我往的那些旧时光。</h3> <h3>那是学校里两间普通的平房,为解决青年教师婚后住房问题,新盖的。是我们自己先交了七千元,盖的。新房盖起来后,相当于现在的毛坯房。应该连毛坯房也算不上。房内没有吊顶,没有电线。院子里也是坑坑洼洼,每一步都是绝对的脚踏实地。就是这样,也终于有了一种归属。终归是有家了。之后的日子,下午放学后,小院里总有忙碌的身影。几个才放下书本的青年才俊(董李郭丁等),撸起袖子就成了泥瓦匠,水电工。他们找来带斗的小推车,轮流上阵,饭空时,徒弟们也跑来帮忙,一车一车的土,终于把小院垫高填平。又买来岩板一块一块铺好。还用红砖块砌出了好看的小菜园小花园。小院整理好了,着手整理房内。先从吊天棚,相当于现在所谓的吊顶开始。不过那时用的是很简易的那种编织袋材料。量好尺寸,一整张买回来,用窄木条卷住压边,再用钉子订好。这是个技术活,尤其是要抻平拉直,不然中间就耷拉下来,容易兜风还影响美观。才俊们教书时,不遗余力,一丝不苟。干体力活也是毫不含糊。你拉我拽,几番叮叮当当,小屋,有点儿家的样子了。最绝的是董先生李先生和房主丁先生铺的电线,那真是横平竖直,如同他们的为人: 直来直去。</h3> <h3>小屋收拾好没多久,我们就搬进去了。伴着锅碗瓢盆交响乐,我们开始一点一点装点小院。我们的左左邻,董先生和左小姐,爱花,他们家的太阳花和五星草,都来我家落户了。太阳花种在月台下面,花开时,推开门,就能看到黄色笑脸。五星草撒在东墙边,买来细竹竿,靠墙,搭了菱形爬架。五星草嫩绿的藤和叶攀着架,爬出了好看的菱形格,小红花点缀其间,好美的花墙!因着他们花期长,这面花墙能守很长时间呢。</h3> <h3>隔壁王老师家喜种瓜果,他家的佛手瓜越墙爬到我们的花墙。在这边,也结了瓜。佛手瓜结的晚,正是缺菜的时候,我们便心安理得的坐享其成。还从他们家寻来丝瓜种,靠西墙种下,也搭了架。结下的丝瓜,嫩时炒菜吃。老了,晒干,把种子倒出来,留着明年接茬种。瓜瓤,用来刷碗,下油不粘手。靠西墙边砌出的小菜园,种各种小菜,大葱、香菜、茼蒿都种过。</h3> <h3>菜园边上撒了从娘家带来的各色蚂蚱菜(学名马齿苋),黄的红的白的粉的,单瓣的双瓣的,都有。这种花,生命力极强,花落后,来年会自己长出更多。</h3> <h3>小院里,有花花草草的静谧,也有人来人往的热闹。我们在我们学校一大群青年男女中,是结婚较早的。在他们帮着建好小院,整好小屋后,这里也成了他们的家。每天下午放学后,各自在自己宿舍做好饭,就端着到家里集合,边吃饭边看电视。这碗里一筷子,那盘里一筷子的,有时候自己做的那份一点不吃,净吃别人的了。到最后谁的也不会剩下,可能都觉得别人家的饭更香。印象最深的电视剧是一起看的《千王之王》,那时候学生上晚自习,谁看自习落下哪集,还得由看过的人给讲讲补补课。</h3> <h3>后来,陆续地各自成了家,我们也有了儿子,小院更多时候是我们仨的了。</h3> <h3>夏天,我和儿子把从村医那里寻来的小药瓶泡在大盆里,泡去上面的标签,去掉外层瓶盖。再装上调好的各色颜料。用细线吊起,高高低低地,挂在儿子玩过的小篮圈下。置窗前,有风的日子,便会快乐的响起。也是夏天,想让儿子感受清凉,孩儿爹用绿色吹塑纸剪了一片大森林,贴在他卧室的窗上。还是夏天,我们仨每天一起去海边......</h3> <h3>呵呵,开始期待夏的炎热了,而且是最热的那两个月。在怀念中,满怀期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