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课的一开始,俞老师在黑板上分别出示了两个饼和一个饼提问学生,这是几个? </b></h3><h3><b>生:两个 ;一个</b></h3><h3><b>师:这个呢? 生:半个 </b></h3><h3><b>师又画了一个:这个没? 生: 小半个 </b></h3><h3><b>随后俞老师提问学生这些饼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b></h3><h3><b>对于小半个饼,有同学说用0.3有同学说0.4</b></h3> <h3><b>接着俞老师让学生比较上面的饼和下面的饼有什么不一样? </b></h3><h3><b>生:一个是完整的,一个是不完整的是切开的 </b></h3><h3><b>师:完整的用整数,不完整的用什么数表示呢?引出今天要研究的问题</b></h3> <h3><b>俞老师这节课最关键的一句话是“是怎么得到的”,所以首先就让学生思考半个饼是怎样得到的,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师带着生一起总结出半个饼是一个饼从正中间切开一刀</b></h3> <h3><b>接着引出平均分 </b></h3><h3><b>师:要把这个饼从哪里切?生:正中间 </b></h3><h3><b>两边一样大,在数学中叫作“平均分”</b></h3><h3><b>教师补充板书: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一块就是半个</b></h3> <h3>接着俞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一句话转化成数学语言,边说边板书,在数学中把平均分用一个小短线表示两块用2.一块用1.总结出这8个字就变成了“——”“2”“1”然后俞老师教授学生怎么书写,2移到小短线的下面,1移到小短线的上面,这时候引出这样的数就叫分数,接着教授分数的读法二分之一</h3> <h3><b>教授完半个饼是怎么得到的,然后俞老师提问学生小半个饼是怎么得到的,先在黑板上演示饼的组成,让学生观察 </b></h3><h3><b>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3份,一份就是小半个 </b></h3><h3><b>有了刚刚的学习经验,俞老师放手给学生,把这句话记录成数学语言,让学生上台写:1/3 </b></h3><h3><b> 这时俞老师适时总结:我们要写一个数表示大小,要先思考这个“东西”是怎么得到的 </b></h3><h3><b>随后继续放手给学生找到1/4.</b></h3><h3><br></h3> <h3><b>课的接下一环节从刚才探究出1/2 1/3 1/4</b></h3><h3><b>师:先看看是不是平均分,是就画——,下面再看看分成几块,分成6快,就写6.分成8快就写8.“1”表示拿出的一块(边说边板书),从而引出了一个分数是由3部分组成,俞老师步步引导,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就掌握学习了新知识。 </b></h3><h3><b>师:饼越来越小,表示它的那个分数怎么样? </b></h3><h3><b>生:分母越来越大</b></h3><h3><b>师:为什么分母越来越大呢 </b></h3><h3><b>生:因为分的块数越来越多 </b></h3><h3><b>课的最后环节出示了一个练习,用一张长方形纸表示出1/4.学生黑板演示,俞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形状都总1/4表示让学生思考,又延伸了这节课的内容</b></h3> <h3><b>课结束后俞老师先整体介绍了这节课他的整体涉及思路,让学生从生活明白→文字→数学语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对分数有了清晰的探究过程。</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 俞老师的课没有花哨的设计,朴朴实实;没有先进的多媒体支持,对知识的讲解却透彻到位。中高年级的知识下放给二年级的学生来学习,却丝毫没有违和感。上课伊始,俞老师从学生幼儿园就已经掌握的数字2和1入手,逐步引入到半个月饼,小半个月饼,它们是怎么得到的,反复强调一半和一块的区别,从而引出分数的意义。一节课的时间分数的意义,短短的一句话反复被强调,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几块,拿走几块,写成几分之几。从分的过程中自然提炼出分数的意义,水到渠成,学生自然而然掌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俞老师在课堂上将抽象难懂的数学文字生活化,使学生易懂明白。我想,我们的数学课堂在追求严谨准确的同时,确实也应该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尽量在准确严谨的前提下,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数学语言生活直白化,学生们学起来可能会更简单吧。 </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