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明:此系列资料大多来自网络,有些是直接摘抄。传统的无锡己成为过去,现在的无锡完全是移植来的。每个城市都有她的历史典故人文传说,这是城市之魂。无锡之魂正在丢失,此系列就是简单和系统地介绍一下无锡之魂,留给新无锡人,特别是为数不多的老无锡后代。 南门桥至清名桥是锡城在古运河上的精华段落“水弄堂”,不属于运河八景,京杭大运河全长约1794公里,无锡清名桥沿河段恰好是其总长的千分之一,约1794米。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有四条街和三座桥组成。四条街分别为南长街、南下塘街、大窑路街和伯渎港街,三座桥则分别为清名桥、大公桥和伯渎港桥。其中以清名桥的历史最悠久。 清名桥始建于16世纪晚些时候的明万历年间,由无锡“寄畅园”的主人秦燿的两个儿子捐资建造,因兄弟俩的大名分别是太清、太宁,因此各取一字叫做“清宁桥”。这座石桥在清康熙八年(1666年),由无锡县令吴兴祚重建。到了道光年间,因讳道光皇帝的名字改名为清名桥。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兴,桥毁,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至今存址于故。桥拱旁原本各刻有一幅楹联,文革时凿去,再也无法辨认,遗憾的是竟无人知晓其内容。 清名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43.2米,宽5.5米,高8.5米,桥孔跨度13.1米,全系花岗岩砌筑而成。因两岸地势高低关系,东西石级不等。拱圈为江南常见的分节平列式,共11节,圈洞两面的圈石上,各有题刻。桥栏上没有雕饰,每侧立两个望柱,显得十分古朴。整座桥造型匀称,稳固雄伟,是无锡古运河上最著名的景点。 在清名桥西堍石柱护栏中,细心的游者会发现,有两条石栏上竟然镌有阴文石刻楹联——“皖北生才定与松滋分俎豆,滇南媲绩同来梅里作干城”,时间为光绪十八年十二月(1892年),落款为“锡金城乡绅耆敬之”。相关资料显示,“皖北生才”当指曾经担任金匮县令的王念祖,浙江仁和人,这两条石联似乎与清名桥本身并无太大关联。原来南长街与南下塘街一样,本是极为狭窄的小巷,1958年道路进行了扩建,西堍引桥也改成了现在看到的倒丁字型,这两条石联也是古迹,从何处移来就成为了一个待解之谜。 清名桥上长着一株“石榴树”每至盛夏,这株石榴树都是满目绿意,花开百朵,果实累累。据说,这种独特的风景与流传下来的独特造桥工艺有关。那时,工匠用糯米粉浆拌石榴籽来砌石缝,取“石留”之义。生命力顽强的石榴籽从石缝中发芽、生根,长成丛树,树根紧紧抓住石块,还能够起到“固石留石”的作用。另外,石榴树长势缓慢,也不易对石桥本身造成伤害。这种做法,并非为无锡的清名桥独有,始建于明代的上海朱家角的泰安桥、练塘镇的朝真桥等都皆植有石榴树。 石榴树于清名桥来说,可谓生花妙笔,这座古朴的石拱桥也因此平添了几许灵动与画意。 2014年6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和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也成功当选为其子项目。四百多年的历史的清名桥,被列入“世界保护遗产”目录。</h3> <h3>1959年摄的清名桥</h3> <h3>清名桥堍运河人家</h3> <h3>皖北生才定与松滋分俎豆</h3> <h3>滇南媲绩同来梅里作干城</h3> <h3>清名桥上石榴树</h3> <h3> 民国以后,南上、下塘两侧计有十三家丝厂,时往来丝厂工作之女工,需乘船摆渡过运河。1929年,振艺丝厂一名女工在摆渡时不慎落水身亡,厂主许稻荪为平息事端,便集资建桥,荣德生知情后,亦襄赞建桥。这座架构在清名桥与跨塘桥之间的桥梁最终完工于1930年4月,并定名“大公桥”。 水弄堂最经典的照片就是在大公桥上拍清名桥,现在就来看看不同时期的模样。</h3> <h3>50年代水弄堂</h3> <h3>70年代水弄堂</h3> <h3>80年代水弄堂</h3> <h3>90年代水弄堂</h3> <h3>现在的水弄堂</h3> <h3>2018年1月雪中清名桥</h3> <h3>1958年大公桥</h3> <h3>现在的大公桥</h3> <h3>2008年12月20日在清名桥上拍摄的运河人家</h3> <h3>现在在清名桥上拍摄的运河人家</h3> <h3>80年代前大公桥居民区</h3> <h3>现在的大公桥居民区</h3> <h3> 伯渎河与古运河呈“丫”字型交汇,交汇口两河之上分别呈60度角横卧着清名桥和伯渎桥。清名桥名气响亮,游人多在此驻足,伯渎桥似乎是这片风景的配角。殊不知这座和清名桥守望的砖石拱桥也见证过无锡的悠悠岁月。伯渎桥始建于明初,“据无锡史志记载:泰伯渎,运河之支也,于清宁桥(即清名桥)南入口,有桥跨其上,名伯渎桥。伯渎原建木板桥,后人改用石板平铺。现在的伯渎桥单孔拱形,桥身高大匀称,跨度及拱径能容大型船只通行,北堍连接南下塘,南堍接大窑路。上下桥步阶采用与桥体十字交叉(马鞍式)的布局。</h3> <h3>金塘桥</h3> <h3>著名的伯渎桥</h3> <h3>泊渎港与古运河“丫”字形交汇,正中即大窑路转角。</h3> <h3> 水弄堂西岸南长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这里是北宋开设的驿道。驿道南连苏州,北接常州,与水驿古运河并行。位于南长街北端的马昌弄,即为古代锡山驿馆的遗址。南长街全长5.5公里,现在开发核心区域为跨塘桥至清名桥段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 最早无锡南长街分为三段,南门吊桥至跨塘桥叫北长街,跨塘桥过清名桥至界泾桥弄称南长街,再往南叫上塘,所谓“上塘十里尽开店,下塘十里兴烧窑”之说。是大窑路对应上塘,而南下塘对应南长街,阳春巷对应北长街,可不象现在起地名那样让人云里雾里。 水弄堂沿岸历来是密集居住区,后来铁路和运河之间又成了工厂密集区,近代发了家的人物又纷纷在南长沿街建起了豪宅扎堆居住。加上忙碌的水运码头,南长街概是繁华的商业街,同时也是交通要道。这里有笫三百货商店、第七副食品商店等大商场,更多的是鳞次栉比小商铺、小饭店,还有百年老字号如聚鑫园菜馆、王裕兴肉莊、矮脚楼面馆、穆桂英糕团店等。三凤桥肉庄的前身慎余肉庄的出生也在这里,十多年前,南长街一直是条繁华的商业小作坊街面,居家日常的生活用品这里都能买到,修修补补行当齐全,当然还有很多口碑很好的铺子。从无锡火车站发出的公交5路车,就是沿着南长街行进的,上下班时段速度就如蜗牛爬,据说上海公交公司的公交司机在正式上岗前,都要事先来此“体验生活”。随着改革开放,这里的工厂关的关搬的搬,河道封闭,公交改道,有一段时间这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2011年4月南长街经多年打造正式开街,生活商业街变为旅游观光步行街,繁华化为悠闲,华灯初上后这里成了小资阶层和年轻人的天下。 这也带来了一点问题,南长街过清名桥往南以及整条街后面有大量民居,这条主干道又较长,公交沒有了,沥青路变成了块石路,汽车不能开,骑电动车、自行车巅的屁股痛,步行脚跟左右拐。使得留守者怨声载道,盼了几十年后终于等到的南长街改造,是用到那拆到那,只是门面光表,许多小街陋巷如同地震灾区,大多还得留着等着,不知那天能出头。</h3> <h3>60年代南长街上第三百货商店</h3> <h3>80年代穆桂英糕团店</h3> <h3>80年代南长街</h3> <h3>1988年南长街跨塘桥段上下班时的自行车车流</h3> <h3>90年代南长街</h3> <h3>10年前的南长街</h3> <h3>2018年1月南长街雪景</h3> <h3>现在的南长街</h3> <h3>闺蜜们河边小聚</h3> <h3> 2010年在跨塘桥堍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入口处新建了一座牌坊,北面题额“运河古邑”,南面题额“丛桂留馨”,表明此坊为新的丛桂坊。 丛桂坊:位于今南长街26号至马昌弄对面的临河码头上,原建于明弘治年间,此处原是明初锡山驿的水驿码头。此坊是为莫氏叔侄先后中取进士而敕建的。莫息、莫骢叔侄世居南长街长街弄西面的莫宅兜。莫骢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中进士。莫骢(1449~1519),字曰良,号东川,又号颐斋,官工事主事、兵部侍郎。莫骢中进士15年后,其叔莫息于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进士。莫息(1472~1522),字冰泉,号云楼子、游来山农,官南京工部主事,工诗词。旧时称考中进士为折桂。晋郤诜举贤良对策最优,自谓“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故后称登科为折桂,或“蟾宫折桂”。而莫氏双双登科,故称“丛桂坊”。丛桂坊在抗战前拆除。</h3> <h3>丛桂留謦</h3> <h3>运河古邑</h3> <h3> 南长街上的中国丝业博物馆建立在永泰丝厂旧址之上。该厂源自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无锡籍资本家周舜卿(即《雷雨》人物周朴园原形)与薛福成长子薛南溟合资在上海创办的永泰丝厂,后薛南溟于1926年将厂迁回无锡,开设于稍后所建之大公桥堍。该厂所生产之“金双鹿”牌白厂丝畅销欧美。薛南溟幼子薛寿萱又在1930年研制出二十绪立缫车,为国内首创。1949年后,改为国营无锡丝织二厂。2009年3月,在厂址上建成中国丝业博物馆。 相传蚕桑业自泰伯开始至今也有三千多年了,但很长一段间只是自用。据清光绪《无锡金匮县志》记载:“丝旧惟开化乡有之,自同治初经乱田荒,人多植桑饲蚕,辄获奇羡,其风始盛,延及于各乡。”1860年庚申之乱,田地荒芜,开化乡(今南泉、雪浪、东绛 及大浮一带)乡民从湖州引进桑树种,开始种桑养蚕,收益颇丰,始从南乡向北普及各乡。无锡蚕茧曾闻名于江南, 以“莲心茧”、“橄榄茧”、“白圆茧”为最佳。当时在农村中,农家多用木制丝车自制土丝。鸿山土丝质量最好,光滑晶莹,所以形成北塘和南门黄泥丝市,丝行收购土丝销往上海或国外。桑、蚕、茧、丝形成一条完整成熟的产业链,也造就了无锡的“丝码头”。据清政府厘金总局发表的统计数,光绪五年(1879)无锡出口的生丝产量有91184公斤之多。随着蚕桑业的拓展,光绪七年(1881)无锡开设茧行收茧,1910年无锡有茧行140家。1913年无锡养蚕户达142005户,占无锡县农户99.91%,真是家家栽桑、户户养蚕。 无锡南门紧邻盛产蚕茧的南乡,又有古运河这条黄金水道为依托,所以清末民初在古运河沿岸地区,无锡的工商家纷纷创办起缫丝厂。1904年, 周舜卿率先在东绛创办裕昌丝厂。1910年无锡就已有裕昌、锦记、源康、乾甡、振艺等5家丝厂。1936年,仅南长地区已有缫丝厂15家, 1949年无锡登记丝厂74家,而该区域就占27家,可谓丝厂林立。1950年,苏南区登记丝厂时共计有大小丝厂94家,除苏州有4家外,其余都在无锡境内,所以无锡拥有丝码头名号实在是实至名归。</h3> <h3>原永泰丝厂</h3> <h3>周舜卿</h3> <h3>薛南溟</h3> <h3>中国丝业博物馆</h3> <h3>1976年,无锡县鸿声公社,蚕花姑娘送蚕茧去收购站,那时候无锡每个公社都有茧行。</h3> <h3> 清名桥再往南600米有座南水仙庙,原名松滋王侯庙,位于南长街南段598号,为纪念明嘉靖年间率民抗倭的湖北松滋籍无锡县令王其勤而设,附祀在抗倭时牺牲的何五路等三十六义土。庙址旁原有双忠祠,祀南宋文天祥血战五牧(无锡与武进交界处)时阵亡的部将尹玉和麻士龙。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双忠祠南侧建松滋王侯庙,并将二庙合一。庙址靠近古运河,船户进香,便俗称其为南水仙庙。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经过南水仙庙,适逢农历三月初七王其勤诞辰庙会,曾停舟岸边码头,嘱太监持香烛致祭,并赐御笔“翠辇停骖”。故庙内悬“翠辇停骖”额。南水仙庙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重修,咸丰间毁,同治中重建。有头山门、二门、戏台、大殿、双忠殿、蚕丝殿等建筑。并存有王其勤所书“湖山胜概”石刻。解放前称为“南辰道院”。 南水仙庙的庙舍从1928年起成为了谷余小学的校舍,后邑人觉得南门缺少中学,又升为中学,更名为培南。遂又复为小学。学校在抗战时期停办。1941年,地下党为了在锡开展工作,需要身份掩护,又复办培南中学。地下党员邱宝瑞亲任校长,其后陆续来了很多地下党员,皆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 道院于1989年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经修复后,定名为水仙道院。其定位有些不太协调,他是无锡道教协会所在地,又是原培南小学的校址、中共无锡工作委员会机关的旧址。进香之地、读书之地和革命之地就这样联在了一起,2013年在南水仙庙前上塘街上建了翠辇停骖坊,“翠辇停骖”, 这一带正在开发之中。</h3> <h3>南水仙道院</h3> <h3>水仙道院傍的翠辇停骖牌坊</h3> <h3> 江南水乡,河港密布,旧时的无锡渡口众多,民国时期无锡城区有渡口50多个,仅古运河城区一段就有20多个,周围农村的渡口更是不计其数。在南水仙庙北200米南长街与大窑路之间有个百年历史的乌龙潭渡口,这是无锡城最后一只摆渡船,2010年6月清名东路建成通车,有了跨古运河的南水仙桥,这个渡口也失去了实际作用,城市就像一台计算机,愚蠢的计算机总在不断地清零,聪明的计算机存储信息,利用信息。靠船摆渡的时代虽然结束了,作为水乡文化和古运河生活方式的活标本,希望能恢复乌龙潭渡船。</h3> <h3>乌龙潭渡口</h3> <h3>无锡城最后一只摆渡船</h3> <h3>70年代南长街上塘</h3> <h3>10年前南长街上塘</h3> <h3>2014年南长街上塘</h3> <h3> 沿南长街再向南行,过快速内环金城路的古运河桥(钢铁桥),再过新光路上的化肥桥,在旺庄路利民桥不到一点,南长街和古运河双双阻断,这是南门古运河上的水闸,建得很漂亮却不开放,再过去就是新运河了,放在无锡运河的最后一集叙说。这三座桥都是以厂命名,分别是钢铁厂、化肥厂、利民瓷厂,解放后这一带成了重工业区,这里地处南门铁路货运编组站,有专线铁路进入各厂,城南路不停地修还是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现在这些厂都没了,大片土地待开发,又鲜有开发商对得上眼,象是被遗忘的角落。</h3> <h3>钢铁厂</h3> <h3>1996年的无锡焦化厂</h3> <h3>南门水闸</h3> <h3>小宝贝对于刻在石块上的字很好奇</h3> <h3>石板上的刻字只有老无锡才能全部看懂</h3> <h3> 南门是老无锡人的发祥地,南门头上的无锡话也最标准,开发南长街时特意打造了条方言路,道路两侧的方砖上,每隔10步左右就印有“毛乌头”“活哔搏”“憋落桑青”“羽森头”“木谷谷”“煨灶猫”等100多个无锡俚语。乡音正在消失,在路上留下一点印记是很赞的创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