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民国才女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说: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示,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h3><h3><br></h3><h3> 而我要说,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温度的话,那就是妈妈的手,暖而安心,像阳春午后的太阳,暖而粗糙,像严冬凛冽的寒风。</h3><h3><br></h3><h3> 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注定会产生许多新鲜有趣的事物,喜新厌旧又似乎是每个人的通病,自然而然,陈旧的东西也就随之慢慢封尘或消失。</h3><h3><br></h3><h3> 可对于人的感情,似乎又该另当别论!以我之浅见寡闻,真挚的情感,不管远近,无论深浅,只要内心真正为之感动过,哪怕它是多么令人不齿,照样也能在回忆的这片土壤中生根发芽。事无俱细,人无完人,作家可以和犯人成为朋友并为之撰文,咱土包子也照样能和贵富人家上下来往,当然,前提是靠彼此的真心和实意去维持,且能在思想的领域产生共鸣,才不至于令人感到疲惫而厌倦。</h3><h3><br></h3><h3> 记得小时候老师布置写作文,《记难忘的一件事》是印象中写过次数最多的,起初写时还饶有兴趣,正经八百地能够完成,写来写去没什么可写,于是就瞎编,最后连编也编不出来,心里直怨老师没意思太无聊。毕竟那时人太小经历少难忘的事就更少。如果换成现在,估计一辈子也写不完了。</h3><h3><br></h3><h3> 近来阅读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我所看到的大部分文学作品中,似乎大都靠回忆这武器来完成的。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专门记录小时候住城南时的所见所闻,张爱玲写的《红玫瑰与白玫瑰》,就是来源于小时候听来的一个真实故事,曹雪芹的《红楼梦》,完全是回忆青春的一部书。还有许许多多的小说,散文,或主题,或背景,或人物,或事件,或一席话,或一袭影,或千姿媚态,或万种风情……它们在一种名叫光阴的长河里过滤,发酵,再注入点感情催化剂,于是便在回忆的世界里疯狂助长。 那么,如此说来,回忆它还真是个好东西,因为能够让好的东西变得更加美好。</h3><h3><br></h3><h3> 然而,现实告诉我,适当的回味曾经的美好,虽无大碍,也能暖心,但若一味地沉沦在过去的世界,不仅消磨意志,而且更无前途,真是百害而无一益。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回忆,都是甜蜜的。小时闺蜜梅姐的自杀和几年前堂妹俩孩子的溺水,这些残酷事实的存在,尽管我极力把它们封闭于心底深处不轻易去碰触,可是多年来,它们还是时时跳跃在我的脑海,根本不需要我去想起。有那么几年,不管白天黑夜,我总是在恍惚中看到那些悲惨的场面,耳边也总是能够听到亲人们那一声声凄厉绝望的哭声,以至于我夜里不敢睡觉,怕梦里惊醒一地的月光。我想,我今生的眼泪,大概为她们流干了罢。每每忆起这种辛酸往事时,我还想,要是上帝让我失忆几年,我也是愿意的。</h3><h3><br></h3><h3> 话虽如此,可我不得不承认,我是个念旧的人。少女时代买的一件紫风衣,因为颜色喜欢穿着舒适,也因为是生平第一次自己挑选买的衣服,更因为穿上它去了唯一一次好朋友家,以至于对它,产生了一种浓厚的情感,几十年来,经过洗涤和日晒,紫风衣的颜色也淡了,袖口松紧也没了,秋冬季节,我总是喜欢穿上它,做自己想做的事,见自己想见的人。</h3><h3><br></h3><h3> 十八岁那年生日,好朋友送了一把琴给我作纪念,结婚时,我还偷偷带着它,直到多年后,孩子摆弄无意失手落地它才香消玉损,我从未想要证明什么,只是看到它,心里就如沐春风般温馨四溢。</h3><h3><br></h3><h3> 去年国庆,回老家,闲时整理箱柜时才发现,一堆大小不等纸质发黄的日记本,像被遗弃的孤儿一样静躺在那里,翻开一看,全是少女时代写的日记本,十几本,一本都不少,连日期都能连接上。翻开日记看看,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些上上下下密密麻麻时而正楷时而潦草的稚嫩文字中,有对花低语的,有望月长叹的,有临溪顾影的,有拂柳弄水的……更多的是哀哀怨怨悲悲戚戚之作无病呻吟状,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看到自己的过去竟是这般没出息,不禁讨厌起自己来,为了避免以后被孩子们看到,影响我这个老妈在他们心中的形象,那一天,我把那些日记本,连同我的少女记忆,统统投入火焰化成灰烬。</h3><h3><br></h3><h3> 每年春节在老家,我都会趁空倒腾一个娘家带来的箱子,箱子里没金没银,只有满满一箱子的青春记忆――礼物、卡片、信件、日记(青春的日记)、……每次打开,清晰的往事扑面而来,温暖的感觉如潮涌起。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我端坐在箱子旁,一样一样拿,一本一本看,一颗无比敬畏(对于往事,常常不敢正视,尤其是年纪越大,越发害怕,因为在回忆里,才知道自己的天真是多么地可笑、愿望是多么地无趣,才知道自己的幼稚和无知浪费了多少青春岁月。)和圣洁的心伴着一双开始浑浊无神的双眼,在安静中把往事读遍。然后,装好,封尘,等来年,再重温,几十年,未曾改变。后来,因为眼界变宽,阅历增多,深知,离人已远,深知,并不是所有的温暖,都能一直陪伴到老,于是,再次翻阅它们时,总会被我毁灭掉一部分,几年来,也该有三分之二的物件永别了。</h3><h3><br></h3><h3> 我的妈妈也是个恋旧癖,刚结婚那些年,妈妈特意用一个大木箱子,把我结婚前穿过的衣服全部装着,每次回娘家,她都要打开箱子问我什么时候把衣服带走,每次我都说以后,结果以到现在,也还安好无恙地立在妈妈家楼房一角,妈妈也不再问我,当然她也知道我不可能会再穿它们,但妈妈却依然把衣服保存得很完好。其实我明白,妈妈并不是舍不得扔掉那些旧衣服,而是舍不得扔掉曾经有过我熟悉的记忆。</h3><h3><br></h3><h3> ……</h3><h3><br></h3><h3> 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往事如潮水般涌来,让人在深夜里欲罢不能。</h3><h3><br></h3><h3> 季羡林老先生说:“怀旧是有人情味的,有人情味就有回报”。人生短暂,回忆无限,让我们能够在回忆中对他人心怀感恩,对自己重新认识,不断超越,永往直前。</h3> <h3><font color="#167efb"><b>【这是两年前手巧的女儿送给她初中老师王仕博女士的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老师收到非常开心,看到女儿这么懂事,我更开心。】</b></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i>(本文文字图片皆原创,如有需者,请注明出处,谢谢配合!)</i></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