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原本,这走廊两侧的墙壁是光滑的瓷砖,每天都被学生擦拭的洁净如新。上面是雪白的墙,脚下是光亮的但略显陈旧的地面。一眼望去,总觉得这空荡的构图里少了些什么。直到,孩子们的第一批图展惊艳亮相,像一朵朵报春的桃花,立刻让这长长的走廊有了情感,有了温度,从此有了停驻的身影和欢喜的眼神。</h3><h3> 孩子们在自己教室对应的墙壁上,尽情地发挥着创意:裱了边框,描了花纹,画了背景,或手写或剪贴了主题词,讲究了布局,设计了层次;若觉得不称心了,便呼呼地全抹掉,重来。终于,我们见到了散发着书卷气质的字帖,如大脑回路一般的思维导图,各种专题的手抄报,不是很懂但确实挺艺术的美术作品,令人赞叹的优秀作业,生动形象又失严谨的实物图示。孩子们为这些图片加了固,有的甚至做了塑封,还会及时处理破损处。甚至一个长长的寒假过后,这些图片还完好如初。每次更新,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把旧图片撤下来,收藏保管。最初,老师们把这些图片都是当作作业来布置的,但现在绘制出的这道长廊风景,和这些风景后的故事,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美好的情怀呢?</h3><h3></h3><h3><br></h3> <h3>每每端看孩子们的这些作品,都不禁感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样小小的一面墙壁,展示的是孩子们的自信和骄傲!看来,文化的建设不一定非要靠硬件的支持,文化的浸润也不见得就是满楼的名人肖像和格言警句。只要我们把文化的种子从课堂、书本上根植在孩子们的心里,就会生发枝芽,就会悄然开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