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回家乡的路上!

孝友影像

<h3>篁岭村</h3> <h3>  从深圳飞屯溪,再从屯溪去德兴,那得过婺源。在国内走了不少的村镇,当属最喜欢婺源篁岭村。这个村子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错落有致。青石板铺就的街巷,麻石土砖垒墙,所所院里木雕精功,文革后多数尚存完好,实属不易。</h3><h3><br></h3><h3> 每次来篁岭,天气不一样,视野角度不一样,画面总不一样。每次急急地来,回味无穷地走。一定要找个时间住上几天,一砖一瓦地看个够!</h3> <h3>李坑村</h3> <h3>  从篁岭下来,到李坑天已擦黑。入村口见一破屋前的一簇红花草很是亮眼。往前走一群鸭子欢叫起来像是迎宾,呆头鹅歪起脑袋想:这些人都是哪来的,村子里整天川流不息的。</h3><h3><br></h3><h3> 刚刚还在为鸭子和呆头鹅的迎接而兴奋着呢!不曾想随即走进一条两旁用木板搭建的小巷,两旁木板房对着这条道开着门脸,卖着小吃,小玩意儿和甘蔗水。唉,人要学歪,不管城里乡下都快!这不是城里宜家店的歪招吗,不管买与不买都得走完这条黑道。哈哈,那些想看古宅风韵的游人,得先让你走完这条丑陋不堪的弯曲小巷,才能体现出古宅巷道的美来!</h3> <h3>甲路村</h3> <h3>  在篁岭看到一油纸伞店,决定找到做伞的地方,第二天一早就往甲路村赶。伞厂就在一四合院里,围着四栋二层厂房,布置不同工序的制着室。有纸和绢布的两种,花色不同规格不一,这种伞只是为了养眼不便遮雨,雨天风大点会像蒲公英花一样飞走。</h3> <h3>银城镇</h3> <h3>  银城镇是我老家县城,新城的建筑与别处的城市都一个调调,只是楼房街道比外面的大城市规模小些。过个一年半载就又可以尘土飞扬地翻修。下次去篁岭查查篁岭村志,从建成后翻修过几回?</h3><h3><br></h3><h3> 六号早上在老城走了走,看看晨曦里的煎饼摊;蹒跚着从菜市场回来的老者;还有那在街巷里漫步,遇到陌生人就停下来一脸狐疑,吐着舌头的小狗,更让人感受到家乡的亲切。</h3><h3><br></h3><h3> </h3> <h3>乌石村</h3> <h3>  清明那天从父母的墓地下来,就去了乌石村。乌石村文革时期是乌石大队的一个生产队,后改成洪家大队,也还是乌石生产队。现在变成新农村模范,感觉不错,说明我们政府开始重视乡村建设了。只有中国的农村真正富强起来才算是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h3> <h3>洪家村</h3> <h3>  洪家村文革时期是大队所在地。记得小时候听说有电影,晚饭后背个竹椅就往大队操场跑去;也常常听到从那里传来批斗大会的口号声;大队文艺宣传队的排练和演出真的是夜夜升平,现在的村景有点惨!</h3> <h3>楼坞村</h3> <h3>  楼坞村是我的出生地,现在大部分村民都迁到以前的公社所在镇居住了。回村只看到比我小几岁的单身汉放牧着几十只羊,以前熟悉的乡道变得泥泞不堪,布满了两瓣的羊蹄印。</h3> <h3>汪口村</h3> <h3>  回程的路上经过婺源汪口,正好下午太阳落山还有两小时,赶紧买票。检票入口还要录头像,真的不可理喻?是为了防恐,那就应该查刀枪啊!如果觉得是新技术就用而不顾个人还有隐私,那是无知!如果趁此之便获得别人隐私,那是无耻!</h3><h3><br></h3><h3> 万幸的是汪口的主巷子,真不错!冲淡了小小的不愉快。正值太阳斜射进巷子,巷子中的人仿佛行走在电影画面里。</h3> <h3>摄影、后期、文字:张孝友</h3><h3>器材:尼康D810、俫卡Q</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