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一生至少要去一次西藏,不为雪山草地,只为获得内心的一份纯净……】</h3> <h3> 来西藏之前,想象着能让你兴奋的一定是雪峰、冰川、神山、圣水和一望无际荒凉的无人区。可是,到了这里以后,藏地人虔诚的信仰,几乎融化了我整个身心。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好像人的也心“干净”了许多,没有了那么多世间的纷扰和杂念,仿佛内心生长的都是最本真的东西……</h3> <h3>【这里是离天最近的地方……】</h3> <h3>【到达拉萨的第二天,布达拉宫上空出现罕见的“莲花云”,妙不可言。于是,按下快门定格瞬间】</h3> <h3> 我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直到踏上西藏土地的那一天才发现,自己一直维系的信仰在藏地民众面前,也只是一个自己编织起来的“套子”,让自己钻进“套子”当中,以信仰的名义逃避现实,无法与虔诚的藏民信仰相提并论。</h3> <h3>门里门外两个世界</h3> <h3>触摸岁月的沧桑……</h3> <h3>感受时光的流淌……</h3> <h3>换个角度感受布达拉宫</h3> <h3>与心灵对接</h3> <h3>贴着你的温度</h3> <h3>斑驳的老墙 远去的时光</h3> <h3>站在世界屋脊的土地上</h3> <h3> 佛经中讲,“礼佛一拜,罪灭恒沙。”藏地人这样磕长头拜佛是来源于佛经。他们相信有来生,所以企盼来生幸福。此生一心向善,祈求佛祖保佑。从那些朝拜一生的一张又一张苍老的面孔上,我们真的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和虔诚的感动。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似乎是摆脱了某种束缚,但又会陷入一种莫名的空虚和淡淡的忧伤。也许,这种空虚和忧伤恰恰是因为内心“不干净”所致。</h3> <h3>布达拉宫之夜</h3> <h3>金顶大昭寺</h3> <h3>拉萨街头</h3> <h3>【大昭寺八角街】</h3> <h3> 在拉萨街头的公交车上,你几乎听不见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所有乘车的市民要么念珠祈祷、要么闭目诵经。来西藏之前最担心吃的不习惯,以为都是吃藏餐酥油和糌粑,事实上这里满大街到处都有全国各地美食小吃,以四川和重庆的美食居多。就连“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时尚快餐也应有尽有。想叫个出租车开始担心语言不通,交流有障碍,结果一上车:“大哥,去哪儿嘎达呀”,原来是一个东北哥们儿。在拉萨街头想找个纯正藏民开的“藏面馆”你就得七拐八拐,转胡同、找巷口,才能找到。因为在藏民心中赚钱和信仰,后者更重要,“佛”在他们心中是至高无上的。</h3> <h3>靓丽的藏族少女</h3> <h3>拉萨街头“老外”还真不少</h3> <h3>神的孩子都要去西藏。一对情侣走过八角街。</h3> <h3>虔诚</h3> <h3>朝拜</h3> <h3> 亲历西藏,深深地感到藏人和汉人最大的区别是不折不扣的虔诚,是一种对神明的敬畏,对苍生的怜悯,对草原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爽朗的笑容。这是我们多年没有见到的画面。在藏地行走,不论是几户人家的小村庄,还是相对繁华的小城镇,我们能看到的随处都是一手拿转经筒,一手拿着念佛珠,一边走一边口中念念有词的诵着佛经的行人,眼睛虔诚的看着下前方,好像生怕踩到蚂蚁,惊扰了神明。</h3> <h3>为藏区手摇经筒的牧民画像</h3> <h3>用镜头记录了虔诚朝圣的藏地民众,是一件欣慰的事儿。</h3> <h3> 我问:“真的有佛吗?”</h3><h3> 藏民答:“有的,不在世间,在心中。心干净了,你便是佛。”</h3><h3> 很简单却很深奥。</h3> <h3>为来世祈福</h3> <h3>朝拜者当中,不仅仅是成年人和老人。也有稚气未消的孩子</h3> <h3>“高原红”写在沧桑的脸上</h3> <h3>在西藏到处都能看到五彩经幡和这样的尼玛堆</h3> <h3> 离开拉萨那天,小雨、薄雾。十几天留在高原上的足迹,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渐渐淡去,回到繁华与浮躁,生活在流光溢彩的都市中,我不知道从藏地带来的那一份虔诚和感动能够保持多久?</h3> <h3>我把藏民虔诚的信仰画在纸上,留在心中……</h3> <h3>藏族老阿妈对“来世”充满期待</h3> <h3> 结束了行程回到都市,面对车水马龙的街道、面对鳞次栉比的高楼、面对深深浅浅的诱惑,还是让自己永久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吧,把那颗经过“洗礼”的心灵留在一个“圣洁的家园”,让灵魂伴随着五彩经幡飘荡在神圣的雪域高原……</h3><h3> 或许,在将来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我将再度踏上西藏圣地,再一次去寻找内心的那份宁静。</h3><h3> </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