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风雨路—记常山县优秀教师龙绕初中郑小武老师

美友51018088

<h3>  郑小武,男,中共党员,教龄34年,常山县龙绕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兼班主任和八年级年级长。先后被评为常山县首届、第二届优秀班主任常山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常山县先进教研组长、县“百优”班主任、教学质量优秀班主任、教学质量优胜教师,系统先进个人等。并且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并多次获奖并在正式期刊上发表。</h3> <h3>  2018年9月,在第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代表优秀教师发言。</h3><h3> “谁爱学生,学生就爱谁,只有爱学生的人,才可以得到学生的尊重,才能教育好学生”这是郑老师一直以来坚持并信奉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此,他始终要求自己带着对学生满腔的爱,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肩负起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h3> 一、锐意进取,不断超越 <h3>  他从1985年踏入工作岗位以来,一直担任社会教学工作,兼任班主任和年级长。从刚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已经完全投入到这份工作,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坚持出满勤,早出晚归已成了习惯,时时以一个合格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校为家,热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工作期间,他既教书又育人,经常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做人要自立自强,诚实守信,为人正直;在学习上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待人要宽厚,做事要有责任心;在生活上要勤劳节俭,生活俭朴。经常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孝敬父母,做一个知书达理的人。<br></h3> <h3>  他坚持在农村教学岗位上三十四年,已经连续几次被授予“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h3> 二、认真教学,潜心教研 <h3>  作为一名教师,他不断地刻苦钻研业务,认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课程标准,注重多方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对工作讲求实效,对学生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坚持翻阅《初中社会教师》、《初中社政教学》等书籍。备课时,他精心设计环节,努力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了解学生特点,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他的课堂上引导小组合作,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学习效果事半功倍。他所带的班级在本次的志在四方四校联考中获得第二第三的好成绩。<br></h3> <h3>  郑老师的备课笔记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h3> 三、关爱学生,无私忘我 <h3>  作为班主任,他倡导学生全员参与,自主管理。他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先后多次评为先进班集体、优秀中队,他本人也多次获得优秀班主任。他所带的孩子王浩冉王菲菲分别被评为市级、自治区级美德少年。作为班主任,不管孩子是哪一个类型,他都要睁大眼睛看清每个孩子的优缺点,悉心照料,寻找一切机会让他们竞相开放。</h3> <h3>  利用德育微课的时间,教育班级学生。</h3> <h3>  每天早早读之前不少郑老师班里的学生都自发的在走廊上读书,这已经成为校园的一景了。</h3> <h3>  作为班主任,每次都和学生一起跑操。</h3> <h3>  郑老师班里的肖汉超同学是是四川人,父母远离家乡在本地打工,由于父母不懂文化知识,教育方法不当,致使孩子任性,不讲卫生,不爱学习,不爱完成作业等不良习惯。不能放弃的念头使得郑老师多次细心谈话,但是三分钟热度一过,本性又复发了,怎么办?</h3><h3> 郑老师从关心学生的生活入手,亲自动手帮他叠被子,给他肥皂,教他怎样洗衣服,使他能够掌握一些独立的生活技能,在校也听话了,其他的家长知道后,都说:“这位老师关心学生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从此以后,这位同学慢慢的变了,不但讲卫生了,而且学习也用心了,同学们都说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h3> <h3>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h3> <h3>  在今年的感恩教育大会上,不少学生和家长纷纷对郑老师表示感谢。</h3> <h3>  作为年级长,每周二在年级集会上,都会总结存在的问题,并布置本周的工作任务。深得大家的尊敬和喜爱。</h3> <h3>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几年来,无论是教学还是教研,无论是教学还是带班考核他都名列前茅,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普遍赞誉。一年又一年,一届又一届,但他始终兢兢业业。教书是他的责任,育人是他的使命,当一名好老师是他永远追求的目标,在他身后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我们为有这样优秀的老师点赞。</h3> <h3> 编辑:徐晓雅 审核:陈宝良</h3>

学生

班主任

老师

教学

常山县

教育

年级

教师

优秀

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