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时维四月,节届清明,慎终追远,倍觉思亲。</h3><h3>早有寻宗朔祖之意,今春终成行。携老幼七人,十三小时千里奔袭(经清远塞六小时),入夜抵潇湘永州先祖故里。次晨与一众宗亲褐祖陵,凭吊先祖遗风; 午游零陵古城柳子庙,步河东足迹寻愚溪附雅; 夜澜卧听风吹雨道千年家风。乐哉!正是:</h3><h3>敦厚周慎古圣贤,清廉有为汉太守,墓立潇湘两千载。司马塘巷拜先祖,天地悠悠传遗风,开创新篇竞风流。</h3><h3>是为记,龙伯高后裔龙氏武陵世系七十一世孙龙的传人.广东。</h3><h3>众多凭吊先祖文章,窃以为贺华建先生<聆听龙家大院千年的家风>最为朴实动情,特辑录与众亲共赏。部分图片摘自网络。</h3> <h3>永州古称零陵,知名人士有舜帝.柳宗元.怀素.龙伯高等。千年古陵龙伯高墓所在司马塘,久经沧桑现正重修中,为永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旧时有龙太守祠,南宋大诗人杨万里写有龙伯高祠堂碑。后有龙公祠,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由龙文锦任零陵县令时所建,有公祠、门楼各一座,以彰显贤太守之德政。清康熙年间,祠为吴三桂兵燹所毁。清雍正十年(1733年)永州府知事姜绍湘与当时龙氏吏员大武、国弼等三邑嗣孙重建,建筑为祠堂一座、门楼一座,排房四座,照墙一面。姜绍湘撰有《重建伯高祠堂记》。重建的伯高公祠堂前门联为“敦厚培先德;廉公启后贤。”建国后遭破坏。</h3><h3>明代杨继时重修龙伯高墓时所作《重修龙伯高墓碑记》称:“自汉至今,千六百年,陵变谷迁,帝王代易,虽汉寝唐陵,荒落几不可考,先生以一守土之官,其墓冢岿然独存,其子孙流衍于楚之西江之右,则盛德垂之不朽哉,今而后,将与天壤并永矣。”与龙伯高同时代的伏波将军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赞伯高云:“忠贞于国,孝悌于家,清明临莅,威廉赫赫,朝廷褒功,田野咏德,宇宙间气,独君先得,俨然遗像,千载仪则。”而龙伯高的“敦厚周慎”、“谦约节俭”更成为当时社会里人们学习的楷模。</h3> <h3><h3>聆听龙家大院千年的家风(贺华建)</h3></h3><h3>(一)</h3><h3> 每一次走近龙家大院,都会步履轻盈,我不敢发出任何声响,生怕自己俗世的噪音会将这里的静谧和自然打破。</h3><h3> 云淡风轻的日子,我会把自己掏空,虔诚地走向这块土地。这时,俯下身来,我能聆听到龙家大院均匀的呼吸,甚至听得见这里的一砖一瓦的倾诉,感受到每一块青石板在自由而欢畅的低吟,感受到千年家风那些幸福的心跳。</h3><h3> 龙家大院就像是一本书,每一次细心的品读,都会有一些不同的感触和收获。</h3><h3> 而龙家大院恬淡平和、谦约节俭、质朴厚道的品格和家风,像此时路边一片片熟透的树叶,只须轻轻落下,就可将深秋的门扉重重地叩响。</h3><h3> 我捡拾一片深秋的落叶,像捡拾一枚心灵的钥匙,再一次走近龙家大院的内心,试图解读她潜藏于千年的家风……</h3> <h3> (二)</h3><h3> 沿着龙家大院的青石板,我信步而走,只见村口那张老月塘仍然丰盈,塘面的水仍旧泛着粼粼波光,两只鸭子轻戏水面,见了外人,不惊恐、不慌乱,像是见了相识多年的老友般从容和淡定。</h3><h3> 也许是与这里人们的生活习性相默契,与他们甘于守住田园的青山绿水、守住这份自然恬淡相融相通,以至于从宋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在走过930多年的历史风雨中,龙家大院到今天,才渐渐被外界知晓,被人们认识。</h3><h3> 翻开历史记忆的大门,龙家大院的脉络便清晰起来。据《龙氏宗谱》记载,这里的村民都是东汉时期零陵太守龙伯高的后裔,其始祖为龙伯高的守墓人,大约宋神宗元丰年间从零陵迁徙而来,在此落地生根。近千年来,祖祖辈辈在此繁衍生息,他们信守“敬祖宗、敦孝友、睦乡邻”的先志和祖训,把继承和发扬“太守遗风”的高贵品格当作人生的底线,心无旁鹜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从此,龙氏始祖千年来,在这里平静地过着农耕生活,与清风明月为伴,与青山绿水为伴,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h3><h3> 一种崇尚恬淡自然,返朴归真的农家景象浮出尘世。直到清道光年间龙云沧以两亩薄田起家,在龙家大院大兴土木,基本建成现今规模。从一小家,到一大家,从一大家繁衍成一个大家族,从草屋一间到青砖黛瓦、楼台阁榭60栋,到现在近800人的纭纭众生,他们传承先祖遗训,恪守与世无争、淡泊宁静,与自然和谐相处、蔚然成风。</h3> <h3> (三)</h3><h3> 有人说,文物其实是会说话的。</h3><h3> 从宏观上看,这里的建筑结构非常精妙,精在48栋建筑栋栋相连,又各成特色;妙在所有建筑的屋檐设计精巧,可把24条巷道过廊里的风雨遮挡。同时整个村落依山而建,雨污水的排放上却做到了完美。家家户户不管雨雪,还是炎炎酷暑,这里的人们可在每条巷道里自由穿梭,做到晴不曝日,雨不湿鞋。村里的人们出进,鲜有撑伞具,就像穿梭于一家人似的。</h3><h3> 如果时光返回从前,这里没有电灯,趁着蒙胧月色,沿着青石板铺就的巷道拾阶而上,路人们就不难发现,每家每户都会在黄昏时分,把自家的一盏油灯纷纷掌亮,放置在巷道里的墙壁上,一豆晶莹的灯火就会把主人的屋里和外面的整条巷道打亮。</h3><h3> 一个小小的路灯口的精巧设计,见证了龙氏族人心胸豁达,与人为善的一面。是的,时常把别人装在心里的人,无疑是感到最温暖的,没有任何距离感。一古建筑专家考察龙家大院后,认为这是中国所看到的第一个有路灯的古村。这是对龙家大院路灯口的最高评价,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幕幕更温馨感动的情景。</h3><h3> 是的,一个路灯,会让我想得更远,更远。</h3><h3> 我想像着,那些跋山涉水的路人,于漆黑雨夜行至龙家大院时,也许他们正饱受着疲惫和饥饿,突然巷子里的有一只火苗在眼前,扑闪扑闪欢快地跳动着,会从心里顿时升腾起久违的温暖,仿佛已闻着煮熟的酒香,脚下的路便有了前进的力量。</h3><h3> 一盏黄豆大小的灯火,照亮家里,也照亮了整条巷道,温暖的是全村人的心。从一豆火苗的燃烧,我看到了龙家大院幸福和谐的炊烟,听见了后龙山鸟啁啁的鸣叫。</h3><h3> 油灯下燃烧的火焰,诠释的正是乡情和睦、亲情融融的情怀,凝聚着团结向上的家风的力量。</h3> <h3>(四)</h3><h3> 那么,一个封闭千年的龙家大院,一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村落,是如何践行自己的先祖遗训和高贵品格?如何千年来和睦共处、其乐融融的?</h3><h3> 这里离不开耕读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能龙伯高“敦厚周慎,谦约节俭”的八德文化精髓的传播和弘扬。文化的积淀就是家风家训家规的文化沉淀。</h3><h3> 是的,唯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根基于他们的内心,才会弹奏出生生不息的生命乐章。</h3><h3> 这也许就是家风家训的力量!</h3><h3> “居同靖节先生宅,家衍零陵太守风”、“诗礼相传端本务,耕桑以外不关心”……</h3><h3> 128幅对联,没有一幅劝人做官,也没有一字求人发财。朴实的字里行间流溢的是对农耕生活的满足,对自然恬淡生活的追求,对质朴生活的向往。</h3><h3> “顺聚”“含和”这些门联横批上的堂号又与当今的和谐、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何其契合呀。</h3><h3> 对联文化的底色就是他们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就是他们千年来传承的诗礼相传的家风家训。</h3><h3> 风格各异的128幅对联,仿佛不是写在128扇门头上,而是像篆刻于人们内心,长在了他们的身体里,像村旁那棵默默成长的古树。</h3><h3> 128幅对联其实就是128条家训,钉在村落的时间和空间的深度里,钉在了纵横的田畴和炊烟里,是那么苍劲有力,是那么风范自成,叫人铭记于心。</h3><h3> 置身龙家大院,太守遗风扑面而来,像一场行走千年的家风,是那么厚重,那么庄严肃穆。</h3><h3> 这里“重农耕,轻商贾”的思想和“敬祖宗、敦孝友、睦乡邻”的家风家训融会贯通,把儒家思想“天地人和谐”的精髓解读得唯妙唯美。</h3><h3> 走进龙家大院,聆听千年的家风,是最好的文化阵地,是最美的文化坚守。</h3>